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春节起源问题说开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春节起源问题说开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民俗学除了对民俗有所了解和研究之外,还要有古典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语言学、考古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才行,否则就往往出错。许许多多的所谓“精英”专家,自以为或被认为了不起,然而就在民俗的基本常识上,却往往出错,闹了笑话。

《神州民俗》是一本很好的民俗杂志,内容非常丰富,对国内外民俗风情,特别是广东的许多有趣的风俗,做了很好的研究和介绍,对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以提高对中国文化的修养,确实很有好处。但是,也有些文章,可能还需要仔细斟酌。

民俗是老百姓的生活文化,人们都非常熟悉,所以大家都认为民俗没有什么学问可言,认为它很容易搞,看不起民俗学这门学科。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凭良心说,其实民俗学是很不容易搞的。

研究民俗学除了对民俗有所了解和研究之外,还要有古典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语言学、考古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才行,否则就往往出错。许许多多的所谓“精英”专家,自以为或被认为了不起,然而就在民俗的基本常识上,却往往出错,闹了笑话。

例如国学大师钱穆在专著《黄帝》一书中,竟把黄帝与蚩尤大战时的虎豹熊罴,说成是“驯服野兽参加作战”,他老先生是不大懂得人类学的基本常识的,所以不知道虎豹熊罴都是古代的图腾。他不懂人类学,是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苛责他,但是从科学的态度出发,我们还是应该指出这种知识缺陷,以便更科学地追求真理、提高认识。

饶宗颐教授也是一位国学大家,他在北京论坛上说,中国文化非常丰富,就是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非常丰富,他没有看到第三资料库――人民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资料。这显然是不全面的。谭达先生曾经对我说,饶宗颐先生还是比较重视民俗文化的,在香港经常向谭先生请教一些关于史诗等民间文学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也没有在理论上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类似的种种情况在中国文人中是很普遍的。

龙是中国远古的图腾,不是现在中国的图腾

在《中华龙与和谐文化》这篇文章中,有一节(《从图腾到象征》)专门谈到龙是中国远古的图腾,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那时人人都是龙的传人。到孔子的时代,龙已经成为杰出人物的象征,因此孔子把老子比喻为龙(“犹龙”)。在秦始皇(被称为“祖龙”)、汉高祖后,龙才成为封建帝王的象征。辛亥革命后,龙又成为中国人民团结、腾飞、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但是,很多人似乎对我们的研究成果一无所知,仍然把图腾和象征混为一谈,发生了种种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错误。中央电视台和许多地方电视台在报道中,主持人常常说“龙是中国的图腾”,这是很不确切的。

这种失误往往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攻击或利用。图腾是原始社会的文化,龙是中国远古的图腾,却不是现在中国的图腾。现在,龙已成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人民战无不胜的自信心的象征。如果说中国人现在还有图腾,岂不是说中国人还处在原始社会?这是不应有的错误。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认真地对待它。

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小看民间文化,以为它很容易、很简单。所以对民间文化、民间文学的研究文章和著作,不屑一顾。因为许多大学的中文系还开不出民间文学课,许多专家学者在学校中没有学过民间文学课,不懂得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人们以为民间文学课程很容易,谁都能开。可是真要开,还就开不出来。像清华大学中文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等等,都开不出民间文学课来。这样,他们的毕业生就没有民间文学的基本常识,在工作中就很容易出错。

春节起源与怪兽“年”没有关系

在报刊、传媒、出版、宣传和文化部门的领导工作中都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因为不了解或看不起民间文学、民间文化而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错误。

例如,春节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节日,也是中国最大的节日,看起来春节民俗是很简单的,但是人们对春节民俗知识又了解多少呢?我看许多报刊甚至一些“专著”中谈到春节的起源时,都说春节是害怕“年”这个怪物而产生的,有的则说春节起源于汉代,很多人不知道春节的起源要古老得多,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甚至更早。

这句话里就有四个问题或错误值得研究。

作者似乎认为腊祭是从夏朝才开始的,这就太晚了。

现在有一种《伊耆氏腊辞》流传下来,这是古代腊祭时唱诵的歌词。伊耆氏是尧或神农,显然比夏禹要早些吧?

