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欧盟普惠制新方案及对策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欧盟普惠制新方案及对策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普惠制作为国际上一种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贸易的特殊优惠政策,并不是永久性的制度,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欧盟已先后几次对其普惠制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实行“毕业制度”。文章在分析欧盟调整贸易政策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欧盟普惠制方案原因影响对策

欧盟普惠制是1971年开始实施的。它是一种“援助方案”,是进口国提供给发展中经济体系,以“鼓励它们增加出口和是出口产品多元化”。但从1995年1月1日到1998年12月31日,欧盟实行了新的普惠制方案。规定了“分阶段降低幅度和毕业机制”,取消了受惠国划分6000美元上下界限的做法,列出“待毕业产品清单”,被列入清单的产品从1999年1月1日起毕业,不再享受普惠制待遇。中国出口的生猪、马鬃、羽毛、羽绒等已从普惠之中毕业。2003年5月8日,欧盟部长理事会了第815/2003号条例,该条例列出了新增毕业产品清单,涉及中国的毕业产品有:乳、蛋制品和天然蜂蜜、塑料和橡胶制品、纸制品、电子消费类产品、光学器材、钟表及乐器。目前,中国能继续享受欧盟普惠制待遇的产品只剩下:活动物、植物产品(油籽,工业及医用植物除外)、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制品、农产品、纺织品(服装制品除外)、贵金属及首饰、交通工具及其设备。从2003年11月1日起,欧盟将在原优惠安排的基础上,对上述产品削减50%的关税优惠幅度,从2004年5月1日起,取消全部优惠安排。2004年12月10日欧盟理事会一致通过普惠制新方案。新方案将从2005年1月1日起实行,为期3年,有以下7项主要内容:对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按优惠税率下调3.5个百分点给予普惠制待遇;迄今为止优惠税率低于今后优惠3.5%之后实际税率的,维持不变;对最不发达国家(LDC)继续实行零关税,但香蕉、大米和糖仍有过渡期安排;对纺织品和服装的普惠制待遇由原先的按优惠税率下调15%升至下调20%;下调后实际税率低于1%的,免征关税;为鼓励发展中国家按核心劳工标准和环保标准生产出口产品,符合规定的进口产品的普惠制优惠幅度为8.5%,纺织品和服装优惠40%;对巴基斯坦予以特殊安排:从该国进口的很多产品,尤其是服装和家纺产品免征关税;纱、布等纺织原料继续实行优惠税率;此外,现有配额一律增加15%。

此次中国的工业品基本上都被列入了欧盟的毕业产品清单,由于欧盟普惠制对其它受惠国和地区的同类产品仍给予关税减免优惠,因此中国此类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将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目前,以山东省为例,其普惠制签证金额大约90%以上集中在欧盟。今后,山东省企业的出口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出口数量也有可能受到影响。欧盟普惠制取消对中国此类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将成为继欧盟一号法案后,又一新障碍。

一、欧盟普惠制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自2002年2月起,由于欧元汇率坚挺,兑美元汇价频频升高,使欧元的累计升值达11.73%。欧元的升值加速了欧盟的进口,遏制了其出口,造成欧盟顺差减少,这是导致欧盟调整其对外贸易政策的原因之一;同时,欧盟作为中国三大贸易伙伴之一,多年来双方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迅猛。在20世纪70-80年代,中欧经贸关系处于迅速成长期,1975-1989年双边贸易总额从24亿美元增加到235亿美元,14年间增长了近10倍。之后,1990-1992年,由于特殊政治原因,双边贸易总额从222亿美元降低到174亿美元。但总的说来,在整个90年代中欧经贸关系处于稳定增长期,1990-1999年双边贸易总额从222亿美元增加到55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6.76%。自1994年以来,中欧贸易继续攀升,进入新世纪,中欧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致使欧盟要调整其普惠制政策。

另外,随着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马耳他等10国加入欧盟,欧盟由15国扩大到25国,疆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为欧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和竞争力。但是由于新成员与欧盟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经济互补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欧盟为了发展区域经济,“厚此薄彼”也是合乎“常理”的。再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参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6%,贸易规模从206亿美元扩大到2万多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排名从第32位上升到第3位。中国已经确立了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因此,欧盟取消中国普惠制已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加入WTO后,除可以享有140多个国家的最惠国待遇外,还能够享受普惠制待遇及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欧盟取消中国普惠制这一动向表明,发达国家有可能重新审视普惠制,结合日本抬高普惠制门槛、美国迟迟不实行对华普惠制政策等情况分析,中国将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强国的挑战。同时,普惠制不是永恒的。随着某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个国家将不能再享受普惠制待遇(即所谓产品毕业、国家毕业)。因此,抓住机遇,克服障碍,充分利用这一来之不易的优惠待遇,扩大对外出口,加快经济发展,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欧盟普惠制政策调整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欧盟取消部分中国产品的普惠制优惠,必然对这些产品对欧盟的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欧盟取消普惠制影响到很多国家,如中国、印度、墨西哥等。据分析,对中国影响比较深的行业有:消费类电子(家电)、钟表、塑料及塑料制品,因为这些“毕业”的产品都是中欧贸易额比较大的。从影响地区来看,广东和浙江影响比较大,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出口欧盟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欧盟普惠制新方案总体来说是不断严格的,中国较多产品面临毕业,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被毕业的产品范围将不断增加。因此,针对欧盟普惠制方案的调整,中国对欧扩大出口的战略也应做出新的规划。

