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投出一粒石 激起千层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投出一粒石 激起千层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现代教育学也认为“思维常常由问题引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开始我做语文教师的时候,以为备课就是备知识,就是备教材。其实不然,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备思考问题,看究竟怎样的问题问下去可使学生的脑子动起来。” 语文教学实践亦表明,教师提问的水平越高,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关键词:提问艺术;人文性;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使提问真正能起到促进学生思考的作用。

一、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1.刺激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

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端。要学得知识,就得思考,面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就是解疑惑。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都比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疑问,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主动去学习,从而获得知识。

2.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力还比较差,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比较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教读说明文、议论文等较为枯燥的文体课文时。为此,教者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的大脑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从而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一个个的教学目标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通过提问揭示学习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使学生边读边思,可以减少阅读的盲目性。

4.通过提问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些问题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联系过去所学知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然后作出解答。

5.通过提问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而传统教学使学生在无“疑”状态下被动接受,盲从依附,思维被束缚在教学的圈子里,创新个性受到严重压抑。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疑,对发展学生的个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方式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忌讳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也应杜绝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问题,让学生在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上述两种形式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既有趣味性、挑战性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读者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上,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读者的创造性使得语言变得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父亲关爱“我”的种种言行。

生1:父亲放心不下,亲自送我上车。

生2:父亲帮我拣座。

生3:父亲用紫毛大衣为我铺好座位。

生4:父亲托茶房照应我。

……

师:面对父亲深深的爱,当时“我”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1: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生2: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如果赏析就此打住,也未尝不可。但是笔者还不满足于此,要追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于是就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

师:两年之后,“我”仍是这样想的吗?

(学生议论纷纷,观点大体一致。)

生1:不会,因为以前“我”是一个少爷,而两年艰苦生活的磨练,已经把“我”变成一个初尝生活辛酸、懂得分担家庭责任、能够理解父亲难处的成年人了。

生2:两年后,我长大了,懂得了生活,就懂得了爱,所以也就理解了父亲当时的言行举止中包含了深深的爱。

生3:不会,我会为我当时对父亲的不尊重而感到内疚。

生4:当时,父亲在失业、丧母、家破、年事渐高的人生窘境中,在他生命中不寻常的岁月里,依然给予我一如既往的爱和关怀,因此,我对父爱的真谛有了更深的理解。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个体。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课文教学的导入时,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幅“一笔画”,向学生提问,结果这随手的“一笔画”引来了学生丰富的思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你猜老师画的是什么呢?

生1:是棒棒糖。

生2:是蚊香。

生3:挺像射击用的靶子。

生4:应该是从空中拍摄的盘山公路。

生5:树的年轮。

生6:我想是深度的近视眼镜。

…………

几种答案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民主的环境,提供自主条件,既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逗”起学生探究的热情。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仰而弥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对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理解,就是应抱着以上的精神。

师:大家觉得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有语病吗?

生:有。

师:错在哪里呢?

生:“大约”表示估计、猜测,而“的确”表示肯定,同时用了这两个词语,就前后矛盾了。

师:那到底孔乙己有没有死呢?

学生众说纷纭,不能确定。教师请学生分成两组,赞成“孔乙己可能死了”的为甲组,同意“孔乙己的确死了”的为乙组,并说出依据。

甲:“我”没有亲眼看到孔乙己死去,也没有听到有关他死的消息,所以说是“大约死了”。

乙:因为“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到了中秋,又到了年关,都没有看见孔乙己,说明他真的死了。

甲:大家都很喜欢取笑孔乙己,他也算是个“名人”,如果他死了,那么肯定会有关于他的死讯,也会被酒馆的人所知道。

乙:孔乙己嗜酒如命,有了钱就要去换酒喝,不去换酒喝了就说明他没钱了,没了钱,就饿死了。

甲:孔乙己经历了这么多挫折,觉得自己不该那样活,可能已经改邪归正,离开了这个被人取笑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所以不能确定他是否已死。

师:可见,在当时的社会,像孔乙己这样的人就算死了也没人会去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则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代表人物。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能应该努力展示出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

[2]张大钧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