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沉沦的乡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节假期过后,分头回乡过节的同事们免不了要交流交流回乡见闻。本以为太阳底下无新事,可同事小刘的回乡见闻,却让我们这些也算见多识广的新闻记者也不免要惊呼自己少见多怪了。
小刘的家乡在潍坊地区的寿北平原上,经济发展得不错,村民的生活也相对富裕。今年春节的同学聚会上,小刘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一位中学同学,因绑架勒索被抓,估计要判不短的刑期。小刘听了不免唏嘘,当年的伙伴,就这样走到邪路上去了。可小刘另一位留在村里如今当上了种粮大户的同学却说:“嗯,进去得有点晚了,要是早进去几年,倒可以快速致富。”这个奇怪的说法让小刘无法理解,细问之下才知道,近几年,村里但凡“进去过”的人,出来之后,索性与各色狱友结伙,参与偷盗、强行包揽各种工程项目甚至放高利贷等非法活动,反而迅速致富,房子盖起来了,车子也开上了,让不少安分守己的良民艳羡不已。而“狱友”这种关系,似乎也成了继同学、战友、同乡之外另一种特别要依靠的人脉关系了。这才出现了同学“进去了”,大家不替他惋惜,倒觉得仿佛是走上了一条发家路之类的奇谈怪论。
这种怪现状的背后,本质的问题则是乡村治安状况堪忧。小刘的老家还算好的,因为比较富裕,种粮、种棉有收益,加之各种大小工程也有一些,村内青壮年人口还不少,各种不法行为还算有个约束,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而另一位同事的老家在莒南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村里绝大多数人都出门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的老弱妇孺对猖狂的偷盗行为毫无反抗能力。同事的亲戚养的一些羊春节前被盗了,一伙人开着小货车,拿着棍棒、火枪等武器,直接威胁说:“羊我们拉走了,别出来就不伤人。”同事年迈的亲戚毫无反抗能力,只好哀求:“好歹给留只羊过年吧。”一会儿工夫,盗贼拉着羊扬长而去,留下老人欲哭无泪,一年的辛苦就这样白费了。因为偷盗猖獗,村里的老人们常常和养的牲口畜禽住在一起,虽然处于屎尿之间却心甘情愿。
我这样少见多怪又法律意识极强,被同事嘲为“出门恨不得带着宪法”的人,自然要问:“怎么不报警?警察都干什么吃去了?”因为没有乡村生活经历,我的无知得到了同事的原谅。另一位同事举了他们县的例子,全县近百万人口,在编的公安人员不到二百人,派出所最多设到镇上,村里的事,特别是稍偏远一点的村子的事,警察哪里管得过来。只要不是人命关天这样的大事,警察很少下来办案。对一些偷盗案,就算报了案、抓住了盗贼,顶多也就关几天、罚些钱就放出来了。一出来,他们往往对报案人及其邻里加倍报复。而实际上盗贼被抓住的几率实在是非常低的。盗窃一次大牲畜,所得要超过罚款数倍,如此高收益、低风险,也难怪盗贼不以为意不知收敛了。
这样的话题,让本该轻松愉悦的交流变得沉重起来。
安全问题,这是人生存第一层面的需要,仅次于吃饱穿暖。如果这个问题没解决,美丽中国、新农村这些命题就会空得让人心里发虚、发疼。乡村,是每个中国人的根,不用多,上查三代,99%的中国人都是农民。流血的乡村,是每个中国人心里的痛。期待着乡村治安这个伤口,在下一次的回乡见闻中,已经找到了治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