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络气道的验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络气道的验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验证经络气道,阐明经络实质。方法:根据古典经络文献的有关论述,用多种实验研究验证经络气道有什么样的物质结构、功能和特征。结果:经络气道,有多种物质、宏观形态、经络路线、外部框架的间隙结构;有卫气运行、循经感传、血管变化、淋巴免疫的间隙功能;有低阻良导、双向运行、阻滞疏通、气道相通的间隙特征。结论:卫气营血的气血通道是广义经络,循经感传的卫气通道是狭义经络,经络实质是液气运行的间隙通道。

[主题词] 经络研究;经络实质;气

Study on Qi-Passage of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Xie Haoran (Institute of Basical Medicine,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

[Abstract] Purpose To test and verify Qi-passage of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and clarify essence of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Methods

Substance structures,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Qi-passage of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were studied by many experiments based on classical literature.

Results In Qi-passage of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ubstance, macroscopic form, channel lines, space structures of external frame;

and it also has interstitial functions of Wei-Qi moving, 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meridians, changes of blood vessels, and lymph and immunity, and it is

of intersti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 electric resistance and good conduction,

bi-directional motion, removing obstruction and Qi-passage communication with

each other. Conclusion Qi and blood passage of Wei, Qi, Ying, Blood is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in broad sense, and Wei and Qi passage of 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channels is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in narrow sense, and essence of

meridians is interstitial passage of liquid and Qi motion.

[Key words] Research on Meridians; Meridian Essence; Qi (Vital Energy)

中医理论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经络是气血通道,其“血道”是现代医学已知的血管,其“气血”是现代医学未知的经隧。《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经隧是经络的通道。”

1 经络气道有间隙结构

间隙结构(包括器官间隙、组织间隙、细胞间隙)有多种物质[1,2]。

1.1 间隙结构有宏观形态

(1)有多角形的气道间隙。在皮肤与两块肌肉之间有三角形间隙,在皮肤与两块肌肉和骨骼之间有四角形间隙,在皮肤与四块肌肉之间有五角形间隙。这种三角、四角、五角等多角形的间隙,在人体经络的气道与气穴中是普遍存在的[2]。

(2)有套管形的气道间隙。在多角形的气道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套着神经、血管和淋巴[2]。

(3)有立体形的气道间隙。在多角套管形的气道间隙中,有长度、宽度、深度三维立体形空间定位的间隙结构[2]。

1.2 间隙结构有经络路线

(1)体表四肢有纵向长线。《素问・痹论》:体表四肢的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从十四经脉[2]的肺经[3]、督脉与任脉[4]等经脉路线的观察研究结果看,由于背部督脉与胸腹任脉纵向长线两侧肌肉的分布情况比较简单,其气道间隙有近似古典经脉的直线,在其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纵向的富集带区,没有纵向直行的神经干、大血管和大淋巴管。由于四肢肌肉间隙纵横交叉较少,所以十二经脉的纵向长线也就比较清楚;而在头部和体侧等部位的肌肉间隙纵横交叉较多,所以头部和体侧等部位的十二经脉纵向长线也就比较模糊。这种体表四肢的纵向长线,其中心有低阻细线,其边缘有带状曲线,与古典经脉的示意细线对照虽有不同,但与用针灸等法激发卫气运行循经感传的带状路线,用放射性核素经穴注入循经散布图像的带状路线对照基本相符[2]。

(2)体内脏腑无纵向长线。手少阳三焦经的“三焦”是什么?《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三焦是脏腑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腑……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现代研究结果证明:其“上焦”是胸腔,其“中焦”是腹腔,其“下焦”是盆腔。《素问・痹论》:体内脏腑的卫气“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其“肓膜”,是脏腑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由于脏腑间隙纵横交叉特别复杂,所以没有纵向长线。这种体内脏腑无纵向长线,与古典经脉的示意细线对照虽是不同,但与卫气运行循经感传在体内脏腑无带状路线,放射性核素散布在体内无带状路线对照也是基本相符[2]。

(3)十五络脉有横向短线。《灵枢・经脉》:十五络脉的“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其“分间”,是“分肉之间”的简称。即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络脉,是起于腕上皮肤与拇长伸肌和桡骨膜之间的横向间隙。其外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的纵向间隙(在皮肤与指总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之间)相通;内侧与手太阴肺经的纵向间隙(在皮肤与桡侧腕短伸肌和肱桡肌腱之间)相通。又如:“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在其“去腕三寸”之后,把“分间”省略了。即手阳明大肠经的偏历络脉,是在腕上三寸皮肤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之间的横向间隙中。其外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的纵向间隙(同上)相通;内侧与手太阴肺经的纵向间隙(同上)相通。十五络脉其余十三条络脉,在《灵枢・经脉》的论述中,虽把“分间”也省略了,但它们也都有横向间隙,并与其阴阳表里经的纵向间隙相通[2]。

