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示众生见正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示众生见正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18年秋,39岁的李叔同,选择在杭州出家,结束了他前半生的繁华旖旎,开始了他佛教生涯的了寂孤枝。学生丰子恺、刘质平询问他为何出家?他谓不为什么。挚友夏丐尊问他其如何忍心抛弃妻儿?其道若暴毙而亡,想不抛下也不行了。他断然放弃了世俗的牵绊,献身于佛教的修行与著述。

比李叔同稍晚一些,民国时期的另一位高僧也于39岁,毅然于四川出家,即能海上师。弘一法师与能海上师都曾经是维新人士,都曾经留学日本,希望通过变法革新救国救民,但是,39岁都恰巧选择了佛教因缘,一位振兴南山律宗,一位把藏地大乘论典引进汉地,都是了不起的爱国高僧,垂范后学,影响深远。

重光律学

唐朝是中国佛教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宗派的繁盛局而,也就是天台、华严、法相、净土、三论、禅宗、真言、律宗(详见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弘一法师所护持的律宗,也是唐朝高僧道宣开创的。

中土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的方式开显佛教的教理教证,所谓“三藏”即佛经、大论与戒律,三类学问都各有特点,尤以戒律之学最艰苦。戒律分出家律与在家律(居士),对于普通亲近佛教的人来说,基本需要接触的是三皈依、五戒、八关斋戒等,比较常见的如何看待出家人、平时修行之行住坐卧、佛经佛塔佛像之摆放方式、入庙须知等等,都是修行佛教的基本修养和戒律知见。这些弘一法师都有细致的说明,朴实而有力。

所谓律宗的“宗”,是佛教的特殊语言,宗派,都各自不同的宗法,一方面指导理论,一方面指导修行,也就是教法(理论)和证法(实修)。南山律是以道宣法师的三部大疏为广讲开演整部大藏经的教义。很多在家居士不理解,误解南山律是不究竟,误解南山律是受法相宗影响而纷繁复杂,其实不然,律宗即律宗,自成体系,同样可以开显法华、涅槃的究竟境界。这些辩答,弘一不但给出家人讲解,也闭关多年著述《在家居士备览》,接引在家居士或有意亲近佛教的世俗人参学。

中国佛教律学,故译有四大律,即《十诵律》《四分律》《摹诃借祗律》《五分律》。为弘扬律学,弘一大师穷研《四分律》,花了4年时间,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此书和他晚年所撰的《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合为精心撰述的两大名著。

南山律,自唐代道宣创宗,宋代曾出现元照法师振兴,宋代之后几近失传,弘一法师遍考中外内学典籍,鉴于南山律戒相复杂,以列表说明的方式使得律宗重光,致力之艰,用思之密,令人感动,为佛门立下千峰—月的典范。

推崇藕益

与尘世时期的李叔同相比,弘一出家后的24年出家生涯,几乎就是隐居生活,音乐、绘画都统统放下,只是偶写书法,但也都与佛教经论有关。这期间,弘一法师为明末一位高僧作传,其中大有深意,值得思考。这位法师就是明朝的藕益智旭法师。

明朝后期,入世之理学与出世的佛学,都是宗风颓靡,佛教门中,宗派的隋唐风势,早已不再,理论与实修都缺少正念。藕益、憨山、紫柏、莲池等法师即出,既恢复实行实修,又遍注群经,是明末佛教的复兴巨人。

藕益大师本属净土宗,但其对律宗同样贡献巨大,明朝末期,藕益大师和见月律师为律学的传承起到了续佛慧命的作用。藕益大师,不但在净土、天台、禅宗、律学方面都有著述,而且还通过近20年时间编写《阅藏知律》,进入大藏经的大目录,就像弘一为律宗制作的列表,都是方便后学的大工程。藕益还涉及唯识宗,为玄奘大师译著的《成唯识论》注解“观心法要”,以求教证与心性的互通。同时,藕益大师对《四书》与阳明著作都有佛教立场的见解直解,既深入宋明儒家之经典,又展现佛教体用和境界。

弘一法师与印光法师,都十分推崇藕益大师,后人读其同向文和发愿文,很少不被感动者,弘一法师与印光法师也是英雄惜英雄,护持佛教的大丈夫作为。都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标尺和行为示范。弘一法师一生的著作与谦和,也让人联想到了藕益大师的波澜壮阔的修持和著述。

