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总结鸭传染性膜炎诊断方法,探究此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培养分离病死小鸭组织,确定致病菌。通过药敏实验得出治疗方案。结果:致病菌为鸭疫里氏杆菌,采用庆大霉素和头孢噻呋钠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结论:鸭传染性浆膜炎危害极大,一旦发生损失惨重,我们要做好对此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关键词: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断;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214-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接触传染病[1]。会诱发雏鸭患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等致死性强的恶性疾病[2]。因为此病可通过呼吸道感染而不表现任何症状,一经传染便会使养鸭业主经受难以承受的损失。通过本人多年对该病的治疗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较好的办法,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南宁市百济乡一位陆姓养鸭人的鸭场,饲养有3周龄的雏鸭2500羽。2012年1月18日,该场出现大批小鸭死亡,要求站派员出诊,到鸭场时已经死亡180多只,且死亡时间多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3天。未死的发病小鸭表现为食欲不振,不愿行走,离群呆立,两翅下垂,粪便呈淡绿色等症状。

2 临床症状

病雏鸭表现为食欲减退,眼内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眼周羽毛粘连脱落,鼻孔流出分泌物,易出现呼吸困难,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绿色,部分雏鸭腹部膨胀。精神不济、缩颈或喙抵地面,肢软卧地或突然倒地,行动迟缓,更有甚者出现共济失调,不住的摇头摆尾。病鸭十分消瘦,呼吸困难。病程延续1-3天。在一些空气不畅通、饲养密度大的鸭舍,突发此病死亡率极大。

3 病理剖检

将病死小鸭进行病理解剖,可见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特性病症。心包膜表面覆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积蓄大量液体,病情较严重的可见心包粘连。即鸭纤维素性心包炎症状。肝脏肿大且易碎,表面被覆一层灰或灰黄色纤维素性膜,极易剥离。即鸭肝周炎症状。气囊壁增厚较混浊,表面同样披覆一层纤维素性渗出物,即鸭气囊炎症状。还可观察到脑膜充血,水肿积液和点状出血。即鸭脑膜炎症状。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菌培养

将病死小鸭的心脏、血液、肝及脑病变组织,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置恒温箱(37℃)环境培养24h。结果鲜血琼脂平板上长出突起、光滑、白色圆形状菌落。在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或有极个别细小菌落。

4.2 镜检

取鲜血琼脂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取出病死鸭的肝、心血分别涂片,用瑞氏染色法镜检,均发现有单个,成双或短链排列的两极浓染的椭圆形菌体。

4.3 动物回归性实验

为判断我们分离出来的是否为此次小鸭发病的致病菌,我们进行了动物回归性实验。随机挑选40只健康且日龄15日的小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致病菌配成符合规定的溶液,足蹼接种于实验组小鸭。对照组不作处理。卫生条件完好且相同的隔离环境下培养。结果,4天后实验组小鸭全部死亡且出现与养殖场病死鸭相同的症状。而对照组小鸭健康状况良好。可判定分离出来的细菌为致病菌即鸭疫里氏杆菌。

4.4 药敏试验

对本次分离的病菌,进行药敏试验。其结果如下。

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的为高敏,15-20mm为中敏,10-14mm为低敏。由实验结果可知此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呋、泰诺林、强力霉素为高敏。对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羧苄青霉素为中敏。对头孢氨苄、黄连素、阿米卡星为低敏。

5 预防

预防此病的最好方法即是饲养者在饲养环境要做到洁净卫生,还要严格规范饲养制度。多发疫情的养殖场要积极改善育雏室的条件,要做到保持通风、湿度适宜、室内温暖、勤换地面的垫草,饲养用具要保持清洁干净,并定期清洗、严格消毒。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对温湿度的影响,防日曝晒、防雨淋、防巨大响声等应激[3]。

更换饲料要逐渐过渡,防止幼鸭肠胃不适造成的免疫力低下。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防止密度过大幼雏闷死,或争食造成的发育不良。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封闭式饲养模式,全部出栏后要对圈舍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杜绝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一旦发现病鸭立即隔离,对已死亡的鸭子进行消毒、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理[4]。

我们首先从饲养环境和饲养方法方面谈了谈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但对于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来说,最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是免疫疫苗的接种。作为一名合格的饲养者一定要按时按量对所饲养的家畜注射疫苗,积极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我建议要选择优质高效的疫苗,对于鸭传染性浆膜炎,我们可以选用鸭浆膜炎-大肠杆菌多价蜂胶复合佐剂二联苗免疫。雏鸭(7-10日龄)每羽皮下注射0.3ml,成鸭每羽皮下注射0.5ml,便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6 治疗

可选用头孢噻呋钠加板兰根注射液(或加延胡酸泰妙菌素,如鸭群发现有喘气和咳嗽),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同时也可在饮水中添加泰诺林+电解多维;或用强力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拌料饲喂,连用5-7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停药3d再用下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用药完毕3d后再给雏鸭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疫苗。1周后再免疫1次。采取以上措施后,鸭群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在雏鸭易感日龄,饮水中添加0.2%-0.25%磺胺二甲氧嘧啶或饲料中加入0.025%-0.05%的磺胺喹恶啉进行预防性用药,可预防该病或降低该病的死亡率;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磷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预防(在冬春季,鸭群易患咳嗽、下痢时用)。

7 讨论

我市百济乡正大力发展推进芝麻鸭养殖业,每年芝麻鸭出栏高达100万羽,由于养鸭户都采用农村传统的饲养模式,管理粗放、营养水平跟不到位,卫生条件较差。鸭群容易感染鸭传染性浆膜炎引起死亡,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鸭疫里巴默氏杆菌对1-8周龄的雏鸭均高度易感。病鸭死亡迅速,5周龄以下的雏鸭常在出现症状后1-2d死亡,周龄较大的成鸭可存活较长时间[5]。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或感染其他疾病而致免疫力低下时,常常使鸭更为易感本病。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我们必须把药物治疗、疫苗预防、清洁卫生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接触感染。育雏期间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频繁更换、饲料中缺乏维生素以及蛋白质水平过低,均可造成该病的发生与传播[6]。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在饲料或饮用水中补充适量的电解质和维生素,促进病鸭康复提高免疫力。鸭疫里默氏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在用药不合理及反复滥用药物的情况下,往往使疫情得不到控制,反而更加严重。因此,我们针对性的对每个养殖场的病死鸭子做细菌培养试验和药敏试验,找出敏感药物,确定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更好的控制疫情。

参考文献

[1] 林小和.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与体会[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Z2): 107-108.

[2] 黄妙清.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J].福建农业. 2010(3): 32-33.

[3] 宋旭峰,徐巧美.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和治疗[J]. 山东畜牧兽医. 2011(8): 87-88.

[4] 张春喜,杨福,王亚楠.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防治[J]. 中国畜禽种业.2012(2): 153-154.

[5] 孙忠,吴鹏远.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和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的诊治[J]. 水禽世界. 2009(1): 24.

[6] 王存连,贺祥,张健,等.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 39-40.

作者简介:黎开堂(1969-),男,邕宁区百济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防治、检疫和畜禽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