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脂肪肝防治莫入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20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加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多坐少动,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普通成人脂肪肝的B超检出率已高达20%,我国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也达到10%以上。
为此,本刊专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脂肪肝诊治中心主任范建高博士,请他给大家谈谈。
32岁的金博士留美4年多,诸事遂心,近来却遇到一件“闹心”的事。研究所里健康检查,B超查出他有脂肪肝,血脂、转氨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他不知道这个病“要不要紧?”金博士的妈妈在电话里得知这个消息,也四处向人打听,“这脂肪肝要不要治?”
其实,在我们周围患脂肪肝的人时有听说,但有多少人对它“拎得清”,还真说不上。2002年初,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脂肪肝诊治中心就人们对脂肪肝普遍存在模糊认识的20个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70多名社区保健医生及脂肪肝病人中全部答对者为0,错误率在50%以上的人也不在少数。
误区之一:
脂肪肝小毛病,治不治无所谓
范建高:脂肪肝要不要治,不治又会怎么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谈一谈脂肪肝如果不治它会怎么样。
与正常的肝脏相比较,脂肪化肝脏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其他损肝因素的伤害,如药物、饮酒、工业毒物、病毒感染等,它很容易从一个单纯性的脂肪肝变成脂肪性肝炎(一些发达国家脂肪性肝炎发病率已达到3%左右)。目前,脂肪性肝炎是普通人群健康检查中转氨酶增高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1/3,甚至更高。脂肪性肝炎,特别是在非饮酒人群中是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病因。有人通过对肥胖人群作调查,发现肥胖人群有50%~60%以上的人患有脂肪肝,25%的人会有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则在10%左右。脂肪性肝炎发展成脂肪性肝硬化,病人最终死于失代偿性肝硬化,或是并发肝癌。所以,我们认为脂肪肝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慢性肝病。
总的来说,一个单纯性的脂肪肝转化为肝硬化的概率比较低,但是脂肪性肝炎的预后则较差。有人作过10年随访,发现10年之内16%以上的脂肪性肝炎病人会变成肝硬化(指肥胖、糖尿病等引起的脂肪性肝炎),最后死于肝硬化、肝癌的约3%左右,还有一部分人死于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肝相关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脂肪肝的出现代表肝脏的脂质代谢紊乱已达到了极限,处于失代偿状态。对营养过剩的人来说,脂肪肝的出现提示恶性肥胖,因为这种人很容易并发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最后发生冠心病、脑中风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所以,现在内分泌学界非常重视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对于糖代谢紊乱的影响,也就是对糖尿病的影响,以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响。根据国外大量资料研究发现,对于肥胖症患者来说,脂肪肝的出现就是发生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因此说,脂肪肝是一种病,它的危害不单局限在肝脏,它与人体的糖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并发症都有极其密切的联系。脂肪肝肯定要治疗,这是不需要多解释的。
误区之二
治疗脂肪肝当然要吃药来治
范建高:其实,防治单纯性脂肪肝这类现代都市病,或称为不良行为导致的疾病,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修正不良行为等非药物治疗比药物治疗重要得多。
脂肪肝的治疗是一种广泛的综合性的治疗,我们现在已不单局限于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最最重要的恰恰是非药物治疗。这方面我们大家过去比较轻视。
我们在临床上也发现有些病人,已经是多吃少动了,还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如不吃早饭,吃零食、甜食,吃夜宵,或暴饮暴食,无节制的饮酒,滥用保健品等等。我们认为,除了医生诊治及外界药物干预,病人一定要了解主动参与的重要性,找出你的不良饮食习惯、不良行为嗜好,加以去除,这对脂肪肝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戒酒,就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最好措施。注意营养的平衡,少一些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一些新鲜蔬菜、纤维素,多一些水分。另外,健康稳定的情绪也很重要。
在脂肪肝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仅是一个辅助措施,是一个短期的强化行为。而长期的,需要病人终身给予重视、调整的,是病人的饮食、运动和不良生活行为的修正,这些非药物措施是终身的。否则就是治好了也会复发,用药效果也不会太好。 但是伴有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的脂肪肝患者还是要找医生诊治。
误区之三:
治疗脂肪肝就要用降血脂药
范建高:脂肪肝的出现代表肝脏是尽力的,它也希望把过多的脂肪尽快地排出去。这时候我们再用一些降脂药就相当于“鞭打快牛”,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一是增加肝脏的负担。一个脂肪化的肝脏易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发生药物性肝病的概率明显增高,其别是降血脂药物。降血脂药物会增加肝脏的脂质代谢负担,这样很容易导致肝脏的损害,造成肝衰。