不为人师

在家居士也好,出家人也罢,都需要面对名缰利锁,知难,行更难。正因,今天的世界纷繁嘈杂,道德失范,才更加需要回望弘一法师这样的巨人。

在僧俗两界,弘一法师都有很多佛友,但妙莲法师作为弘一法师的身后事律学托命人,更加值得后人思考。1942年10月13日晚,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弘一大师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安详圆寂,侍者妙莲法师按照弘一法师的遗嘱处理身后诸事,并会同弘一法师生西纪念会联名公布《弘一老法师讣告》,宣布10月15日奉送灵龛至泉州承天寺安座。

很多人会以为,妙莲法师是弘一大师的佛门大弟子,其实不然。弘一法师出家之日起,就以印光法师为自己的榜样,自己决定“音拙于辨才,说法之事,非其所长。行将以著述之业终其身耳。”与此同时,弘一又“屡次佛前发誓愿:愿尽此形寿,决不收剃度徒众,不任寺中监院或住持”,逮及圆寂“未尝有违此愿”。由此可见,长达24年的僧腊生活中,弘一大师从未收受过剃度弟子。

当年,弘一曾经拟写《南山律苑住众发愿文》,其中十一位学律法师,也无妙莲法师的名号。可见,妙莲不是弘一大师南山律苑的学律弟子。那么,妙莲如何完成弘一大师托付的身后大事呢?深入参看弘一法师与妙莲法师的因缘会合,疑问即可消解。

1937年明,弘一法师接受倓虚法师的礼请。北上青岛湛山寺讲律,弘一大师与寺方约法四章:不为人师;不开欢迎会;不登报扬名;弘法期五月。在这次法会上,妙莲结识了弘一大师。妙莲法师,上海人,早年困厄,贫苦工人家庭出身,父母早亡,早年于上海听闻圆瑛法师讲法,后出家,曾亲近过印光法师,在南京宝华山隆昌寺受足戒,同年,得知弘一大师在青岛讲律,由南京赴青岛,听闻一代高僧的风范与盛德,从此,亲近弘一大师学习南山律宗。(秦启明《弘一大师与十法师》)

在湛山寺历时数月的闻法学律生活中,弘一大师按之若泰的头陀生活,甘于淡泊的硕德懿行,深入浅出的律学开示,都是妙莲出家以来闻所未闻的,令妙莲茅舍顿开受益匪浅。故等到弘一大师弘法圆满,妙莲便发愿追随弘一继续学律。经大师认可,妙莲随同弘一大师一行,乘轮返回厦门,被大师安排在中岩自修律学。

1938年3月,日本军舰进逼厦门,外侨纷纷撤离,厦门全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救助众生脱离苦难,为了祈求“消除国难,民众安乐”,弘一大师应请移居泉州开元寺、承天寺等处,向缁素二众宣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由此,开展了一场倡导“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弘法活动。与此同时,弘一也对妙莲进行了种种教诲。

1939年3月,弘一偕妙莲移居泉州承天寺,为了帮助妙莲发菩提心,期勉妙莲如愿有成,大师会同妙莲演习裴相《发菩提心文》,复又手书《华严集联》附赠。联日: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

1937年,弘一大师返厦门万石岩,正值日机空袭厦门,形势吃紧,缁素各方纷纷劝请大师迁居避难。大师答云:“为护法故,不怕炮弹”,“倘值变乱,愿为身殉”。慨然辞谢了各方劝请,表示“时事未平靖前,仍居厦门”;“必欲厦门平静,乃能往他处也”。为表心志,大师还在禅房题额“殉教堂”。大师并告诫妙莲等青年僧众:大敌当前,务以佛子身份恪尽职守,共纾国难。

在弘一大师爱国精神的感召下,妙莲毅然移居厦门南普陀寺,在智普法师的带领下,会同留寺僧众诵经17天,祈求消灾避难。因众志成城,喜得佛力加护,南普陀寺果然未遇到日机骚扰。

弘一大师与妙莲法师的师生情谊,“闻法悟道,托付身后”,是一段佳话,更加体现了弘一大师开示众生见正道的大愿悲心和完整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