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联合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联合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颗粒双嘧达莫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 将44例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组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仅有1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6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黄芪颗粒;双嘧达莫;联合治疗;疗效观察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肾病、急、慢性肾炎、血尿等多种症状。据相关数据统计[1],MsPGN的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的24%~30.3%左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极大影响。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药或对症治疗MsPGN,但长期治疗会无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并不是最佳的理想治疗方案[2]。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黄芪具有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蛋白水平,保护肾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多种功效,我们用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在我院2012年1月16日~6月18日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4 例,年龄25~50岁,均行肾穿诊断确诊为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及非IGA肾病),并排除了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病变[2]。应用数字表对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 例:男11例,女9 例,平均年龄(35±9.2)岁。对照组24 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33±8.8)岁。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19例,单纯性蛋白尿25例,均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表现;从发病到明确诊断的半年之内、且发病之前无服与肾有关的药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对比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限钠盐、控制活动量、补充必需维生素),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片(商品名:海王、每片25mg)25mg,3次/d,和黄芪颗粒(商品名:好好、每包4g)4g,tid,9个月1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 以及血浆白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

1.4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尿红细胞持续9个月为阴性,或者24h尿蛋白定量持续在0.2g以下,经肾活检检查肾功能恢复正常。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持续减少≥50%,经肾活检检查肾功能正常;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在很大程度上有所缓解,尿蛋白、尿红细胞持续减少不足50%,经肾活检检查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尿蛋白、尿红细胞无变化或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具有一个可重复测量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仅有1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6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前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经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水平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更明显,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 用药治疗期间,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治疗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不同程度的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按免疫病理又可分为IgA肾病和非IgA肾病,多以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或伴有蛋白尿。肾小球疾病患者常常会伴有凝血障碍,血液呈高凝状态,肾内凝血会促进肾小球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恶化,其发生的机理除了有免疫补体反应有关外,近年的研究表明还和以下机制有关,①细胞生长因子,如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B)作为一 多功能生长因子系统,与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密切相关,是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疾病中的重要调节因子;②凝血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及病情发展过程中存在血管收缩、微血栓形成、血小板凝聚性增加、前列环素-2(PGI2)减少、血栓素A2(TXA2)增加等异常,其中血小板聚集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肾损害的重要因素,该病早期即存在明显高凝血症[3],因此Kawasaki等认为早期加用血小板抑制剂是必要的[4]。

基于以上理论,我们在传统治疗的方法上,联合了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双嘧达莫是一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增强前列环素-2(PGI2)活性,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使血管素A2(TXA2)合成减少,促进血管内皮细胞PGI2的生成,故可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等作用,从而改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高凝状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5.6],中药黄芪的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可有效改善机体对抗原的清除力,能抑制MCs增殖和基质增多,抑制IL-6的分泌,并下调CD44mRNA的表达促进MCs调亡,因而明显减少ECM,肾小球的沉积,加快修复肾小球基底膜损伤。黄芪内富含硒这种微量元素,可有效保护对基底膜的机械屏障以及电荷屏障,使通透性尿蛋白明显减少,同时可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进而改善机体状况。其次黄芪可抑制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活性,提高SOD活性,可抵抗氧自由基造成肾脏微血管的损伤,减轻肾小球硬化程度,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肾脏的血液灌注,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4]。同时黄芪还可有效降低血小板集聚,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度,有效缓解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瘀时的血液状况,改善血液局部微循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均会伴有血尿症状,血浆蛋白会随尿液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肝脏合成蛋白的速度跟不上其流失速度,血浆蛋白含量急剧下降,黄芪可通过调节肝脏白蛋白上mRNA的转录过程促进肝脏白蛋白的合成,进而增加血浆白蛋白含量。

本组研究发现,选用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经治疗3个月 、6个月、9个月后 ,尿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 ,尿蛋白定量亦明显减少,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提高,证明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有效 ,我们认为双嘧达莫和黄芪颗粒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黎磊石,关天俊,刘志红,等.4298例成人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特点[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7,6(2):103-109.

[2]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48-658.

[3]李雄,付平.紫癜性肾炎诊治现状[J].华西医学,2005,20(3):603-604.

[4]Kawasaki Y, Suzuki J, Nozawa R, et al. Efficacy of methyprednisolone and urokinase pulse therapy for severe Henoeh-Schonlein nephritis[J].Pediatrics,2003,111(4):785-789.

[5]李智军,魏连波,贺丰,等. 黄芪多糖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0,1(4):206-208.

[6]倪兆慧,张庆怡,钱家麒,等. 黄芪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CD44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2(1):13-16.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