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意象与形象的语义辨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意象与形象的语义辨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西文论中,都有意象(image)一词,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和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由于泛化意象的含意太宽泛,容易引起混淆,所以有些教材尝试重新启用近20年来被冷落的“文学形象”或“形象”概念,而弃置这种泛化意象观,转而复活“意象”一词的古义,用它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

【关键词】意象 形象 泛化意象 观念意象

意象的历史源头

意象,传说中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其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辞》。其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书不能把话说清楚,说话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样的话,智者的意思,难道就不能表达出来了吗?智者是用事物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

意象的古义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则出现在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其云:“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这里的“意象”是指以“熊麋之象”来象征某某侯爵威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从它的“示义取名”的目的看,已是严格意义上的观念意象。相传我国在汉代以前,意象说已名实俱备,十分成熟:把意象理解为“表意之象”,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即渗透着诗人主体情意的客观事物的具体之象。

形象

所谓形象,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也就是说,形象本身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其主观性是由于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是主观的,是人对事物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印象、认识、反映及评价;其客观性在于形象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具体形状或姿态,是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评价为转移的。我们这里所要分析的“形象”是指文学上的形象,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艳遇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的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形象既是主观的产物,又有客观的根据。

在中西文论中,意象一词所涉及到的泛化意象,就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艺术形象或语象的泛称。既然形象是具体的形状或姿态,那么,由于具体现实事物本身的干差万别,形象的内涵表现也就极为生动、具体、复杂多变;由于诸多事物都会引发人的思想和感情波动,也就产生了人们对诸多事物的印象和评价,使形象的外延极为广阔。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触觉形象、味觉形象、嗅觉形象等等,视觉形象是人视觉上所感知到的客观事物,由此类推,上述的几种形象都是人从不同感官上感觉到的客观事物,读者从而可以领会感受到诗歌散文中的魅力所在。

观念意象

意象是意和象的结合,意即意思,象即景象,也指事物。在广义上可理解为圣人们用象征手法创造的艺术形象。但是这个仅仅是从古代的意义上分析,也只是中西文论中意象一词的其中一个意义。用今天的话来分析意象就是意与象的统一,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好的做作品,必须要营造一个好的意境去让读者了解当中的所包含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思以及作品自身的韵味,要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必须要借助意象。而意是组成韵味的多种因素之一。而韵味则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即意境的审美特征。要得到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这样的一个审美想象空间,必须要做好“象”的准备工作。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这就是一些从侠义的角度分析得到的意象,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要分析意象一词并不困难,我们这里所要分析的意象只是在中西文论中所提及到的四种意象之一的观念意象。大概我们现当代在分析诗歌散文所用到的用语“意象”就是指这种观念意象吧。但是如果要涉及另外一种意象即西方文论中所提及到的,也是我们古时候的意象――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的话,就必须明确区分清楚这两者的定义。

观念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这些客观物象给读者带来了对诗歌散文的感受。对于这些意象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正因为如此,在以前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作者要对社会人物事情进行批判或者控诉,因而“文字有狱,取象而避”,借助意象,委婉表达。如《毛诗正义》所说,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对于作者所采用的意象,根据其固定含意,读者大抵都可以领会其中意思了。

意象和形象的区别

所以,要区分意象和形象,必须要分清古代以及外国文论中的意象,所以区分意象和形象大抵就是观念意象和泛化意象的辨析吧。对于个人的理解,这两个名词可以分别替代意象跟形象。观念意象是构成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的客观是事物,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但是有时候诗人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或者是所谈及的生活场景以及历史时间,大抵也称得上是意象吧,相对与自然意象,这个可以算得上是社会意象了,毕竟也寄予作者的某些情绪。泛化意象其实就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艺术形象,给人带来不同感官效果的具体形状或姿态,艺术形象可以将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思绪、感受――转化为人能够感知的,给人以一种审美的感官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