1.3 间隙结构有外部框架

(1)十四经脉有十四皮部。《素问・皮部论》:“皮有分部,脉有经纪……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四皮部是十四经脉纵向间隙外侧的皮肤分区[2]。经脉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有病变时,即会影响到皮部有循经皮肤病的带状病变[5]。

(2)十四经脉有十四经筋。《灵枢・经脉》:经筋的“肉为墙”。从上臂肱肌的一墙之隔看:外侧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纵向间隙,内侧是手太阴肺经的纵向间隙。十四经筋是十四经脉纵向间隙两侧的肌肉部分[2]。经脉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有病变时,也会影响到经筋肌肉发生有循经感觉障碍。这主要是由其气道间隙疏松结缔组织的病变形成。

(3)十四经脉有经脉骨度。《灵枢・骨度》:“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经脉骨度是十四经脉纵向间隙内侧的骨骼长度[2]。经脉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有病变时,也会影响到骨骼发生骨膜炎等病变。

2 经络气道有间隙功能

2.1 间隙功能有卫气运行

(1)卫气运行有组织液气。《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运行迅速流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等功能。”其卫气“行于脉外”,是行于血脉之外,并不是行于经脉与络脉之外,而是行于经脉与络脉的气道间隙之中。其间隙中的卫气,是疏松结缔组织中含有组织液的气化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物质),简称组织液气,又称液气。针刺使络脉线皮肤二氧化碳呼出量显著增加[4]。

(2)卫气运行有液气变化。《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其“深而不见”,是指多数经脉在“分肉之间”,因其在皮下较深,所以从外部看不见。“其常见者”,是指足太阴脾经过于内踝之上的大隐静脉,因在其血管外部套着疏松结缔组织,所以卫气能行于血脉之外。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多感觉不到有卫气运行。但针灸(尤其是灸法)患者穴位或练气功,能使经络气道间隙某处局部组织温度升高[6],当组织液转变成为“液化气”[7]时,其气刺激经络气道间隙的外周神经传到中枢神经形成感觉,有的敏感者就会出现有卫气运行循经感传的热气流等感觉;当气化物质运行到温度较低的部位,又会转变为“气化液”而停止运行。十二经脉是由十一经脉发展来的,早于《内经》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是古人在用灸法治病时,首先发现卫气运行循经感传的经络气道[9]。

(3)卫气运行有穴位流注。《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其效应,不只是有神经快速调节的作用,而且有体液慢速调节的作用。在针灸激发卫气运行循经感传的过程中,有的敏感者有那种类似沟渠(气道间隙)流水,当水流到凹坑(穴位)处,注满了再向前流的感觉。卫气运行循经感传越过切裂口[8]充填敷料(类似疏松结缔组织)处时,卫气运行也能流注通过,当到达经脉间隙有神经功能处,又继续出现有卫气运行循经感传的感觉。在经脉气道间隙有瘢痕(类似致密结缔组织)处,卫气运行循经感传受阻,从瘢痕附近间隙绕过再继续前进。在督脉与任脉的口部交接处,卫气运行循经感传可在口轮匝肌间隙绕过相接。在任脉与督脉的交接处,卫气运行循经感传可在周围环状肌间隙绕过相接。如此实现气功小周天督任二脉间隙的卫气运行循经感传[4]。

2.2 间隙功能有循经感传

(1)阻滞卫气无循经感传。在经脉气道间隙的皮部,用机械压迫法阻滞卫气运行,不用局麻药液阻断神经感觉功能,即没有循经感传。这表明虽有正常的神经感觉功能,但没有卫气运行时,就没有循经感传[9]。

(2)阻断神经无循经感传。在经脉气道间隙的皮部,不阻滞卫气运行,但用局麻药液阻断神经感觉功能,也没有循经感传的感觉。这表明在经脉气道间隙中虽有卫气运行时,但没有神经感觉功能,也就没有循经感传[9]。

在经脉气道间隙的皮部,既不阻滞卫气运行,也不阻断神经感觉,才有卫气运行循经感传的经络现象。这表明只有在卫气运行与神经感觉二者都同时存在时,才能形成有卫气运行循经感传。

