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叶圣陶教育理念在中学教学中的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叶圣陶教育理念在中学教学中的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从叶圣陶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教学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探讨培养质疑习惯、说话习惯和选择阅读习惯的具体措施,明确语文教学的实质。

【关键词】 叶圣陶 教育思想 中学教学 实践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粗浅的方面说就是养成好的习惯,教语文的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可见要达到“不需要教”这样一种境界,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回顾以前的教学活动,我们发现有很多人为因素在左右着我们的教学工作。例如教师为应对各种考试,更为了学生在考试中出成绩,出于功利性的考虑,自行扩大或缩小教学目标,将本应由学生理解探究的知识全变成机械记忆的内容,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存储器;教师为达到自行制定的所谓"教学目标",经常忽略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及自身学习能力的养成,而将灌输式的教育手段当成是应付考试的法宝……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思辨能力,同时学生也逐渐认可教师这种忽略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教学方式。

叶老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简而言之,语文教学就是要“要教给他们(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品味叶老的教学理论,我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我按学生能力发展层级,将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质疑习惯、说话习惯和选择阅读习惯三种。

1.质疑,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开始

孔子在《述而》一文中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认为自己的学问是通过钻研古人的不足之处,才能使自己获得进步。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就要让其养成质疑的习惯。学生心中存有疑问才会钻研解决的方法,才能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将备课的重心放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以古文教学为例,在研读课文的阶段,多问些为什么,质疑作者的行文目的,质疑文中人物出现的目的,质疑人物行为的目的等。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板书在黑板上大家讨论,去除脱离文本的“伪问题”,教师点拨解决疑难问题;在拓展阶段,质疑拓展问题与文本相关性,明确拓展练习的意义。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不要怕学生质疑名家,切忌为了探究而谈究,为了批判而批判。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叶圣陶在1962年“语文学习讲座”中曾说语文的“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学生要学会使用语言,就要培养说话的习惯。在课堂上,有些学生看起来似乎是说了很多话,但他的思想信马由缰,说的话也是“随随便便说”。叶老认为我们不应让学生鼓弄唇舌,而应让学生所说的实质渐进完善深美,不说无聊之语。教师要让这种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说话,使之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针对“词不达意”的学生,要求他们从生活中、学习中积累语料,丰富自己的语言。可通过背诵名言警句,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组织每周一次的演讲,围绕生活中出现的关注度较高的话题进行口头作文等形式运用语言。语言能力在不断使用过程中才能得以提升。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现在的学生在“无厘头”搞笑剧和“娱乐至上”风潮影响下,审美情趣也变得“不同凡响”了。因此,教师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们学会选择适应自身发展的书籍去读,如夏洛蒂• 勃朗特的《简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通过诵读高质量作品提升鉴赏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写书评的方式,小组交流、讨论同一题材不同作家作品的优缺点等手段,学会鉴别作品的优劣。

2.教师才能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叶老认为“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能的事,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就具体教学过程来说,就是“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他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

语文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目标都是为了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不需要教”。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杜草甬编著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第1 版

[2] 《语文课程标准(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 版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