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做好贫困生的转化工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做好贫困生的转化工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面向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必须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从其所长入手,长善救失,求的理想发展。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是学困生转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版风和学风,建立友好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必须积极主动的与家长交流,共谋育人良策。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

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规律,以慈母般的关爱、百折不挠的精神,艰苦细致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客观看待,扬长避短

“想做好一个学生”是学困生的共同愿望,他们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也下了功夫,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或者学习方法不科学,或者是基础知识差,有自卑心理也可能因一点点学习上的挫折使他们放弃努力,更有甚者自暴自弃,“全面崩溃”。所以,教师要把握好知识传授与学生基础、心理状态及兴趣爱好的结合点,用一点一滴的成功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去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实现愿望。

通过多种渠道,为学困生提供展现优点的平台。一般的做法:一是让他们感受成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二是克服他们的自卑感,树立“我也能成功”的信心;三是多角度全方位地为他们进步创设契机。大多数学困生在学校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能独挡一面;有的虽然文化科成绩差,但在文艺、体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长或天赋,往往在运动会、演唱会等说话集体活动中一展风采;有的在校内外的集体活动中表现积极且具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有的性情耿直,在“主题班会”上直抒己见。这些都是他们是先进不可贵的内在因素。因此教师要象淘金工人那样,敏锐地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励他们的上进心。

二、爱心是转化学困生的良药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灵魂。教师要关爱学生、关怀学生,以诚挚的情感感染他们。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荡涤精神的污染,才能使学困生动情、醒悟;教师只有像爱优秀生那样爱学困生,才能填平感情上的鸿沟,搭起灵魂上的桥梁,使他们成功实现化。首先,批评要注意方式和分寸,实事求是,注意场合,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把无线的信任与不断的鞭策结合起来。其次,一视同仁,不能歧视他们,更不能认为他们“不可救药”而舍弃。客让他们于优秀学生一起去活动或完成某项任务,事后着重表扬、总结学困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和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同学的友爱,树立自信心。再次,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无微不至地关怀、引导他们,使他们痛切地感受到“如不改过,就对不起老师”。

三、循循善诱,严慈相济

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大,尤其是学困生,学习兴趣淡漠,基础知识较差,思想认识幼稚,有时看不清真伪,辨不出善恶,分不清美丑,甚至有时所表现出的幼稚是令人吃惊的。因此,正本清源,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基础。教师要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榜样领路。是失败的要准确、充分、有力,使他们心悦诚服;道理要讲的恳切、透彻、明白,引起他们强烈的内心震撼。对那些特别的学困生更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各种情况,掌握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关键时刻,单刀直入地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感到犹如“一切尽在分析、掌握之中”。这即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造的爆炸式教育方法的一种灵活运用。实践证明,在必要时使用这种教育方法是很有成效的。

四、创设环境,汇聚合力

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是学困生转化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角度出发,公平合理的处理好学生学习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学困生平等的享受权利、义务而共同提高。团结友爱引导其他学生帮助学困生,营造良好的版风和学风,建立友好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学困生产生心理失衡和障碍与他们的“失群”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教师既要教育鞭策鼓励学困生,又要发挥优秀生的“帮带”作用,决不能另眼相看,动辄处罚,否则,适得其反。教师要言而有方,通过倾心交谈,分配工作任务,、联谊等活动,拉近情感距离,使学困生解除内心隔阂,让他们感到“老师心中还有我”而扬帆奋进。

教师和家长能否形成的教育合力,直接影响着转化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积极主动的能与学生家长交流,共谋育人良策。教师切记只凭自己单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家长的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事实却也如此。教师应同家长及时沟通,既尊重他们教育子女的正确观点和方法,又真诚坦率地指出他们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走出家庭的误区。只有取得家长诚心诚意的支持和配合,共谋转化良策,才是成功的教育。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人皆可为尧舜”。因此,只有客观地看待“好学生”和“差学生”,扬长避短,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循循善诱,创设和谐愉悦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学生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学困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