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内在线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线旅游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方式,是国内旅游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在线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品、商业模式、行业环境、预订渠道、电子商务、旅游网站等方面,也反映了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和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54-02
一、国内在线旅游的现状
中国在线旅游的相关研究是近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2007年被誉为在线旅游元年。中国在线旅游发展时间不长,却经历了少数企业创业、低速低效发展,略多企业进入、整体高速高效发展,较多企业加入、整体仍然高速发展的阶段(龚花萍、闻丽佳,2011)。2007—2012在线旅游的研究开始进入发展时期,2001—2006年在线旅游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而2002年、2003年研究是缺乏的。2001年以前,在线旅游的研究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
中国在线旅游预订行业的发展处在一种大、中、小规模多元并存的状态;占预订市场主要比重的酒店、机票产品都是由酒店、航空公司向在线旅游预订企业提供;旅游消费者更加趋于理性,对旅游产品的价格更加敏感;存在着替代品、服务和潜在入侵者的威胁(刘浩、伍进,2009)。在中国知网以“在线旅游”为题名和关键词搜索的学术研究成果不超过80篇。
二、在线旅游研究的内容
(一)相关内涵的界定
1.在线旅游。在线旅游又称为在线预订旅游,以网络为主体,旅游信息库和电子银行为基础,旅游中介服务商、在线预订服务商或传统企业提供的利用网络技术运作旅游产品和分销系统的旅游经营体系(曹会林,2006;张文华,2008)。根据在线旅游提供商的差异,在线旅游分为传统旅游企业所建,如遨游;综合性旅游网站,如携程;旅游比价搜索引擎,如,去哪儿。
2.在线旅游服务。在线旅游服务是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网络和交流旅游信息进行宣传促销、售前售后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等(钱亚钗,2008;常茜惠,2007)。
3.在线旅游企业。在线旅游企业是以互联网平台向旅游者提供机票、酒店、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在线预订、支付与销售服务,也是旅游综合信息检索与咨询服务的新兴互联网服务商(薛聪、吴满琳,2011)。孟义芳(2007)把在线旅游服务商分为在线旅游搜索引擎、第三方在线旅游服务商、酒店或航空公司供应商在线服务、传统旅游服务商在线服务、在线旅游社区平台五类。
(二)企业角度的研究
1.发展模式。中国目前在线旅游分为旅游站点平台模式、机票与酒店预订为服务内容的分销模式、垂直引擎搜索模式和直销预订模式(刘利,2010);在线旅游的经营模式包括在线旅行预订、网上订房、网上订票等;商业模式包括传统在线旅游预订网站、旅游点评网站、旅游垂直搜索网站(孙崇慧,2010)。中国在线旅游的主要赢利模式有提供信息、度假旅游产品和服务、广告信息平台、点击收费和固定付费、投资上游或下游企业产品、租车和船服务(曹会林,2006;张文华,2008)。
王蕾、肖江南(2006)以携程和艺龙总结了在线旅游服务公司从创立到成熟均经历转型的发展模式,先进团队和理念管理模式,中国市场式运作模式,并购、风险投资等融资模式,服务标准化模式,单一产品模式。在线旅游发展模式逐渐向 “机票+酒店”之外的导游、租车和门票等业务领域拓展,形成以“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和商旅管理”四大主导业务模块(唐文龙、李琳,2010)。在线旅游也可以通过构建关键资源能力、整合旅游资源、企业定位、业务系统、调整服务策略、企业价值和盈利模式相结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完善诚信体系等创新发展模式(薛其虎,2010;陈默、张昊,2012)。
2.发展和营销方式。顾客关系邮件、企业新闻邮件、提醒服务、许可邮件列表、赞助新闻邮件、赞助讨论列表、鼓动性营销和伙伴联合营销是在线旅游企业许可营销的模式(彭环宇,2001)。王鹏(2007)认为,可以应用Web2.0整合旅游网站的资源,增强效能,利用多语言网络广告、数字地图、电子服务、虚拟旅游、智能搜索引擎、博客、客户管理系统、RSS订阅服务、BBS、电子杂志等多元化手段。在线旅游网站应该采取差异化战略,大力开拓营销增长点,向传统品牌延伸。
在线旅游服务商还应该围绕消费者需求和不同的平台开拓新模式。去哪儿推出了全新升级的预订助手,完善电子支付方式,增强了企业和顾客的沟通互动(杨威,2011)。经济型酒店与在线旅游企业的合作为酒店带来大量的顾客,同时借助网络口碑营销发觉潜在客户,维系老客户(曾晖、贺志文,2008)。固网可以建立以大型旅游服务平台为基础,旅游服务网站和大型呼叫中心为前台,大型数据库和数据处理系统为后台的在线旅游服务运营模式(张杨、闫莉,2006)。旅游出版以网络为平台,扩展在线旅游信息业务模式下的盈利,从与技术服务商合作和企业融资中探寻数字化改革的路径(程国重,2008)。
3.渠道。旅游企业在选择自建在线销售渠道或加入在线旅游企业网络组织来拓宽销售渠道时,必须考虑忠实客户的数量和竞争对手的策略(石建中、康伟、李志刚,2011)。旅游企业网络直销具有高效、便捷、即时和互动的特点,旅游企业网络间接销售渠道营销成本低、旅游产品推广力度强、交易效率高,要选择合适独立的网络中间商,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罗丽娜,2011)。查艳华(2010)以汉庭连锁酒店为例指出渠道成员间利益的相互依赖性不断降低、相互差异性不断扩大,渠道内部机制与结构的不完善、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在线旅游预订渠道的形成因素,应该从上游供应商和中介性旅游预订网站出发,采取措施应对渠道冲突。
