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案例工作坊”模式在新闻理论教学中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9月22日,《环球时报》记者王文(用户名江肃京)在新浪微博就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矛盾问题发贴,很快便引起了诸多关注与讨论。直到当晚11点30分,已有739条转发,281条评论。这场由众多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参与的微博讨论围绕新闻学研究和教育做什么,怎么做等纠结已久的焦点问题展开。尽管讨论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开放的,但它向新闻学教育者提出了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即如何在新闻教育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接轨。
从笔者的研究和教学经历来看,新闻学教育所面临的困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某些新闻院校的专业课程强调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和分析可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新闻教育在学理上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而新闻实践则强调现实主义,两者的“语境”并不完全一致。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就像任何一门社会科学一样,必然要求有相对独立的学术品味和价值体系,但新闻实践部门要么经常被“宣传计划”牵着鼻子走,要么在资本的渗透下成为利益追逐的工具,新闻教育所追求的“专业理念”在现实中难以完全体现。因此,在强调理想主义色彩的新闻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对现实复杂性的考虑而实践中遭遇与他们的学历不相匹配的困惑甚至挫折,而业界对新闻学教育的质疑也由此产生。
要在新闻理论教育环节解决这个问题可从多方面进行尝试,而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则可从教学模式创新上进行探索。笔者认为,在新闻理论课堂上引入“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经典理论的同时又能认识现实运作和实际情况,在新闻理论教学中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
1“案例工作坊”——一种并非全新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工作坊”(workshop)并非全新事物,其起源于欧洲(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以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为宗旨的包豪斯学院。该学院的创建者、现代建筑设计的奠基人之一格拉皮乌斯以“技术与艺术并重”为教育理念,提出学习过程仿佛“工厂学徒制”,学生是“学徒工”。在教学过程中,负责教授理论课程的教师引导学生的专业发展;而担任技术制作课程的导师则负责指导其实践教学。由于教学实践需要特定场地,因此学生日常实践空间——工作坊逐渐成为实践教学的核心,以此形成的教学模式亦被称为“工作坊教学”[1]。
工作坊的教育模式被教育者引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后,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教学和讨论模式。这种“案例工作坊”模式是指,以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20~30名成员组成的小团体在该主讲人的指导下围绕某个话题或案例进行活动和讨论。由于这种学习模式强调面对面交流和参与者的互动学习,因此参与者可以获得更多通过普通讲课无法获得的思考和成长体验,“案例工作坊”便逐渐成为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普遍存在于各专业领域中[2]。
工由于新闻学与传统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不同,是一门现实性,操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新闻理论教育仅仅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不可能使学习者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这就要求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做到知识、理念与技能并重,提高新闻实践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把实践意识贯穿于新闻教育的全过程。尽管绝大部分新闻院系已经强调专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传统的新闻理论课堂教学和教案则依然围绕“教师、教材”为中心展开,其核心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却不利于他们的综合专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从新闻学科本身的性质来看,把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工作坊”引入新闻理论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吸收,更有助于增加课堂的现实元素,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实战能力。
2案例工作坊在新闻理论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从国内新闻院校的教学实践来看,已有部分高校以“案例工作坊”作为新闻理论课堂教育的主要模式,笔者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也开始以“案例工作坊”为突破口对理论教学过程进行探索。下面将以新闻理论中的“新闻价值”为例,简单介绍“案例工作坊”在新闻理论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与运作。
第一,由指导教师全面制定与掌握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明确“新闻价值”专题的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明确学习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引领学生全面贯彻该计划。
在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计划以“新闻价值”的概念、“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之讨论、“新闻价值”要素的要点和内容,以及“新闻价值”要素的变迁作为学习目标。其中,为了适应媒介融合和新媒体等媒介环境变化的需要,课程设计将以“新闻价值”要素在不同媒介环境中的变迁作为讨论和分析的重点,也计划通过“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在当前我国新闻环境下,有关新闻价值的把握和判断标准的转变问题。