第一,继续加强对普惠制的宣传指导。虽然普惠制给中国带来一些利益,但是,普惠制的利用在中国还不平衡,从企业来看,三资企业的GSP利用率最高,国有企业次之,民营等中小型企业最低。普惠制项下的出口商品尚有50%未完全利用。因此,中国普惠制的签证机构(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应在审核企业注册签证的前提下,把国家签证规定和给惠国的GSP方案相结合,做好企业有益的参谋。尤其是对具有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等,进一步促进企业扩大出口市场多元化,提高出口效益。

第二,为减少新的普惠制产品毕业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有关部门须帮助企业尽可能确切了解、掌握欧盟新的普惠制产品毕业安排将会对其产生的影响,使其能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建立预警机制,使企业根据毕业机制的产品分组和每年审定的特点,适时调节产品种类或向欧盟出口的产品种类,以尽可能减少毕业的可能,或增大已毕业产品重新获得普惠制待遇的机会。

第三,从欧盟普惠制方案的内容看,欧盟会长期运用普惠制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其的贸易,因此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会长期给予更为优惠的政策,欧盟方案不仅规定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不采用毕业机制,而且规定对原产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受惠产品,除香蕉、稻米和糖外,一律给予免除关税的待遇。因此,中国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以便充分地利用欧盟的普惠制。尤其是中国一些本土市场已饱和的产品的生产企业,还可以就此开拓新的市场。

第四,根据检验检疫部门的建议,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欧盟普惠制优惠税率的有效时间,有计划地安排出口,充分享受关税优惠。中国出口企业应主动学习和研究欧盟普惠制方案,提高普惠制利用的技巧,主动避开“毕业”产品,扩大非“毕业”产品的出口。在抓住时机提高出口产品的国产化程度,利用普惠制进入给惠国市场的同时,适时将“毕业”或即将“毕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有计划地向那些不存在“毕业”问题的国家转移。同时中国出口企业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特别是把利用普惠制作为进入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市场的通行证,这些国家的关税削减幅度较大,对中国企业利用普惠制扩大出口较为有利。

第五,探索出口方式多元化。针对欧盟在实施普惠制政策中强调国家毕业的情况,避免中国在欧盟进口市场中直接占有过于明显的市场份额,在开拓对欧盟的贸易中,除了直接向欧盟出口商品之外,还应该大力开发多种进入欧盟市场的方式,在生产层面上、在利用外资的政策层面上、批发层面上、零售层面上进行创新,建立双边多层次的出口战略联盟。首先,在生产层面上,注意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取向,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发展定牌生产方式。定牌生产是国际上一种较为流行的生产加工方式,是国际分工在行业内部的深化。这种方式通过合作各方在生产投入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的结合,如劳动成本、无形资产、技术、流通渠道等,形成一种利益关系上的战略联盟,有助于避免或解决贸易摩擦问题。中国一些家电产品就是以这种方式较为隐蔽地打入并占领欧洲市场的。其次,在利用外资的政策层面上,鼓励以全球生产布局为主的跨国公司投资,利用跨国公司的市场内部化策略,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调拨进入欧盟市场,带动中国的出口,为中欧贸易提供新的增长点。这要求中国不仅要通过外商投资的产业目录引导投向,还要对跨国公司的战略特点有所了解,并根据不同的战略提供相应的政策条件;在批发层面上,切入国际采购网络,构造出口贸易的新渠道,建立相对稳定的采购供货关系。

第六,加强非价格竞争,大力推进品牌战略。提高企业及产品形象普惠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有帮助,但其作用只限于关税优惠,主要体现在价格竞争上。而在当今国际市场上,非价格竞争因素占主导地位,因此,扩大出口主要应从非价格因素入手,以品牌树形象、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谋发展。重点要加强管理和核算,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同时努力降低产品和经营的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此外,要注意针对不同层次国家的收入水平开发相应的产品,改善包装设计,发展品牌商品出口,树立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使企业走上良性竞争的轨道。

第七,为充分利用欧盟普惠制,较快地扩大对欧盟的出口,国家应给予出口企业适当的金融支持,解决好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担保的问题。

(注:本文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 季铸:“入世”前夕看世界市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谷源洋: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