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民族体质状况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民族体质状况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探讨青海高原不同民族的体质状况,促进青藏高原地区各民族体质和健康水平改善,本文以“青海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数据为研究内容,对生活在青海省的汉、藏、回、蒙古、撒拉和土族等不同民族成年人(20—59岁)进行体质状况评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的体质达标情况从好到差依次为:蒙古族、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和回族,各民族成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相互比较各有特点,这与不同民族的居住自然环境、生活习惯、体育活动等有关。为此,建议在青海高原地区应针对不同民族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加强体育锻炼健身宣传和健康指导工作,并深入开展体质研究,采取开发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等多方措施,以促进青海高原各民族体质的增强。

关键词:高原;民族;体质;体质达标率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2)03—0046—06

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它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人类的体质演变是在大自然的控制下实现的,是在许许多多复杂的、互相影响与互相制约的外部与内部因素作用下,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的,归根结蒂是环境自然选择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有密切关系,并随着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变,地理环境、生态因素、劳作方式、饮食结构、民族习俗等因素都对体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由于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体质特征闭。各个民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拥有土族、撒拉族两个特有的民族以及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青海省常住人口为562.7万人,其中汉族53.02%、藏族24.44%、回族14.83%、土族3.63%、撒拉族1.90%、蒙古族1.77%、其它少数民族0.40%。有研究表明,久居和世居高原的人,其低氧环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健康和生活劳动均带来了影响。因此,为深入了解和探讨这些生活居住在青藏高原不同民族的体质状况,本文首次对青海省不同民族成年人群的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从而为促进高原地区各民族人群体质水平提高和健康状况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内容

以2005年“青海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汉、藏、回、蒙古、撒拉和土族6个民族成年人(20~59岁)共11817人(男性5887人,女性593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体质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以及体质达标情况的评定与分析,其中汉族8893人、蒙古族364人、回族878人、藏族1063人、土族296人、撒拉族323人(表1),所有数据经SPSS12.0软件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体质达标情况

研究表明(表2),青海省各民族体质达标率以蒙古族和汉族最高,达到84%以上,回族和藏族的达标率最低,为76~79%,两者显著差异(P

(二)身体形态

国民体质身体形态包含身高、体重、三围(胸围、腰围和臀围)、皮褶厚度(上臂、肩胛和腹部)的测试和评定,以反映人体的形体特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等。

各民族成年男性的身体形态指标相比(表3),身高、体重和反映营养和肥胖程度的BMI指数(Body Mass Index,kg/m2)以撒拉族最高、蒙古族和藏族次之、以土族和回族最低,其中撒拉族与回族差异非常显著(P

各民族成年女性比较(表3),身高、体重和BMI指数以蒙古族较高,藏族、撒拉族次之,土族和回族较低,其中蒙古族与回族、土族差异显著(P

综合来看,青海各民族成年人群中,蒙古族男女性比较明显的表现出体格健硕、体内脂肪堆积较多的身体形态特征,而回族男女性则表现为身材瘦小、体内脂肪含量较低的身体形态特点。

(三)身体机能

对于国民体质身体机能的评定指标有肺活量、台阶指数、安静脉搏、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反映人体心肺功能等身体机能状态。

不同民族成年男性相比(表4),反映肺容量的肺活量土族和蒙古族较高、回族最低(两者差异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