腊祭只是一个名称而已,还没有专门的著作。

3.腊祭是“杀猪祭天”,似乎也不确切。

因为“腊”的本义是“猎”,腊祭的本义是打猎祭祀。因为古人认为打猎得来的野味,才是古代祭祀的最好供品,神仙最爱吃的。

4.腊祭的神灵很多,绝不只是祭天,可以说是“腊祭百神”――像农神、地神、天神、龙神、水神……甚至虎神、猫神等等都是祭祀的对象。

中国人的多神崇拜,起源是很古的。为什么要祭祀虎神、猫神呢?因为老虎吃那些破坏庄稼的野兽,而猫吃老鼠,他们都是神灵,对于保佑农业丰收,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人们在庆丰收时,要感谢它们,并且祈求他们来年继续保佑人们取得大丰收。

5.文中引证《尔雅》写到年节的名称“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似为“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才通顺好懂。

古代汉语的“曰”字不常用,容易产生错误。“曰”与“日”形似,容易搞错。

我们在文章中进行引证时,最好核对原文,就不会错了。当然,从意思上,也可以看得出来。看起来似乎是小小的错误,但是却容易引起误解,也说明我们的学风还不够严谨,需要引起应有的注意。

民间文化的优秀作品毫不逊色于文人创作

人们非常看不起民间文化,其实,民间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主体,它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大树是不能没有根的,大厦是不能没有基础的。民间文化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但是它却像空气一样,人们一刻也不可缺少,更不可脱离。离开了空气,人就会窒息而死。离开了民间文化,人们也就没法生活,文艺家就创作不出好作品来。

我曾经在光明日报1987年12月15日发表过一篇《文艺上的雅俗结合律》,用古今中外文艺史上的大量事实说明:凡是重要的文艺体裁都是首先在民间文艺中创造出来,而后才为文人创作提高的;凡是伟大的、第一流的大作家、艺术家,都是很重视学习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的;优秀的民间文艺作品,如“荷马史诗”、“诗经・国风”、《二泉映月》等等,其艺术质量绝不亚于文人创作。

过去很多人瞧不起二胡曲《二泉映月》,因为它是形同乞丐的盲艺人瞎子阿炳创作的,认为它“不登大雅之堂”,可是著名的美国波士顿交响乐队指挥小泽征尔说:“对《二泉映月》这样的作品,是应该跪着来听的。”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巴尔扎克对他的著作《人间喜剧》被誉为西方的《一千零一夜》感到自豪。我们知道《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巴尔扎克向它学习了许多东西。

可惜,我们的那些自以为“精英”的文人,缺少这种文化自觉。其原因就是,他们不懂民间文艺,正如我的一位学生所说:“轻视民间文学是由于无知!”这是学习了民间文学课之后的感悟,也是一种文化自觉。(参见《中国民间文学概要》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版前言)

再深入追查思想原因,就会发现一种传统的、陈旧的文化观在起作用。这种文化观认为:读书识字的文人才有文化,不识字的劳动人民就没有文化。这是非常普遍的观念,也是非常顽固的看法。这样必然看不到、看不起民间文化,他们一套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之类的理论专著中对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总是搞得很繁琐,含含糊糊,说不到点子上。他们不可能看到非物质文化的本质――主要是民间文化。(我这个观点曾经在2005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论坛上发表过,受到不少专家的重视,在两卷本的大会论文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时被放在第一篇。)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缺少民间文学的教育和知识。如果在大学的学习中学习过民间文学方面的课程,就不会闹笑话了。

现在看来,如果教育部的官员们能够认识到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文化产业的伟大资源宝库,应该也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从而规定民间文学课、民俗学课为中文系或文科的必修课甚至是主干基础课,这才是真正解决这个重要问题的具体办法。

是不是有这种文化自觉,那就要我们拭目以待了!我坚定地相信:在全国人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中,对民间文化的无知无觉的状态,是一定能够得到根本改变的。

“文化遗产法”总是会全面落实的。我们国家的文人不可能永远这样“无知”下去!真理总是会战胜无知的!民间文化的文化自觉只是时间问题。人们在不久的将来总是会恍然大悟的!只是我们民间文学、民间文化工作者要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多出成果,并且多多宣传我们的成果,决不让它埋没!我相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作者简介:

段宝林,北京大学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曾讲授“民间文学”、“民俗学”、“歌谣研究”、“民歌与新诗”、“民间长诗研究”、“故事研究”、“俗文学”、“乡土文学”等十六门课程。著有《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立体文学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神话与史诗》等;主编《民间诗律》、《中外民间诗律》、《民间文学词典》、《中华民俗大典》(35卷,第一总主编)、《世界民俗大观》、《龙文化与龙舞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共20余部。

曾任北大民俗学会会长及人类学民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三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奖、民间文艺成就奖),意大利巴勒莫人类学国际中心“彼得奖”(大奖)、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传记中心“柏拉图奖”、20世纪杰出人物金奖等众多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