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特色取胜》读后初识:对中国建筑理论有深度、有新意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特色取胜》读后初识:对中国建筑理论有深度、有新意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5年9月,张钦楠先生的“特色取胜”为名,关于建筑理论探讨的论著甫一发行,即寄赠予我,我明白,这是他多年研究心得的结晶。说是论著,其实篇幅并不算大,全书标明16万字(还包含了插图),放在当今装帧精美。巨著连连的书架上,它并不起眼,称其为“小册子”也差不多。然而就我对钦楠先生的了解,他一旦有话要说,有文要发表,就一定会有

“黄金白银”包含其中,而且往往还是精制“丸散膏丹”,非加水的汤药。说句题外话,这倒也与张先生所提出的“以贫资源建造高文明”的观点相一致,至少在同样滋养、内涵的前提下,这既节省了纸张、油墨,又节省了读者的时间、金钱,这也正是符合了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要求。

在学习了两遍之后,我即与张先生通了电话,表达了我初读后的一些想法与兴奋心情,并同时萌生了要在深入学习后,结合自己学习心得做些评论的想法。只是此后由于工作与时间安排,一直不能连贯坐定下来,虽然至今已积累些许心得但都未能正式成文。令人高兴的是,在与一些同行朋友的交谈中得知,这本小册子已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这真乃“是金子总要闪光”,同时也反映出许多有心、有识之士仍在关心、关注着中国建筑事业,这也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金磊主编专函于我,令写出评论,正如前述,这正是本人的愿望与计划,只是在给的时限内(为能赶在本期封稿前)我尚不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评述,这一方面是时间原因,更因为这本书中几乎涉及了多年来中国建筑界所争论、所困惑的所有问题,无论是深度、广度,都需要在深入学习、揣摩书中的观点、论述后才能――成文,况且,张先生在建筑理论上的研究对古今中外的覆盖实是本人力所不及(仅专业界统计,张钦楠先生在这本10多万字的论著中引用的中外建筑论著就有40余种),故这里只能就读过《特色取胜》一书后,对当前中国建筑理论的问题谈几点想法。

1,几十年来不能说中国建筑界对建筑理论全然不关心、不重视,特别是每逢建设高潮时期,或遇重大事件(任务)之时,建筑界对创作理论的讨论也称得上是十分热烈。至今有人常提及的1959年刘秀峰关于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的大讨论和长篇总结讲话,可以算是前比较大的一次,其覆盖及影响面不能算小。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传统与创新这个问题上也有过几次大的讨论,有些甚至是针对某项工程实例的,还争论得相当激烈。近几年针对一些大型公建项目和奥运工程的设计的争论,虽偏于表面化,但也反映出许多建筑理论层面的问题,针对一些项目和问题的讨论也十分激烈。可发人深思的是,看似热闹的场面,在另一方面是许多在第一线实践着的建筑师对此的冷漠。如若从历史的纵轴来研判,时至今日,尽管曾有不少前人在实践与理论方面不懈努力,而可留给今人的为大家所共识的却不多,以至于我们希以日本、印度的例子来反衬自己的不济。出现这些问题,造成如今“理论贫乏”与“轻视理论”现象(张钦楠语)的原因何在呢?一方面,任何人都否认不了,设计实践都离不开理论(只是你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受到某种程度的支配,即使你在引用乃至摹仿他人的手法,也仍是折射出斯人的理论而已),另一方面是面对当今中国的超历史规模的大建设的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落差也实是使人不解。

就本人的认识,如今在中国建筑界理论还是十分活跃的,其多元、自由乃至片断化程度乃历史空前,而张先生所认为的贫乏应是指关于正统中国本土建筑的理论贫乏。面对建筑历史资源丰厚和建筑实践历史空前的局面,这当然是不正常的――因为这些建筑恰是盖在中国的土地上,要利用(消耗) 中国的资源, 同时要为中国的社会(中国人民生活)的发展“服务”,与此同时塑造了一个时代的中国建筑文化,而且是具像的,多年后我们的子孙来看今日的建筑与城市,就如同我们今日去参观安徽民居和平遥古城似的。既如此,我们当然(可说就要有人)要研究有关当代中国建筑的理论问题。只有深入的研究并不断取得成果(请注意“不断”二字,我意是随实践不断深入、发展,而不是某一日理论研究大功告成,提出一个可以指导未来的历史性方针、文献而终结使命),从而成为设计实践的指导,或为行政当局编制政策方针提供参考等等。当然,外国建筑理论的研究,必须是百家中的一大家,而不是全部,其可以成为倡导的主流,而不是设计创作的“天书”,这是后话。

