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那郭垌村人的日子也红火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那郭垌村人的日子也红火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村里变得漂亮起来了!”“这几年盖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了!”“村中的老板们捐资修了不少村道。”“工厂也开到村里来了!”近日,笔者陪同媒体记者来到昔日的贫困村吴川市吴阳镇那郭垌村。一路上,我们听到最多的是村民最直观的感受。在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遇到在村中做装修的小老板吴奕兴,他笑言村中装修市场很大,他最近都快忙不过来了。“村民富不富,看我生意好不好就知道!”一语道出了那郭垌村人红红火火的日子

沿着整洁的村道走进村中,看到村中楼宇错落有致,不少房子正在兴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村里光是灯光篮球场就有6个,农贸市场、文化楼、卫生所、学校一应俱全,目前正在为每个自然村配备一个公厕。”村支部书记吴观康介绍:“这几年来村里的生活生产设施都跟上来了!”2012年初,那郭垌村被省扶贫办评为安居工程示范村。

帮扶:四家企业到村里安营扎寨

“考虑到那郭垌村地处吴川市西部,滨临325国道,交通便利,发展工农业条件优越,我们积极谋划招商引资。”驻村干部刘杰伟介绍,“我们打算走一条以产业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扶贫路子,做到‘点灯一盏,照亮一片’。”经过几年的帮扶,市委办积极实施项目扶贫,引进东莞至诚(吴川)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湛江东农实业公司、天安食品有限公司及明宇渔网厂4家企业落户那郭垌村。

原本主要以种植香蕉为生的那郭垌村民,因为近几年“巴拿马”病毒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村民丢荒了土地。原本在广州工作的林家如看到家乡丢荒的土地,萌生了回家发展农业的想法。在湛江东农实业公司租赁村耕地2000多亩,2011年7月份开始培育水稻等优质农作物品种,推广良种良法,带动本地农民年收入从800多元增加到5000多元。安置长期工人100人、季节性工人300多人,其中贫困户劳动力32人。

渔网厂机器轰鸣,工人在车间忙碌穿梭。四十五岁的韩桂英之前一直在十几公里开外的海边帮人拉渔网,2012年初在邻居介绍下来到了渔网厂工作,每个月能拿到2000元的工资。“在家门口工作比以前轻松多了,照顾女儿也比较方便!”韩桂英笑言,她家里的房子正在装修,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她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

来到天安食品厂,管理员拿出了研制生产的山麦欢系列植物饮料让我们品尝。该公司是本村企业家吴强、吴国兄弟响应市委办驻村工作组的倡导,回家乡投资创办的扶贫基地。目前,已投入500多万元建起占地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的车间。安置本村劳动力60多名,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15人。那郭垌村用20万元入股了该公司,每年利润分红返还贫困户。

东莞至诚(吴川)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是由本村外出企业家吴辉先生投资,通过土地流转整合325国道旁的275亩土地,发展高产种植、优质养殖、休闲旅游。首期已投入500多万元,安排本村劳动力70多人,其中贫困户劳动力7人。每年为参加土地流转的家庭人均增加收入1300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元。

在驻村干部多方奔走下,该村外出企业家、务工致富人员捐资644.7万元,建设硬底化村道6.9公里,篮球场3个。争取吴川市国土局支持270万元,建设了总长6公里的农田排灌系统,解决了1700多亩农田的排灌排涝问题。

村民向第二、三产业流转

“扶贫这三年来,村里最大的变化是村中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企业入驻拉动了经济的发展,村中外出务工及在本村就业的人数达到了近7成。”村党支部书记吴观康说:“这几年村里盖新房子的多了,买车子的多了,村里的纠纷反而少了。”

“平时,我们下去工作的时候都是随意到贫困户家中去,揭开他们的锅盖,发现跟过去相比丰盛了很多,有鱼有肉有蔬菜。”驻村干部桑涛笑言:“现在村里的农民不种地也有收入,到企业打工,有稳定收益,每天的工资有60元左右,村民都陆续洗脚上田了。”

左腿残疾的林观福如愿地在村里开起修车档加上小卖部。林观福因为身体有残疾做不了粗重活,驻村干部帮助他开个修车档,生意不错,他又增加了卖饮料、零食等。“几年来,湛江市委办总共给了我1万多元的发展资金。”林观福笑着说:“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根本不敢去创业啊!”

那郭垌村发展经济底子较好,是变化较为显著的一个贫困村庄。将企业引到家门口,促使村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流转,也促使农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以及机械化发展,提高土地及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农村农业发展的步伐。

贫困户安居乐业有个家

湛江市委办对贫困户个体的帮扶,重点放在医治疾病、危房改造、参股产业项目和转移就业上。在驻村工作组的努力下,市委办公室干部职工和该村外出企业家捐款27万元,村中18户贫困户每户建起了100平方米的混凝土结构平房,让村中贫困户人人安居乐业。

三年前,单身妈妈陈华凤自己带着年幼的一双儿女住在新建好的主体有两层的楼房里。陈华凤就靠着领取低保及打零工养活子女,她自己身体又不好,经常需要服药,生活很困难。驻村工作组看到她的家连门窗都没有,经常施以援手,累计给了4万元装上了门窗、铺上了地砖。“以前三更半夜时候下雨,一家三口经常得爬起来扫水,雨水从二楼直灌下来,又冷又湿。”41岁的陈华凤说起往事来一直在抹泪:“多亏了市委办同志的帮忙,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话语来表示感谢!”陈华凤最近在镇里的集市上租了一个档口每天帮人宰鸡,生计也有了着落。

26岁的林土来是一名智障人士,在村口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开着一辆农用三轮车,拉了一车满满的塑料瓶。他说话不利索,却是笑容满面的。在村干部的介绍下我们才知道,市委办给他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村里给他安排了一份环卫工作,每个月给他几百元,他还可以顺道拣废品去卖。“驻村干部带他去医院治病之后,他现在聪明多了!”村里一位大姐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