第二,教师为学生提供理论帮助和宏观指导。理论学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基于工作坊模式的课堂教育以讨论、实践为核心,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相关理论的学习不可或缺,因此教师需要在讨论实践之前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具体办法是教师作为引导者,提前安排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教材、专著和论文,并要求学生在媒体实例中进行印证和思考,为“案例工作坊”的讨论做准备。
导师除了要求学生自行寻找媒体案例进行学习外,还布置学生准备讨论2010年初在各大媒体风行一时的“犀利哥”报道。2010年3月,一个在宁波流浪了十余年的乞丐从网络红人一跃成为大众传媒竞相报道的明星——“犀利哥”。各地媒体亲自到宁波追踪他的生活状况,以大篇幅报道此人的身世之谜,帮助他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并护送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更为有趣的是,境外媒体也加入了追捧这位网络红人的队伍,香港《苹果日报》在3月6日的头版头条刊登题为《本报宁波直击,犀利哥身世大曝光》的报道,英国《独立报》内页的世界新闻版面以头条报道犀利哥,将其照片与著名时装品牌D&G最新时装照放在一起,并称他为“中国最酷的男人”。导师提前向学生介绍上述案例背景,要求学生查看有关报道,并提出“新闻价值”的有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第三,教师模拟情境向学生提出争议性问题。导师在课堂上模拟编辑部和学术讨论会两个相对独立的情境,向学生提出实践性和学理性的两类问题引发学生进行全方位思考,使理论与实际在讨论中得到结合。应该注意的是,学生的分析讨论并非盲目地进行,而是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规范展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
一方面,导师首先为学生模拟一个媒体编辑部的情景并向学生提出实践性问题,要求学生从媒体编辑和记者的角度思考面对“犀利哥”这样一位网络红人,新闻媒体是否应该报道、怎样报道,并由此思考在媒体实践层面“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和受影响因素等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导师再模拟一个学术讨论会的情境并向学生提出学理性问题。根据传统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像“犀利哥”这样的“小人物”并不具备多大的报道价值,甚至难以登上大众传媒的“大雅之堂”。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甚至是社会底层进入媒体报道的视野,以致出现了不少用传统的新闻理论难以圆满解释的现象。因此,导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列更为深入的理论问题,如:从当前出现的媒体现象来看,传统的新闻价值要素受到怎样的挑战;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影响新闻价值的标准判断;同时,在新闻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新变化和新挑战等等。
第四,强调学生分组展开充分讨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是综合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学生也可根据讨论中遇到的困惑向指导教师提问,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回应也不是讲述,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引导启发。
针对“犀利哥”报道的案例,指导教师可根据专家的研究成果提示学生可从传播技术的发展使新闻价值要素的判断呈现多元化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网络新闻实践认知的不断积淀,新闻媒体在价值取向上也越来越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致使新闻价值要素判断上的侧重点发生转移,整个新闻报道呈现出软化的趋势[2]。在引导的过程中,导师不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观点,而是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得出相关结论,这样学生才有机会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判断能力。
第五,总结、评估与反思。讨论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在“案例工作坊”中的表现进行评估。最后,教师还需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份讨论报告,其作用主要是反思在工作坊中获取的经验感受,并使其把这种专业理念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结语
有鉴于当前媒介环境急速变化的现实需要,“案例工作坊”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引入新闻理论教育,具有较高的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传统的新闻理论课程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化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但“案例工作坊”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并不完全遵循新闻理论的逻辑来设计,而是紧密结合社会实际,以新闻业务、新闻研究的不同岗位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选择和设置内容,突出课程对学生现实分析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的支撑作用,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新闻专业素质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意义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的教育和学习理念,把课堂上的体验内化成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行为态度,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制,并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所遭遇的知识和心理落差。而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90%的学生对“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效果表现满意,并认为从中获得很大收获。
参考文献
[1] 刘禹,王来福.基于工作坊的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1).
[2] 董天策.网络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变化[J].现代传播,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