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生物教学贴近学生心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生物教学贴近学生心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生物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特质决定了它必须通过“换笼”来达到“强鸟”、“健鸟”的目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营造愉快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助、教学相长的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关键词:形式;情感;情境;愿学;乐学;会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22-2

生物学科在苏州地区的初中阶段只是一门会考科目,不是中考学科,这就注定了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它是无法与语数英等学科相提并论,因此,常被人称作小学科、副科。好多家长和学生根本不重视,甚至有的人认为学不学无所谓。这样的环境不仅给初中生物教师带来更多的障碍,也增加了实施教学的难度。

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生物,让生物课更加贴近学生心灵呢?这是每一个生物老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觉得应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情感的投入、教学情境的创设入手,改变单一僵化的教学行为,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一、采取灵活形式,使学生愿学

一般来说,初中生仍不减好动、爱玩,好胜心强,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的特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模式程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愿学。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

1.精心安排实验教学

实验是生物课的优势,多数学生期盼上实验课。教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无疑是最好的学生兴趣的激发点。它不仅可以让教师直观演示,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凡是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我们教师都尽可能地想办法去创造条件、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

比如:《种子萌发》的演示实验,我把它改成学生课外实验,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按课本上实验步骤课外尝试,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上课时把实验中的种子带来,进行交流比较分析,在课堂上探究正确的结论,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也能增加他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细胞吸收水分的实验也让学生提前在家动手做,上课时把用清水和盐水浸泡过的萝卜条带来观察比较,从直观的现象中找出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从比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2.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减少学习的时间而增加信息量,提高时间使用效率和学习效率。

如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学习。首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究,通过网络收集预防知识;其次,学生根据这些素材,进行分析,确定主题,制作幻灯片,并配以适当的动画效果,使得幻灯片中所表达的知识内容鲜明、直观,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最后,通过交流和展示,使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逐步实现由“远离”、“拒绝”到“参与禁毒”的逐步转变,达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预防教育的整合可以使预防教育更形象、生动,将枯燥的知识转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使这种教育更有说服力和亲和力。

讲述植物“双受精过程”时,我利用彩色复合动态片,先讲胚珠的结构,再移动复合片中可移动部分,演示花粉管的伸长、的释放、同时与卵细胞和极核相结合即双受精的全过程。这样操作使教学内容由静变动、由抽象变具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课堂上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3.引入游戏、竞赛等趣味形式

趣味游戏也是吸引学生参与生物学习的一种好方法。比如: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教学时,我就采用游戏寻找教室里的纸蝴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通过游戏,既培养了师生间的感情,又让学生以亲身的经历来体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上练习课时,我也采取一系列游戏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之感兴趣,愿意去学。可以由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也可让会的同学提问别的同学,也可通过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总结,说出自己还没掌握的要点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这种紧张而愉快的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二、发挥情感作用,使学生乐学

17世纪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要和善、愉快地教育儿童,让儿童在没有殴打,没有哭泣,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为教与学的主体是人,连接学生的纽带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在教学中,忽视了“情”,则“理”无从渗透,“乐”又从何谈起?所以老师的教学要注意使用情感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学。

1.点名交流。

“点名”,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我要求自己必须在开始的两个星期里记住所有任课班级学生的姓名,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除此以外,“点名”还能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学习信心。教师除了要力求在课上能准确无误叫出学生的名字,课余时间在“走廊教室,操场饭堂”,通过“点名”,能给予学生单独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或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2.鼓励教育。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对于学生来说,赞许表扬和正面教育不可或缺,因为教学自身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了解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闪光点”,一视同仁。

3.因材施教

每一个班级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这些差异性,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小组活动时,我尽量注意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搭配。组内分工力求做到合理,先让学困生承担一些简单的任务,使他们有能力完成此任务,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活动交流时,教师必须更多地给学困生创造讲话的机会,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其次让优等生学会倾听。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在听课过程中,就能全神贯注,听得投入,学得扎实,记得牢固,理解得透彻,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会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而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程理念中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要解决的问题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会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引言”时,我就抓住当今比较热门的重点话题“克隆”和“试管婴儿”,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回答“克隆”是什么?“试管婴儿”是怎么来的?同时思考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什么时候能够战胜艾滋病,攻克癌症;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中,我先让学生简略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和果实,然后设问:“为什么一朵花谢了会出现果实?”“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到知识。

又如:在练习和复习课时,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开放性地思维。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时,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让知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更要让学生觉得生物课讲的就是他身边最熟悉的生活,从而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感受到上课是一种享受,这样生物课也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那么你的课离开成功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钱在森,吴增强.学困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06).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

[3]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