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蚁穴空间的联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蚁穴空间的联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国家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土地政策出台,各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资源的开发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人口住房的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强。所以城市土地的合理规划、开发、利用的合理性显得非常重要。蚂蚁的洞穴生动、形象的给我们带来了启发,成千上万的蚂蚁能在洞穴附近有条不紊的从事觅食、储存食物、等活动,蚂蚁在建筑洞穴的功能分布、交通流线、安全防伪等方面是人类的老师,我们深入蚂蚁的仿生学研究,总结出能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措施,从而化解居住数量等方面的矛盾。

关键词:城市化;蚁穴;洞穴;高密度住房

一 研究背景

1.1 城市工业化发展,更多的劳动力迁入城市加大了对城市的医疗等基础设施。其中对住房的数量增加的迫切需要,居住空间设计的数量、质量、居住率、节能等要素便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北漂打工者的居住生活被人们广泛的关注,也产生了一个新名称“蚁族”,“蚁族”是指没钱租房子,更没钱买房子,而居住高密度集体宿舍的人群。“蚁族”的出现说明了当前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关系的需要,这种过于集中的居住形式弊端是不通风,室内空气质量差;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疏散困难;同时很容易滋生吸毒等不良的社会恶习。如何保证这些高密度的人群居住的安全因素?在住房用地一定的环境下,迫切地渴望出现可以带给更多人安全、舒适、高效的居住空间的住房模式。

1.2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带给人们的生存空间相对缩小,住房的建设完工数量与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数量矛盾日益严重等弊端,城市人口对住房的数量及环境要求相当提高。部分农民的耕作土地转变成城市的发展用地,这部分人群没有了耕作土地,改变农耕生活,纳入到城市现代生活,住房形式从以往独栋住房到集中居住形式。

1.3 在全球环境污染,各种能源紧张的大环境下,房屋的规划、使用如何消耗更少的能源便责无旁贷。首先房屋的建造需要能源,房屋使用过程中要不断的消耗能源,而数年后因各种原因要拆除,拆除过程同样需要能源,在这一建一拆过程中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提倡绿色建筑的概念。

二 研究意义

2.1 蚂蚁的居住形式与居住场所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蚂蚁的居住是高密度的,一个洞穴中可能居住成千上万的蚂蚁,而且各种活动井然有序,得于蚁穴的空间布局,布局严格的服务于使用功能。

2.2 蚁穴空间的内部分区规划值得人们仔细研究。蚁穴是蚂蚁群体的国土,犹如它们的家一样,蚁穴中只有一个主巢,但是副巢却不止一个,可能有几个或十多个以上。主巢相当于行政机关,副巢相当于各部门机构。

2.3 蚁穴的各空间之间的有粗大的蚁路相通联,犹如我们的铁路或高速公路来往十分密切。蚁路对各族蚂蚁采取合理分流,有条不紊的完成各自的工作,同时加强相互的联系。

2.4 蚁穴的内部各空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值得我们借鉴。在当今信息环境下,人们身处在室内外空间中,对信息的更新与交流要求特别高,如何在各个空间单元之间实施畅通的信息交流,是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

2.5巨大的巢穴系统,在炎热干燥的非洲草原上,这样一个“建筑”的内部却总是能自己保持恒温和湿润。不论外界多么潮湿,干旱、高温或寒冷,对其内部毫无影响。

2.6 最后,蚁穴作为一个工程的建造过程与分工组织是人们在建造建筑的过程中学习的榜样。一个蚁穴的建造是成千的蚂蚁共同作用的结果,把建造蚁穴看作成人类的一个工程,在这个工程中,施工的协调组织是一门科学,如何高效的、高质量的完成各自的任务,又能做到相互牵制、整合,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三 创新与改变

3.1 建造多楼层的居住空间,多层空间利用,或是地下资源的充分利用。当前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各个小区的住户的室外休闲活动空间可以设置为在建筑架空层,停车场设置为多层车位系统,或是地下车位。地下车位还可以是多层的,充分利用地面和地下资源。

3.2 采光与暖通的节能环保意识形态要充分建立,材料的选择要有保暖属性。空间结构处理能灵活处理通风与保暖需要,开窗的方位与大小结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要素设置,恰当地设置清洁能源的新风系统。

3.3 住房之间的信息、交通交流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住房的信息系统逐步进入物联网时代,信息与住房各种设施产生联系,空间设计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施工运行特点,整合空间造型、结构、氛围等设计。

3.4 构建绿色生态的建筑模式。首先规划要全方面的考察其合理性,多角度论证,再者建筑在建造和建造完成后的使用中都需要很少的能源,更多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光,风能等,房屋的材料选择是可再生、利用的环保材料,即使拆卸下来的材料也可以进行回收,被新的建筑项目所使用,达到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

四 结语

通过对蚁穴的深入研究,总结出居住空间的建设中科学组织施工计划,学用可再生利用的环保材料,合理安排各空间功能的布局,并组织各空间之间的交流联系,保证空间的采光,保暖,节约居住空间使用需要的能源。解决人们对住房数量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证居住者舒适的主观感受。

参考文献

[1]田学哲.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日)宫宇地一彦.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刘抚英.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王活(1982-),女,湖北咸宁人,湖北科技学院教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兰鹏(1980-),男,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讲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