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用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从课堂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师教学中的作用,特点及运用技巧三个方面探讨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师 课堂教学用语 特点 要求

课堂教学用语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和工具。课堂教学用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课堂口语,即口头表达;书面语言,即文字表达,如黑板板书、学生作文的评语等。当然还有身体语言,即示意性或示范性动作。准确使用课堂教学用语是对外汉语教师的一项重要技能,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选择使用精准的课堂教学用语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堂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汉语是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也是学生学习的目的语,使用准确、得体、规范的课堂用语极其重要。

(一)规范语言表达,凸显教师用语的示范性。

教师使用规范、得体、准确的课堂用语尤为重要,因为规范的教师语言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来源,也是其模仿的直接对象。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对于零起点或有一定的汉语基础的学习者来说,教师所使用的课堂用语通常是比较实用、短小、精炼的语句,可达到易懂、易学、易模仿的效果,相反则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如常态“吃饭”与非常态“吃食堂”、“吃火锅”,这两种句子结构就不能混在一起,会造成学生使用宾语时出现错误或使用不规范。因袭规范的语言表达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使自己的语言严谨、顺畅。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信。

对于汉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第一次上汉语课时,也许他们只会说几句汉语甚至一句都不会说,一个汉字也不会写,如果老师能够告诉学生一些常用的课堂用语,如“上课”、“举手”、“翻开书”等,并结合一定的手势与身体语言使学生立刻感受到汉语的意义,并能模仿老师使用它们,便能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如每当上课铃声响起,教师站在课堂上不动,手指黑板,说“上课”,学生就会进入上课状态,学生通过模仿便可会说“上课”一词,并能够准确地明白该词的含义。

(三)提高教学内容的复现频率。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的重点是句型教学,强化句型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加大,课堂用语也就要随之提高难度,增长长度,并注意以强化语法和词汇为目的。如学习了“把”字句,“关掉电视”就可以变成“把电视关掉”;学习了“被”字句,就将其转变为“电视被关掉”,等等。学生既听懂了教师的课堂用语,又不断重复了语法和词汇,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复现频率,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调节语言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指的是课堂上的情绪氛围。教师不仅要保证教学效率,而且要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使用规范的课堂用语,并做到字正腔圆,且声音洪亮,就能使学生获得听觉上的享受,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共鸣,达到调节课堂气氛的目的。

二、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是汉语普通话的一种职业变体,由于其教学对象、环境、目的的特殊性使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用语与一般的教学用语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着鲜明的特点”。①

(一)受限性。

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虽然面对的是母语为非汉语国家的学生,课堂上所说的话也必须是可懂的。但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在这一前提下,如何让他们进行对话,如何使他们听懂指令,涉及教师对课堂用语的选择问题,这就决定了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受限的,非自由的。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尤其对于初级或零起点的学生,在早期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说过多的汉语对学生来说都是多余的,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明确学生具有的相应的预备知识与词汇储备,可以听得懂教师发出的教学指令”。①如解释“跳”的时候,如果依据汉语字典的解释“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那么学生定是不会明白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用目的语,对于一些指令或要求,可以借助媒介语或身体语言,但是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这些借助手段要逐渐减少,直至完全用目的语代替。

(二)动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过程的推进,决定了课堂中的教学用语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也就是说,会形成学生语言能力越高,课堂教学语言的受限性越低的总体趋势。对外汉语教师要适应汉语学习者水平和汉语能力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逐步提高的这一特点,适当动态地调整课堂用语的内容和难度。如最开始教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只能使用简单的词语和简短的句式,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教师便会根据学生不断提高的汉语水平,逐步使用带有修饰性的短语、完整的句式甚至是四字成语。

(三)得体性。

这里所说的得体性,除了指对外汉语课堂语言要简单、字正腔圆、语速得当、用词精炼、句式简短以外,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课堂用语应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母语为非汉语国家的学生,他们在文化背景、民族风情、生活习惯等方面与教师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教师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差异,使自己的言行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习惯与喜好使用自己习惯的课堂用语,这样会因为自己语言使用的不当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疏远。尤其是面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时,应结合学生的汉语水平,以是否达到“交际目的”为衡量尺度,进行评定,不必“有错必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多用协商、商讨式的语言,减少指令性语言的使用。

三、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一)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强调重现和重音强调。

前面我们提到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具有很好的示范性。规范的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来源,是学生模仿的直接对象。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也就是要让教师具有一种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语言中来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些,教师的教学用语就要经常重现所学的内容。当然,重现是将重点内容多次重复,使其在多次重复的过程中,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自己能够很好地将其消化。

在初级阶段,老师应该注意到对于汉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对所学内容解释得越多,学生未必能懂,反而会更加糊涂,此时,教师如果将讲述的内容多次重现,则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学习了表现频率的副词“再”时,教师便可将句子设计成:

(1)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遍。

(2)请这位同学再说一遍。

(3)老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

再如学习了否定副词“没”时,教师提问可设计成:

(4)今天谁没来?

