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烦忧热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烦忧热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是在一个偶然机会获悉有这么一条“烦忧热线”的。

一名叫陈军的青年农民工,自2003年10月自费开通了这条烦忧热线以来,已经接收了25000多个电话,为数以万计的农民工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010-62829859——”

我试着拨通了电话。

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这里是烦忧热线,您有什么事请说!”

“我是从河北来北京打工的,在丽泽桥西边一个建筑工地当瓦工,现在遇到了难题……”我把自己装成一个农民工。

“兄弟,有什么难题您说!”

我说:“我在工地干了整半年了,包工头除了预支点饭费,一分钱工资也没拿到。最近,老家有急事,我想回去不干了,找包工头结算工资,他说不到年底没法给钱。”

“您再找他好好说说,把家里的特殊情况告诉他。”

“我好好跟他说了,他就是不给……已经两天了,我等不及了,今天再不给,晚上我准备拿刀子见他……”

“兄弟啊,他不给工资是他违反《劳动法》,你拿刀子找他,变成你犯法了,犯法的事情咱们千万不能做!”

“我一个人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这都是让包工头给逼的。”

“兄弟,我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一定要冷静。咱们出来打工不容易,咱们的目的是要拿到工资,这是最重要的。我告诉您海淀区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电话号码,他们是专门解决劳动纠纷的,您把情况向他们反映一下,兴许,他们会帮您解决问题……如果还解决不了,您也别着急,您再给我来电话,咱们再想想办法……”

这时,我向对方公开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我问:“你就是陈军吧?”

“对!对!刚才我还真着急了。”

我说:“我是名作家,正在写一部关于农民工的书,我想了解了解你的情况,当然,还想通过你了解一些新生代农民工的情况。”

陈军说:“这个没问题,就是我这个地方不大好找,要辛苦你了!”

果然是不好找。

陈军告诉我,先到北五环肖家河桥,然后掉头走圆明园西路,在农业大学门口红绿灯左转,看见中关村一小,再顺着它东门走100来米,看见一块菜地,差不多就到了。

左转右转,转了一个多小时,我是在一块菜地旁找到陈军的。

我万万没有想到,两间低矮的用废砖头和油毛毡搭成小屋,就是陈军父母、妻子和女儿一家5口的住处。

我问:“你们在这里住了几年了?”

“98年就住这里了,有十来年了。”

我又问:“那两万多个热线电话,就是在这里接的?”

“是的。头几年还只有一间小屋呢,前年我结婚才又盖了一间。”陈军指着眼前的一大片菜地告诉我:“这片菜地马上就要收走盖楼房了,明年,我们连这样的小屋都住不上了。”

陈军取来一大摞电话原始记录簿,他说:“刚开始,我不知道要收集资料,来了电话也不记录,这几年,有些社会热心人士和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我们做这件事,每次来了电话,都有录音,然后再整理记录下来。”

“从你接到的电话来看,跟你谈的主要都是些什么问题?”

陈军说:“我归归类,大概有这么一些问题:最多是法律方面的,比如怎么讨要拖欠工资,出了工伤事故怎么打官司;二是教育方面的,主要是子女上学问题,打工子弟学校被强行拆除,公办学校又进不去,孩子没地方上学;第三是年轻人婚恋遇到难题,找不到对象的困惑和痛苦;其他还有医疗啊、就业啊、心理咨询方面的一些问题……”

“从年龄看,是不是年轻人打进来的热线居多?”

“是的,80%以上是80后、90后。”

我又问:“当时怎么想到要开通这样一条热线?”

陈军说:“说起来也是很偶然的一些事启发了我。有一次,刚认识的一位打工兄弟向我抱怨被老板克扣工资,他当时很愤恨,觉得工资本来就低,还被克扣。我好言相劝了一番,让他再找老板谈谈,实在不行就跳槽。我也答应帮他找找,看有什么好一点的工作。走的时候,他随口说了句:‘今天同你聊了聊,我心里舒坦多了。’我也挺感慨:我们这些农民工,离乡背井出来挣点钱,多不容易?他们的精神压力和内心苦楚,同样需要有地方、有人倾诉。也是在那期间,我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安徽一位女孩给一户人家当保姆,由于整天遭受雇主的歧视和谩骂,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一天,趁着雇主不在家,她一狠心,将雇主7个月大的儿子从12楼扔了下去。然后,自己到公安局自首……这些事,让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安装一部热线电话,专门倾听农民工兄弟姐妹的声音,替他们排解心中的烦恼和忧愁,为他们指点迷津,给他们一些欢乐!”

陈军告诉我,其实当时他自己也有许多烦恼和忧愁,为农民工兄弟姐妹排解心中的忧愁,实际上也是为了排解自己心中的烦恼和忧愁……

我们还是看一看陈军自己走过的打工路。

陈军是河北张家口张北县沙沟乡丁家良村人。家乡属于坝上地区,干旱、严寒、贫困……伴随着陈军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高中上了一学期,家里实在交不起学杂费,陈军不得不辍学。在学校陈军各门功课都很好,他特别喜欢语文课,喜欢写作文,甚至还做过作家梦,这次辍学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在家帮助父母种了半年地,1989年过了春节,不到19岁的陈军,跟着几位老乡进京,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陈军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我们是在北京南站下的火车,当时天还刚蒙蒙亮。老家的一个包工头已经在那里等了,他带我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一个地方下车,又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问他还有多远,他说不远,还有一里多地吧,一直到11点才到,大家都觉得北京的一里多地真够远的。说是北京,那个地方已经是北京的远郊区了。去的是私人开的一个砖瓦厂,每天是挖泥和打坯,干了一个多月,对方连一分钱也没给。包工头与老板干了一架,当地人把我们包围了起来,包工头见势不妙,当夜带着我们溜了。我们又转场到石家庄郊区的一家砖厂。厂子不景气,干干停停,还是发不出工资。这样坚持了大半年,最后是我们坚持不住了,快过年时,我们几个老乡只好空手回家了。”

回想这一年的打工经历,陈军觉得既愤懑又无奈。然而,当地政府的官员根本不了解这些情况。他认为有必要让他们了解这些情况。他开始走村串户进行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打工经历,写出了一份近万字的《丁家良村农村工调查报告》,上交乡政府。因为当时对于农民工有名目繁多的称呼,他用了“农村工”这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