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麦株重对单株粒数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麦株重对单株粒数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麦干株重的高低影响着结实粒数的多少。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从87个参试品系中选出符合我们要求的品系,目的是为从提高小麦株重增加结实粒数的途径来提高小麦产量。

1.研究内容

本试验是在红色边疆农场试验小区进行,前茬为大豆。试验采用了株粒数和株重有着显著差异的87个小麦品系,设置了完全随机实验,来探讨小麦株重的高低对结实粒数的影响,以及小麦株重与株粒数的相关性分析。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及设计

材料:07-6060;07-6210;07-6706;07-6705等87个品系。

设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每个品系5行区,行长5m,行距0.3m。底肥氮素294.3kg/hm2、磷154.5kg/hm2,各区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2.2田间取样及调查

到小麦成熟时,在各区随机取出15株,即每个品系15株。

2.3室内考种

2.3.1株重的测定

将取回的样品分别用天平进行称量,认真记录数据制作成表。

2.3.2株粒数的测定

将每株进行脱粒,尽量保证籽粒不丢失,然后数出每株粒数,认知记录,制作成表。

2.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应用 DPS7.05 软件,Excel2003。方差分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小麦株重与株粒数方差分析

3.1.1株粒数方差分析

利用完全随机方差分析得出各品系间株粒数的差异见表 1

表 1 小麦品系株粒数方差分析表

由上表可见各品系间株粒数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为了进一步分析参试的87个品系株粒数的差异,将87个品系按照株粒数的多少分为>50、40~50、30~40、

表2 小麦品系株粒数分布表

由上表可看出株粒数70%分布在30~50之间,大于50的只有13.8%,粒数在50以上的品系在育种实践中有较大突破.株粒数少于30的也只有16.1%,这些品系中表现差的也较少。

3.1.2株重方差分析

利用完全随机方差分析得出各品系间株重的差异见表 3

表3 小麦品系株重方差分析表

由上表可见个品系间株重的差异显著的,为了进一步分析参试的87个品系株重的差异,将87个品系分为>50、30~50、20~30、

表4 小麦品系株重分布表

由上表可见株重能突破50的仅有一个,56.4%徘徊在20~50之间,参试品系中株重的表现很平常,生物产量不高会对株粒数有影响。

3.2小麦株重与株粒数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株重与株粒数之间的关系,对87个品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小麦株重与株粒数相关性分析表

从表可以得出株重与株粒数的相关系数为0.6,达到了相关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在生产上可以依据植株的生物产量进行株粒数的预测,株重高是株粒数多的充分条件,在选择时可以选择生物产量较高的品种。从籽粒的形成过程来分析,籽粒形成经过穗分化、授粉、灌浆过程在每一个过程中需要茎、叶、叶鞘中同化产物的供应,所以穗粒数的多少受株重即植株生物产量的调控。为了进一步分析这80多品系株重与株粒数的关系,列于下图。

由图1可以看出株重与株粒数成曲线分布的,大多数株重都分布在10到30克之间大约占试验总数的70%多,这说明进行研究的这些品系植株分蘖都比较少,虽然有些品系株粒数比较多,由于总的干物质少产量也不会很高,这些品系要淘汰。还有一些品系虽然干物质积累的很多,但株粒数却很少如07-6935-8,这样的品系已没有保留价值。

株粒数随着株重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当株重达到40克以上时,株粒数虽然随着株重的增长也在增长,但增长极其缓慢。在育种上如果使株重超过40克甚至50克的基础上要想在株粒数上有所突破是相当困难的。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株重和株粒数都很高的品种像上图中的07-6060 株重53.7克 粒数54.5这样的品种才有可能是高差品种。像上图中的07-6896虽然株粒数接近60,但株重只有20克左右,这说明此品系分蘖极少,所以产量提高潜力不会太大,虽然在粒数上有很大突破,但是这样的品种我们要淘汰。

图1 小麦品系单株重与单株粒重关系

株重在20~40克之间的品系在穗粒数上有很大的波动,大约占到实验品系的50%以上,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这个区间的品系的开发,这些品系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如有些品系株粒数多但株重小的我们要想办法提高株重。对于那些株重较大的要想办法提高结实粒数。

4.讨论

干物质生产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各种农艺措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多与干物质积累特点及其转化效率有关,干物质积累与合理分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研究已经表明,在一定的生物产量范围内,经济产量随着生物产量的提高而增加。因此,扩大群体总生物产量或提高经济系数,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产量。不同生态区有不同的物质生产和积累量,要根据不同条件制定适宜的栽培措施,确保实现高产所需的光合生产量。干物质是作物光合作用产物,其积累和分配与经济产量有密切关系,也是人们揭示高产机理的重要方面。

在进行实验的87个品系中大致遵循以下规律:随着干物质积累的增加植株粒数也随之增加,二极显著相关。有些品系虽然干物质积累的很多,但株粒数却很少,这可能是因为干物质向穗部分配的少,大部分积累在茎部和叶部,有一些品系株粒数虽然很多但干物质积累的却很少,这可能是由于这些株系本身分蘖少,但生物产量即干物质积累多少是形成子粒多少的前提。但这些株系干物质向穗部转移的较多这些品系经过改良后可能会有突出的表现。当然像那些干物质积累的多植株粒数又多的品系是我们最想得到的。有的品系子粒很大很饱满,但结实粒数少,总产量也很少。所以单靠提高千粒重来提高产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最后还是穗粒数开发潜力比较大。

5.结论

(1)参试87个品系株粒数多数在30~50之间,有突破的很少。

(2)参试87个品系株重多在20~50g之间,小于20g的也占到了接近一半。只有一个品系突破50g。

(3)株重的高低影响着株结实粒数的多少,随着株重的增加株粒数也增加,但当株重达到一定程度时,株粒数的提高变得缓慢。

(4)试品系中07-6060表现最突出,株重大株粒数也多,在育种实践中有很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