(5)你吃没吃早饭?

又如学习了“休息”、“现在”、“可以……了”,就可以将句子分别设计成:

(6)同学们,休息。

(7)同学们,现在休息。

(8)同学们,现在可以休息了。

也就是说,课堂上关于语法的练习应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训练,经过这样的重现,便可以进入交际练习阶段。

(二)尽量用可懂输入,注重难易度的转换与语言的迁移性。

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就提出:输入的信息不要过难也不要过简单,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就是要稍稍高出学习者目前的水平,让他们通过上下文、语境或借助图片等非语言手段,来理解信息,习得该信息包含的下一阶段语言结构。

如当学生没有接触“被”字句时,要表达“在院子里,他被狗咬了”的意思,老师便可将句子设计成:

(1)在院子里,狗咬了他。

又如“今天下午,他被老板开除了”便可将句子说成:

(2)今天下午,老板开除了他。

与此同时,老师在使用难易度转换的策略时,可适当调整课堂使用的词语和句法结构,例如:

小明很不细心,总是将作业本落在教室。

考虑到学生不懂“落下”,老师可用“丢”将其转换:

(3)小明很不细心,总是将作业本丢在教室。

又如:老师让他把地上的垃圾拾起来。

考虑到“拾”这个动词不太常用,便可将“拾”转换为“捡”:

(4)老师让他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

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尽量用可懂输入,注重难易度转换与语言的迁移性,其目的就是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增强其自信心,但千万不可为了转换而转换,为了迁移而迁移,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指示牌。

(三)适当使用简单句,注重回避和迂回。

教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使用的回避和迂回策略与难易度转换策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会考虑到学生实际的汉语水平及知识储备,在使用回避和迂回策略时,教师同样应使用一些学生易懂的、已掌握的词语,或使用一串比较简单的句子、短语甚至是有些绕口的小句。例如:老师将“成亲”解释为学生能接受的“男女结婚”,将“拜堂”解释为“结婚时举行的仪式”,将“告辞”解释为“说再见”,等等。

(四)加深学生印象,强调简化和繁华。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应该注意对一些没有必要的成分进行一定的简化,尤其是对零起点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如:

(1)“你在黑板上写生词,我来读”可简化成“你写生词,黑板,我来读”。

(2)“翻开课本第十八页”可简化成“十八页”。

(3)“你读对话,他来表演”可简化成“你读,他演”。

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也会故意过分使用一些语法成分,如:

(1)“同学们,休息”可繁化成“同学们,现在可以休息了”。

(2)“同学们,上课了”可繁化成“同学们,现在该上课了”。

(五)帮助学生理解,适当使用态势语。

由于学生语言水平较低,容易造成语言理解上的障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事情如果光靠语言解释,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时有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能以表情、动作甚至是表演来起到解释、沟通的作用,不但可以使教学环节得以顺利进行,还可营造出和谐、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讲解“扔”、“抓”、“拿过来”等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教师的肢体动作诠释其含义,简单明了,其教学效果往往胜过过多解释性的语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词义,态势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在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可过度使用,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及进度。

(六)外语的应用点到为止。

对外汉语教学尽量采用汉语教学,并不意味着外语对教学没有用处,相反,对外汉语教师是否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是其自身知识技能考核的一个重要因素。外语在教学中,尤其是对零起点的学习者来说有一定的桥梁作用。比如,学习者还不会用汉语提问时,教师便可用外语进行询问,并用外语作必要的解释。在实际的语言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许多难点实则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教师要通过汉外对比,运用偏误分析法和中介语理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外语还可加强师生间的课下交流,它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绪,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在介绍中国文化、沟通师生情感等方面,外语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师使用的课堂教学用语根植于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正确的教学观念和良好的口语能力。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运用规范、得体的课堂用语的能力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绝非一日之功。对外汉语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刘弘.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语言变异[J].语文学刊,2004.8.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探索[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

[2]吕必松.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张亚军.对外汉语教学法[M].现代出版社,1990.

[5]关春芳.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浅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63(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