2.3 间隙功能有血管变化[9]

(1)血管变化有循经白线。在卫气运行循经感传时,能激发增强肾上腺素能的神经兴奋,释放激素物质过多时,有的过敏者即能使其经脉气道间隙的毛细血管收缩,可在其皮部上出现有贫血性的循经白线[9]。

(2)血管变化有循经红线。在卫气运行循经感传时,能激发增强乙酰胆碱能的神经兴奋,释放激素物质过多时,有的过敏者即能使其经脉气道间隙的毛细血管扩张,可在皮部上出现有充血性的循经红线[9]。

(3)血管变化有循经血线。卫气运行循经感传,能激发增强乙酰胆碱能的神经兴奋,释放激素物质再过多时,有的过敏者在使其经脉气道间隙的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其作用再增强到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时,即能渗出一些红血球,在其经脉气道间隙的皮部上,可出现有渗出性的循经血线[9]。

2.4 间隙功能有淋巴免疫

(1)淋巴免疫有淋巴细胞。淋巴系是由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构成的。淋巴管内流动着无色透明的淋巴液。淋巴液是中医学“津液”的组成部分。当血液从动脉到达毛细血管时,血液中部分液体成分从毛细血管的动脉端渗入组织间隙,叫组织液。组织液和细胞交换各种代谢物质后,一部分组织液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再回到血液内;另一部分渗入到毛细淋巴管内,叫淋巴液,最后经淋巴管输入静脉。淋巴液在通过淋巴结后,才能获得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有免疫功能[9]。

(2)淋巴免疫有淋巴流向。当身体某部位发生炎症或癌肿时,微生物细菌或癌细胞可沿着淋巴管蔓延,到达该器官或该局部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的肿大、疼痛。因此,了解淋巴的流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9]。

(3)淋巴免疫有抗病作用。在被膜、小梁、淋巴小结和髓索相互之间的腔系,称为淋巴窦;窦壁由扁平网状内皮细胞围成,窦内有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并充满淋巴结输入管的淋巴液。窦的内皮和网状细胞均有吞噬机能,属于网状内皮系统。当淋巴液流经淋巴窦时,其中如有异物和细菌,可被巨噬细胞吞掉。淋巴小结并能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进入淋巴窦内,参与淋巴循环的抗病作用。因此针灸穴位有增强淋巴免疫的治病功能[9]。

3 经络气道有间隙特征

3.1 间隙特征有低阻良导

(1)低阻良导有多孔介质。在经络气道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低阻良导的多孔介质。疏松结缔组织比较疏松,用眼观察呈多孔隙的蜂窝样,所以又叫蜂窝组织。在体内分布极广,遍布于体内的各器官、各组织之间,甚至于肌细胞之间,构成一些器官的间质成分,以及组织的细胞间质,因为血管也存在于疏松结缔组织之中,所以疏松结缔组织是物质交换的必然场所。疏松结缔组织在机体内起着连接、支持、传递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作用,此外还具有贮存脂肪、修复损伤、清除异物和消灭病菌等功能。

(2)低阻良导有液气流动。在疏松结缔组织的基质中,主要是由蛋白多糖构成的分子筛孔,留有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基质中的组织液(液晶)为机体各种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也是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流经于细胞之间,和血液淋巴液之间的通路。经络气道中有液气流动,就会有其流动的声音信息[10]。

(3)低阻良导有电磁波光。在疏松结缔组织的基质蛋白多糖中,其多糖分子链在双糖单位中的羟基和硫酸基团中,具有高密度的阴电子荷,所以它们易为带阳电荷的碱性染料着色,尤其对带阳电荷的阿尔森兰和胶体铁,更具有亲和力。在经络气道的间隙卫气中,有电[11]的物质基础,也就会有其电磁波光[12]。

3.2 间隙特征有双向运行

(1)双向运行有顺向运行。《金针赋》:“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卫气的顺向运行是与古典经脉循行相同的方向,即全向心性和半向心半离心性的循行方向。这是由于经脉渊源的不同所形成的。前者是渊于《足臂十一脉灸经》,由《灵枢》的《本输》《根结》《经别》篇继承与发展而来的,体现于五输、标本根结、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等体系中。后者是渊于《阴阳十一脉灸经》,由《灵枢・经脉》篇继承与发展而来的,体现于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