2,正如前述,过去多年中国建筑理论讨论、研究虽也不时红火,但却受到冷遇,也少有被公认的宝贵遗存。究其原因,就笔者观点乃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多年来对建筑文化、艺术理解的偏颇,使得中国建筑理论的研究焦点几乎集中在建筑形式问题上,故虽然在传统。创新上争论几十年(更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叶),“神似”。“形似”。本土,民族也都反复尝试了,但大都集中于文化、艺术的层面,对其更深层的问题涉及很少。可想而知,争论多个回合却都在一个层面,成功的又很鲜见,这不但使观者乏味,就连“主讲人”也觉无趣。最典型的例子,如关于国家大剧院的争论,其实质焦点是形式――文化的分歧,但后来的论争都集中于经济。技术、功能以及国外设计的“入侵”等问题上了,因为在文化上已难有黑白性的论争了。而恰在《特色取胜》这本书中,张钦楠先生另辟蹊径,从一个民族(国家)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的角度,通过中外古今的建筑发展的比较,提出了一个以贫资源建造高文明为其命题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并从中引出了应如何看待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建设出自己特色的论点,这无疑使人读来有耳目一新之感,而这也正是笔者感到十分宝贵,也是近年来反复思考而未能破解之处。更远更多的不用说,就以一年多来大家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被强制”的贯彻各项节能环保、技术要求的状况来观察,这不正是中国发展形势的必然吗?此前,曾有记者问及我对节能设计的认识时,我就顺便谈及时下对各种纷繁的建筑(流派、手法)的褒贬问题。我说,从理论层面,什么设计都是可以成立的:只要有人愿意出钱造,规划可以提,建筑师什么都可以干出来,但一旦各项(来自大自然、制约发展的客观因素)技术行政法规对设计有了限定时,建筑文化的舞蹈就自然有了规则,那时就会有了新的“风格”。其实,这条规则早就存在,只是我们不认识,或说未能深刻认识,时至拉闸限电,采暖无煤,饮用无水,环境污染则为时已晚。反之,如果我们能主动研究,认识中国建筑的这些宏观,乃至微观的问题,并顺应宏观规律,运用前人有益的历史经验,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地情、民情的建筑设计建造理论并不断实践,那么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就会显现,到那时一些人盼望的所谓世界级大师也就会随之涌现,并真正为世人、为中国百姓所推崇,所认可。

3,当下,关于中国建筑理论的研究

形势基本仍与前日无两样,只是(就笔者本人所见所闻)张钦楠先生的这本32开本“小册子”,如似在这片表面平静、下面多“流”的水中投下了一个石块,现已激起阵阵涟漪,而且这些反响是自然的,来自“基层”的,着实令人欣喜。对此,需倍加爱护。此次(包括《建筑创作》)慧眼有识就是一个很好的行动。我希望能以此为一个契机,结合当前政府正在大力推行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绿色建筑等等建筑专业理念。在建筑界展开更为广泛、深入的讨论。

这里要提出的是一个正常心愿问题。一是研究中国建筑理论要有长期的、艰苦的准备,不能希冀通过几次活动、一篇讲话或一个宣言、一本书就能解决问题,但只要以此为契机,从长计议,建立起理论研究队伍(譬如学校科研、学会组织),拟定课题,使得有关中国建筑理论研究成为有人关心、过问、参与的活动,假以时日必然会有更多成果逐渐问世,否则我们也只能是读外国译著,听洋人讲座,可以设想:如有张钦楠先生一样的此类理论成果,我想大家还是愿意听,乐于讨论和参与的。二是,研究中国建筑理论要有一个平和开放心态。这里也算是对本书的书名的一点联想。“特色取胜”的书名,总使人想问要胜什么,欲想战胜何人。从这本书(研究工作的开展与发展时间)的背景看,正如该书前言所言,因为近年来我们在大型工程项目方案竞赛中总是输给外国建筑师,才引出要反输为赢,战胜对手的提法。阅过全书后我想,从这一角度设想,即便我们某位建筑师提出一个很具中国特色的方案(当然首先不是造型神似或形似的),也未必能一下子战胜洋人,因为业主是否能看中,“官员”能否解其中奥秘也未可知。换言之,固然通过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研究可以全面提升(或说历史的提高)中国建筑的水平精,并真正出现为世人(外国同行)所认同的中国特色。但其目的也未必是要战胜竞赛的对手,或将洋人战胜撵走,“恢复失地”。因为今后毕竟我们还是要向世界上建筑同行学习,学习先进的理念、理论并为我所用,而且我们也要在公平竞赛中找到我们的位置,更何况今日许多涉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就是从国外学来的呢。问题在于,中国的建筑师首先要做好中国的事:为中国人盖好房子,为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尽职尽责。为做好(今天如用此标准要求,我们还有许多差距,这个差距我认为不要只用外国建筑同行做标杆来衡量),我们就要先使自己清醒、完善起来,包括研究、学习中国建筑理论,当然也还要学习一切先进外国文化,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合格的中国建筑师。至此,如果说要言战胜,还是先战胜自己,把中国建筑师的整体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上仅就《特色取胜》一书研读后的初浅体会就当前有关中国建筑理论问题谈几点认识,对该书许多具体问题的学习心得尚要深入思考、整理后再就教于各位及张钦楠先生。

作者:窦以德,中国建筑学会 副理事长

收稿日期: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