第二,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将脂质驱除到肝脏,通过肝细胞的运转,取道胆汁途径将它排出去。所以降脂药物应用不当,有时候反可加剧肝细胞的脂质沉积,甚至诱发胆囊炎、胆结石。我们知道肥胖、糖尿病人发生胆结石的概率也很高,这个时候用降血脂治疗措施反而加剧了它的发展。
第三,到目前为止,关于降血脂药物在降低血脂的同时能否减少脂质在肝脏的沉积,促进脂肪肝的康复,国外作了大量的研究。事实上只有1~2个研究说它可能有利,大多数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证实,用降血脂药物不利于肝脏脂质代谢,它会增加肝细胞损伤的概率。
所以我们认为,大多数脂肪肝病人用降血脂药物效果不好,甚至会引起不良反应。 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是,脂肪肝假如没有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约占20%~80%),就不要用降血脂药物。有高脂血症又有脂肪肝,要区别高脂血症的原因是什么?是酒精引起的,那么戒酒对降血脂、减轻脂肪肝都有好处。是药物引起的,如一些抗肿瘤药、激素类药物,能停药尽量停药;假如不能停药,而血脂增高不是太明显就不要管它。因为你“管它”就会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可能。对肥胖、糖尿病引起的高脂血症,如果血脂不是很高,我们还是给予非药物治疗措施,降血糖药物应用;如果还是血脂高,可以适当地用一些降血脂药物。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的,血脂增高明显,可以采用降血脂治疗。因为这个时候降血脂药物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在应用降血脂药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疗效确切的降血脂药物,不要用一些疗效不肯定的降血脂药物。
2 选择对肝脏毒性相对较低的药物。
3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用降血脂药物期间最好每4周检查一次肝、肾功能。一旦发现转氨酶明显增高,要考虑及时减量,或是停药。稳妥一点的做法是,刚开始剂量可适当放小,如用吉非贝齐(吉非罗齐、博利脂)、普伐他汀降血脂,同时配合益肝灵、维生素E、必需磷脂(易善复、肝得健)、肝得净等保肝类药物“保驾”。
4 联合用药,一定要慎重。不要一味地追求降低血脂的效果,而盲目地“联合用药”。能用一种药绝对不要用两种药,这其中包括一般老百姓认为“有益无害”的中药。治病不要“穿钉鞋拄拐杖”,这是很危险的。国外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首要的原因是中毒,其中一个就是药物。
误区之四:
脂肪肝不能喝白酒,但啤酒可以喝
范建高:饮酒对身体所有器官均有影响,特别是对脑和肝脏危害更严重。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嗜酒者中2/3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病,包括轻度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
有关学者所作的统计显示,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的最低饮酒量及时间是每日40克,5年。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的饮酒量及时间为每日160克,20年。部分嗜酒者小于上述剂量及时间也可发生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硬化。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易感,其安全剂量仅为男性的2/3。 临床实践也证明,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成功戒酒,并辅以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任何酒精性肝病包括中期甚至晚期肝硬化病人,只要彻底戒酒,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就有可能恢复健康。
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的啤酒也含有一定量的酒精(一般为6度),长期大量饮用,容易使肚皮“发福”,造成脂肪细胞堆积。所以,“敞开肚皮喝”肯定是不行的。 可以选择少量的低酒精度的红酒佐餐。因为红酒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适量饮用可起到活血的作用。
误区之五
微生态制剂、深海鱼油可以防治脂肪肝
范建高:关于一些微生态制剂究竟对肝脏有什么好处?我想充其量也就是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肠源性内毒素产生。脂肪肝病人假如伴有肝功能损害,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肠功能紊乱症状,服用一些微生态制剂可能会有效。否则就是过度用药,过度治疗。
关于微生态制剂具有“调节血脂,保肝脏”的功能,国内外学术界从未见过相关学术研究报道。
深海鱼油属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所以对轻度血脂紊乱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我们目前饮食中主要是饱和脂肪酸,适当地应用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剂,可能对体内脂肪酸平衡作适当的补充是有好处的。但要长年累月地吃,甚至是大剂量地服用,我认为不值得,且没有必要。
此外,深海鱼油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剂对喝酒的人来说,我还是认为不好。因为国内外的研究证实,用酒精来喂老鼠、狒狒,引起肝脏损伤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一定要给它鱼油、玉米油这类能调整血脂、降低血液脂质的成分,它才会导致肝脏损伤。以脂肪肝病人来说,脂肪酸和酒精就像一个是干柴一个是火种,潜在着巨大的危险。因此,对一般中等量以上饮酒的人(一次饮白酒2~3两,或啤酒1~2瓶),我们建议不要用鱼油制剂,用了以后只会加剧肝脏损伤。
还是那句话,我们缺少的不是营养,是运动;我们需要的不是补品,而是营养的均衡。
(范建高博士每周三全天有消化科专家门诊,每周二、五下午有脂肪肝专病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