(三)消费者角度的研究
在线旅游对消费者不同阶段的影响。旅游需求与欲望感知阶段,产品的网络信息可以刺激消费者的欲望;信息搜寻与调研阶段,旅游者的信息搜寻从传统的媒介转向了网络;旅游决策阶段,旅游者通过网络制定个性化需求,选择适合自身的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体验与旅游满意评价阶段,在线旅游进一步加强了供应商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谷雨,2011)。
在线旅游的关系质量。顾客感知的功能、节约、体验、情感、认知和网站交互价值可以正向影响顾客的忠诚,顾客涉入对顾客忠诚也产生直接的正向作用(秦保立,2011)。在线旅游感知风险的绩效风险和感知价值的情感维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关系质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王思荔,2011)。电子旅游服务质量能够通过在线旅游者的满意度对其忠诚度起间接的正向作用(张卫卫,2010)。而网络的负面口碑信息强度、信息质量和信息数量都正向影响消费者在线旅游预订决策和感知风险(周舟,2011)。
三、在线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旅游网站。在线旅游服务的种类不齐全(常茜惠,2007;李瑶,2010);旅游网站在线信息更新缓慢、信息量少(常茜惠,2007;谢刚、谢方,2008);线下资源相对贫乏,存在地域预订的局限性(贾敬华,2008);人性化服务不足,难以实现一站式服务(常茜惠,2007;贾敬华,2008;李瑶,2010);信用卡等电子支付手段限制了部分消费者的预订(贾敬华,2008;谢刚、谢方,2008);消费者传统的购物习惯,不能适应网上虚拟产品(谢刚、谢方,2008);缺乏旅游主营业务支撑,难以形成特色和卖点(谢刚、谢方,2008)。
针对以上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从产品角度,拓展在线预订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开拓富有个性化的产品(常茜惠,2007)。从网站角度,专业旅游网站要开辟网上虚拟社区(常茜惠,2007;冯晓敏等,2010);完善在线旅游产品预订的标准化流程(贾敬华,2008);建立个性化网站,提供特色服务(李瑶,2010)。从信用角度,建立完善信用认证体系,推出多样化的在线支付手段(常茜惠,2007;贾敬华,2008);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市场诚信体系(李瑶,2010)。从个性化角度,注重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构筑个性化服务空间(常茜惠,2007);为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李瑶,2010)。
2.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具有标准化程度低、差异化和个性化、消费者有较大的预订风险的特点。可以按照旅游者职业、旅行模式和旅游者年龄对市场进行细分;按照目的地、出发地、旅游时间、旅游类型、旅游者偏好对产品进行细分;对产品实行整体标准化,住宿或游玩的局部标准化;提高产品的体验水平,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跟踪调查(王乐鹏、姚明广、王奕俊,2011)。
3.产业素质。制约中国在线旅游产业素质的因素包括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在线消费的大环境不够成熟;在线旅游的行业规范尚未形成,服务效率较低;市场集中度低,行业体系不够完善;产品粗放,服务层次低。因此,应该去塑造良好的在线消费大环境,引导居民虚拟消费观念;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构建旅游服务共享平台和网络旅游产业体系(李丽君,2011)。
四、在线旅游发展的趋势
第一,在线旅游将呈现“大而全”的综合在线旅游品牌以及“小而专”的特色在线旅游网站(曹会林,2006;张文华,2008)。第二,传统服务模式和在线旅游模式交织发展,个性化服务和自动化交易将成为消费潮流(陈晓鹏,2001;钱亚钗,2008)。第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刑夫敏、王世文(2007)指出在线旅游市场参与者增多,竞争更加激烈;刘书葵(2007)分析在线旅游市场呈现不同类型的在线旅游公司竞争、高端商务旅行公司与在线旅游公司的竞争、市场和产品细分的服务竞争(王鹏,2007)。还认为在线旅游市场细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比价模式应成为在线旅游的竞争优势。第四,在线旅游服务商更看重市场营销和成本管理(刑夫敏、王世文,2007)。第五,在线旅游产业链向产业网演变、Web1.0向Web2.0演化、NBS向LBS演进的三大趋势(侯建娜,2011)。
参考文献:
[1] 张文华.对中国在线旅游盈利模式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6):262.
[2] 刘浩,伍进.新经济形势下在线旅游行业的环境影响因素评价[J].资源与产业,2009,(6):79-83.
[3] 查艳华.中国在线旅游预订的渠道冲突及应对策略研究[D].硕士论文,2010:5.
[4] 秦保立.在线旅游预订服务的顾客价值、涉入与忠诚研究[D].硕士论文,2011:3.
[5] 侯建娜,李仙德.在线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11,(1):151-158.
[6] 石建中,康伟,李志刚.关于在线旅游企业网络组织的研究[J].旅游论坛,2011,(5):48-53.[责任编辑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