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作文:让习作渲染儿童的生命色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由于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种种弊端,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蒙上了一层“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迷雾,让教师和学生变得“怕作文”“苦作文”,甚至有些谈“作”色变了。然而,细细回顾新课程改革的历程,我们也不难发现:许许多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始终没有放弃对作文教学的探索与追寻。加入“文如其人”工作室,参与 “基于主题生活的生态作文教学研究”这一工作室研究项目的探索,笔者也因此行走在生态作文这条教学研究之路上,不断反思,不断前行。
所谓“生态作文”,就是要反映真实的生活经历,描述真实生活的某种状态,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做真人、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就是生态作文的教学追求。而要实现这样“求真”“求新”的生态作文理想,教师就必须学会去遵循“生命与价值”的生态理念,尊重儿童的生命体验,尊重作文过程的生命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懂得感悟并尊重儿童的生命色彩,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生态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儿童的生命色彩。
感悟生活――让绿色成为儿童生命的本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生活,要善于引导儿童在自己的生活实践或参与的主题活动中,获取生活体验,激发表达的热情和欲望,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自然地倾吐情感。让儿童习作回归生活之本,抒写人性之真,这种至真、至善、至美、至爱的境界,就是“基于主题生活的生态作文”所期待的生命价值。
在观察中感悟自然之绿:习作离不开观察,而儿童对于自然的向往更是本性的回归。在基于主题生活的生态作文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将自然作为学生感悟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儿童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然之美。在这样的生态习作过程中,儿童的心灵亦会得到美的感召、绿的渲染。例如:在开展“走进春天”主题生活作文教学中,当儿童通过习作表达自己观察春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感时,也会被自然之绿所感染,产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价值体验,从而使儿童的生命本色充盈着自然之绿。
在活动中享受生活之绿:我们认为:“基于主题生活的生态作文”所关注的是儿童的生活,而活动则是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游戏活动、节日活动、实践活动、读书活动、体育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构成了儿童生活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在开展各类系列活动、帮助儿童感悟生活、开展生态习作的同时,也在引导着他们生命价值的取向。例如:在开展“植树节系列活动”中,教师通过“植绿”“养绿”“护绿”的系列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感受责任、享受快乐,引导学生形成责任、互助与愉悦的生命价值体验。从而,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生活,促使儿童逐步形成健康、活泼的生命本色。
在习作中领悟人性之绿:生态作文是儿童对生命的真实表达,是儿童用自己的心灵写作。习作中表现的是最纯真的人性与人格,儿童生态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洗涤心灵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儿童说真话、吐真情,通过儿童化的纯朴语言来表达他们人性的纯真,去感悟人性的真、善、美。例如:在开展“感恩节系列活动之我对妈妈说句话”的习作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感悟母亲的爱,表达感激之情,从而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亲情的可贵与真实,领悟人性的伟大。由此,我们认为:生态作文的过程更应该是儿童感悟人性之美的过程。
尊重个性――用金色涂抹儿童生命的底色
人们常常把儿童时期的生活称为“金色童年”。所谓“金色”,我想应该是一种自由、快乐、烂漫的象征。儿童如同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纯真、自然、充满个性。这种个性反映在儿童生态作文之中,就是那些独具特色的儿童语言。在生态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尊重儿童的个性价值,尊重个性化的儿童言语,让习作成为“金色童年”的真实写照。
用童眼看儿童世界:“儿童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也拥有丰富的儿童文化。”我们只有通过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因此,在进行生态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俯下身来”,用一双童眼来观照儿童的“金色世界”。只有这样,儿童的个性才能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尊重。
用童言写儿童世界:要让儿童习作写出真情感、真体验,习作语言是重中之中。纯朴、真实是儿童语言的本性,生态作文中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规则,吸收适合儿童的语言表达方式,努力促进儿童语言的个性化发展,让习作的语言回归儿童化,真正做到返璞归真。用儿童语言表达学生的生活和真实心声,无论是活泼灵巧的还是纯朴稚拙的语言,都是自然美好的。
用童心悟儿童世界:作为儿童世界的真实表达,生态作文强调儿童化的语言表达。那么,如何从儿童言语中感受儿童的内心,体验儿童世界的纯真情感?我认为,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活动时必须具备一颗童心。只有我们用童心去感悟儿童言语背后的精彩世界,去肯定和赞美儿童世界,儿童的习作才能真正走向生态。
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儿童的“金色童年”里,包含着许许多多他们独特的文化、追求与思考。每一位儿童的世界都是一幅个性鲜明的画卷,我们只有主动地理解它、真诚地赞美它,它才会更为绚丽,“金色童年”才能使儿童的生命色彩更加春意盎然。
生态评价――将蓝色化作儿童生命的原色
儿童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他们的生命中充满着许多蓝色的梦想。他们的每一篇习作都浸透着儿童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享受习作的过程中产生生命的期待与向往,让蓝色成为生态习作中儿童生命的原色呢?笔者认为:生态作文还需要生态评价。所谓生态评价,就是指教师在对生态作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儿童表达需求的激发、儿童言语的形成;着眼于习作中儿童生命价值的完善,从真、善、美的审美角度对儿童生态作文的过程加以观照。
从文本走向儿童:生态作文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儿童习作的文本内容,而应该从习作文本走进儿童的生命体验,发现他们习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价值,鼓励儿童用童言、童真去描绘自己生命体验中的真、善、美,去书写自己对生活、对未来的蓝色向往。
从统一走向个性:生态作文要求学生进行个性的语言表达。同样,在生态评价中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体现个性。我们反对用同一个标准对儿童习作进行评价,从而一致使儿童的习作个性在评价中逐渐消磨。针对不同习作,教师在评价时应“多一把尺子”,从习作中发掘儿童生命价值的亮点所在。
从技术走向情感:在以往的习作评价中,教师往往喜欢从写作技巧的层面对学生习作进行方法指导和技术评价,很多时候却忽视了习作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量。生态评价要求教师应从技术走向情感,放弃一些多余无效的技术指导,将作文评价的重点转移到对儿童情感世界的关注与引导上。
生态,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生态作文,是儿童习作回归生活之本、人文之真的过程。生态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叙真事、写真话、抒真情的同时,更应关注儿童习作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的体验,让儿童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