(2)双向运行有逆向运行。卫气的逆向运行是与古典经脉循行相反的方向。卫气运行的逆向,是来源于《灵枢》的有关论述。在《逆顺肥瘦》中,有“气之滑涩……行之逆顺”的论述。在《官针》中,有“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行之逆顺”的论述。其实,卫气的“行之逆顺”,是由经络气道间隙有双向运行的特征所决定的。

(3)双向运行有多向运行。多向运行是指络脉穴位与交会穴位的间隙卫气,能与表里经等多条经脉气道的间隙相通。

3.3 间隙特征有阻滞疏通

(1)阻滞疏通有低温阻滞。《素问・八正神明论》:“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用冷冻降温阻滞卫气运行,当深部组织降到21~23 ℃时,才可阻滞循经感传。

(2)阻滞疏通有温热疏通。《素问・八正神明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气易行。”在冷冻降温实现阻滞卫气运行循经感传时,撤去冰袋后,当深部组织的温度回升到相应的水平时,其感传才能重新出现。《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其“不可不通”,有人认为它是指“必须通晓”,其实它是指经络气道,不可不通,不通则病,通则病愈。针灸治病的机理也主要是疏通经络气道。

(3)阻滞疏通有药液疏通。《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经络气道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其成分与形态结构和功能,常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婴儿时期,疏松结缔组织的基质丰富,胶原纤维细而短,胶原蛋白分子内及分子间的交联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成分逐渐增多。到老年时期分子交联更增多,不易为各种酶催化裂解,因而更新率亦低,基底膜亦变厚,弹性纤维在老年人亦有退变破碎现象。此时细胞周期普遍延长,其活动能力亦相应下降。因此,老年人的经络气道间隙卫气运行不良,有的部位阻滞不通而疼痛。在这种疼痛部位,如注入玻璃酸酶药液,可达到疏通经络气道间隙疏松结缔组织而去痛的治疗目的。

3.4 间隙特征有气道相通

(1)气道相通有背部俞穴。背部俞穴,有肺俞与肺、大肠俞与大肠、心俞与心、小肠俞与小肠、厥阴俞与心包、三焦俞与三焦、肝俞与肝、胆俞与胆、脾俞与脾、胃俞与胃、肾俞与肾、膀胱俞与膀胱相关脏腑较近的气道间隙相通。

(2)气道相通有胸腹募穴。胸腹募穴,有中府与肺、天枢与大肠、巨阙与心、关元与小肠、膻中与心包、石门与三焦、期门与肝、日月与胆、章门与脾、中脘与胃、京门与肾、中极与膀胱相关脏腑较近的气道间隙相通。

(3)气道相通有四肢郄穴。四肢郄穴,有孔最与肺经、温溜与大肠经、阴郄与心经、养老与小肠经、郄门与心包经、会宗与三焦经、中都与肝经、外丘与胆经、地机与脾经、梁丘与胃经、水泉与肾经、金门与膀胱经相关脏腑较远的气道间隙相通。

总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现代验证表明:其“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二十七气以上下”,是指十二经脉,十五络脉等卫气运行循经感传的经络气道。其“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是指在肌肉的节段交会处,有经络气道间隙的365个气穴位置(穴位)。“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是指“知其间隙,一通百通,不知间隙,经络难懂”[1]。

4 参考文献

1 谢浩然.人体经络的实质研究.中国针灸,2000;20(10):603

2 谢浩然,等.人体经络组织结构的观察研究.自然杂志,1988;(7):513

3 谢浩然.肺经路线组织结构的观察研究.中国针灸,1988;8(6):35

4 谢浩然,等.小周天的气功原理(督任二脉间隙结构的观察研究).中国气功,1998;(7):15

5 李定忠.100例肾经皮肤病的定位研究.中国针灸,1990;10(3):31

6 张栋,付卫星,王淑友,等.不同针灸方法诱发循经高温线现象比较.中国针灸,2000;20(6):349

7 谢浩然.炼精化气的变化规律.中国气功,1997;(12):31

8 杨秋莉,薛崇成,张福琛,等.循经感传越过切裂口的观察.中国针灸,1988;8(4):41

9 谢浩然.经络结构的物质功能.中国气功,2000;(7):15

10 孙平生,赵玉卓,李玉兰,等.循经声信息的频谱分析.中国针灸,1988;8(3):34

11 李志超,张维波,陆纪兴,等.经络循行线低阻抗电特性的初步研究.中国针灸,1990;10(3):33

12 严智强,田力,林伟力,等.人体十二经脉穴位冷光规律的探讨.中国针灸,1984;4(2):24

(收稿日期:2001-09-12,成平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