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上善若水”看东方的静美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上善若水”看东方的静美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八章)老子笔下的水,善地、善渊、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时,“七善”成就“上善”。老子指出:水善地,以柔克刚;水善渊,以沉静制动;水善仁、善信,以谦下虚怀;水善治、善能、善时,以不争为争。“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河上公《老子章句》)老子的尚水精神,体现了作为智者应有的处世原则,也反映了当时道家高超的思想光辉。

自然的美与静能消化一切的不幸和苦痛。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复归自然原始的率真世界。这是道家所主张的“清心寡欲,恬淡无为”,也是“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老子讲自然、真性,重至善、至德。老子崇拜水,我们看到水所具备的审美特质:静美。水可以柔,足以克刚;水可以处下,可以虚怀若谷;水可以不争,足以包容一切。老子以静为武器,诠释自然界的朴素和谐之美与政治的不妄为之美以及人性的柔和谦让之美。静的水不仅拥有哲学意味,还富有诗性的审美感受。智者借以心灵的触动,来获得宁静的人生哲学。一、自然界的朴素和谐美,讲究自然之美

水乃万物之源。水作为自然界最具诗意的审美对象,是大自然朴素之美的最具内涵的代表。《道德经》开篇围绕“道”而展开,道,自本自根,道就是自然界,道就是万物。何方形说: “人类的一切悲苦与不幸,都将被自然美与静所消解。人们进入一片审美化的境界,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感受,而一旦到了这样的境地,美的潜能就会充分地被释放来。自然的某些美的属性和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也就进一步走向契合。”礼乐崩坏的时代,老子出世,寄情于水,以水说道。《道德经》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水的写状,有水的状态、动作、气质,让人感到水于静处的不屈的生命。

“水善利万物”、“水善渊”,水最显著的特性就是润物无声,保持沉静,沉静处有柔。但是水又是坚强的,它无坚不摧。在水的世界,水能静能动;能缓能疾。“天下莫柔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七十六章)这是水的特色,水的内涵。水作为审美对象,虽然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老子从水的自然常态下获得了对水的审美感受,阐述了水的平淡自然之美中蕴含的柔的巨大能量。从审美层面上,水是清纯剔透的又是空明净静的。从对水的主观审美到人性修养的提升,这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八章)水之性柔,人之性柔,老子从自然的水的活动中所观察到的万物自然的规律,并断言: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通过自然界有规律的生息现象,要像水一样圆润通达,随遇而安。水的静是智者的诗性智慧的来源,保持沉静,贵柔戒刚,因为在静中有以柔克刚的能量。这种静中生动的美感含有柔,柔是水顽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近乎佛学上讲的道德美:“忍”。处刚而自柔,亦是东方自然静美思想的一个展现。

二、政治上不妄为,讲究守静不争之美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的重要的政治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四十八章)本章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在政治上不妄为。老子还是从水开始讲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政善治,事善能,功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八章)如水,滋养万物,不争高洁之地,向卑下处流淌。从政者,不可妄为;办事要发挥所长;行动时要合时宜。政治上老子倡导学习水德,守静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二十二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六十六章)从政者拥有水的不争的品质,不与别人相争。这里的不争,其实是争,通过不争来争取天下。即以不争为争,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不争为争”,不争只是争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争”真正的实质是为了更好的相争,更好的争胜。所以从政者在政治上获胜的最有效的途径:不露其锋芒,讲究韬光养晦。通过隐蔽的方式保全自己,在迂回曲折中不于别人争锋,获得最后的成功。“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道德经》六十八章)不争是无为的意旨,以退为进,但这绝对不是“弱者哲学”,相反这是“智者之策”。老子的这种迥乎常人的智慧在当时是处世的明智之选。

“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渊有渊远、深远、隐藏之意,还有静而深的意思。水状以无形,静是常态,渊深多藏且含而不露,这是水的美德。书法家常讲究“静水流深”这是对水的高度认识,也是对水的美学高度的提升。在《道德经》中,老子用最质朴的言辞道出了水的静美深意。水的静,并非是单纯的静,老子讲“守静”。“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跺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四十五章)执政者以清静为范,保持清静状态,还要守静制动。日常的认识中,动是活泼积极的,而静相对安逸消极。但是老子的静却是主动的。第十六章讲:“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生万物,万物皆源于静,最后复归于静。这是静的动,守静方能制动。从政治角度,这是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真能清静无为者,必能极尽自然之道,拥有宽广的胸怀,超然物外。守静处世,天下可运于掌中。

三、人性谦下虚怀,讲究虚静之美

“上善之人,如水之性”(《老子章句》河上公)

“致虚静,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道德经》十六章)高明说:“‘虚’者无欲,‘静’者无为,此乃道家最基本的修养。‘极’与‘笃’是心灵修炼之最高状态,即所谓极度和顶点。”虚静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这里老子以虚静为美。人处在世,因私欲和物念使的心灵蔽塞不安,所以虚静可恢复本性,回归心灵的清明。老子讲本心,真性,本情也。复命是复归的本性,回归的是虚静本性。“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佘,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道德经》二十章)。冯达甫解说:“世途虽险,守愚又何足畏!众人熙熙我无知,众人昭昭我糊涂。众人皆以有用,而我独顽鄙。澹澹兮,果真是愚人之心。”老子对人性的认识,水之性,人之德也。

“虚者,虚其物欲之心也。致虚而以虚为怀。”人的本性与万物本性是没有区别的,万物皆出于道,彼此张消。道生万物,道的本性是自然,人的本性当是自然。虚静讲究自然本真,讲究虚怀,保持心灵的清静灵虚。老子讲:“不自见,故明,不自足,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二十二章)心虚性真,要学水德成就上善,因为“上善若水”也;还要学水能包罗万象,海纳百川,成就吞吐万千的盛象。

南怀瑾先生说,“上善若水”是老子人生哲学的总纲。老子的“上善若水”的著名论题,包含了无比的智慧。“老子对文艺和美学的贡献无论是审美客体创造的角度,还是从心理角度提出对审美主体的要求,其基础都是建立在‘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基础上”水的自然之态,以柔胜强、守静不争、虚静谦下,这是智者于繁世乱俗中独享自然本真的乐趣。老子用极度超越的独特视角为世人构筑了诗意的生活。静美,守静,虚静,大美也。在“上善若水”的哲学思考中,让我们一起领悟静美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