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7-000-02

摘要近年来,在政府推动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相关制度执行差等原因,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初步设想,以期为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一、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各级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更偏重于国有资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国家职能顺利发挥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杜绝资产流失,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使用效率,对提高资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与促进节约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颁布实施至今已经8年了,但从全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情况来看,多数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国有资产中仍然存在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者意识淡薄,对资产管理的意识不强,责权不明,受“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影响较严重。和私有资产相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超负荷使用或闲置的情况。相同的资产,国有的可能提前报废或者闲置无人问津,私人(含企业单位,下同)的则能正常使用,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事业单位无国有资产使用保养制度或者虽有相关制度但没有得到很好执行;而私人资产可能没有使用保养制度,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得到很好控制,维护良好。这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者责任心不强的问题。

(二)管理人员知识欠缺,业务能力薄弱

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非专业任职,未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或掌握不准确,业务能力不强,不能很好使用资产管理等软件工具,导致国有资产账实、账账不符,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资产实物和财务状况。有些事业单位未制定国有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有些事业单位制定了国有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但由于人员的知识能力等原因落实不到位,也导致了国有资产的账面数量、价值等与实际不符。

(三)管理制度缺乏或执行不严,管理粗放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财务细则》等,这些法律法规基本上属于原则性规定,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各单位情况进行细化,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制度,并严格执行。但如上所述,部分事业单位缺乏使用保养、定期盘点等制度或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未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粗放式管理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混乱、账目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有的事业单位一方面盘亏资产数百万不清查盘减,另一方面对早已竣工交付使用的资产迟迟不办理竣工决算,长期挂在建工程核算不转入固定资产。

(四)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虽然有制度,但不严格执行也没有监督管理机制监督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设置受单位领导直接控制,其监督权力也由单位领导授予。这种被领导者监督领导者的设置,本身不符合管理学基本原理,其行为必然受控于管理层,反映管理层的意图和目的,体现管理层的意志,独立的监督管理体制“名存实亡”。同时,财政、审计等外部监督部门因自身工作内容繁杂等原因,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也较弱。

(五)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国有资产长期被无偿占有使用,不评估、不提折旧、不考虑损耗或年产值因素,造成产权分散流失和浪费严重,削弱了财政分配资金支持各项事业发展的力度及财政的调控能力,加剧了财政资金供求的矛盾。不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出租或长期出借管理不规范,收入不入账或不公开,支出不合理或不规范;一些事业单位低价处置国有资产,不履行财政报批手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滋生腐败。

三、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完善:

(一)增强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加强教育引导,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领导干部、资产管理责任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国有资产是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和完成工作任务的物质基础,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管好国有资产,厉行节约、有效使用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每个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具体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二)加强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与能力培训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实务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引导管理人员转变观念,从传统的只注重实物管理向实物与价值并重管理转化,围绕资产保值增值理念,增强资产成本观念。加强国有资产实物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之间积极有效的沟通,定期核对实物资产与账面资产,做到资产账实、账卡、账账相符;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了解症结所在,分析问题原因,向单位领导提出资产管理建议,促进资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

根据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制定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处置等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各岗位职责,设计好各环节岗位人员的分工控制并严格执行。比如国有资产采购,制定采购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四)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

结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构建和完善资产从投入、使用到处置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首先,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部监督管理系列制度,如资产购置及处置监察报批制度、资产管理人员任免监督审核制度、资产使用情况公布制度等;其次,制定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人员工作制度,将监督管理职权制度化;再次,不断增强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重视国有资产内部监督管理的思想意识,对监督管理机构及人员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最后,尽量选派责任心强、工作能力适合的人员担任内部监督管理机构工作岗位。除了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部监督管理机制,还要不断加强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外部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内部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及工作情况等进行检查,督促事业单位改进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