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转变教师角色,激活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转变教师角色,激活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广大教师就如何转变教师角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与传统角色分离,建立新角色,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输入式、填鸭式的教学使历史社会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犹如一潭死水。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改进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变学生厌学为好学,乃至学而不倦,让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生动起来。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方式,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

传统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突出了“教师中心”“本位主义”的观念。教师以书本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系统传授为主要教学任务。学生以单纯掌握知识点为根本目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这种重教轻学的做法显然有悖于新课程的理念。大家知道,历史知识、社会知识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教师不可能将所有历史知识、社会知识面面俱到地传授给学生,现在又是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对人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历史与社会教学必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教师应将角色定位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归纳能力上。例如,在讲述“文景之治”这一内容时分别讲了文景之治的背景、措施和结果,指导学生归纳中心要点。历史与社会背景:穷(社会贫困),怕(秦亡的教训)。具体措施:减负、重农、节俭、“以德化民”。最后的结果:安定、富裕。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养成的指导者。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的教学,这样通过长期系统的浸润过程,文化氛围的形成,个体素养的提升,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引导学生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历史与社会问题。

二、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中,师生之间是给予与接受,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要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人,必须把尊重学生作为热爱学生的前提,否则,这种做法的结果只能是造就一批听话的孩子,而不是具有主体精神的堂堂正正的人。在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教师错了,要主动承认错误并向学生道歉,从而沟通师生感情,赢得学生的理解与信任。

师生之间要讲究平等、相互尊重。只有相互尊重,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思维才能活跃,个性才能发展。这样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学生不再是迫从者,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思考结果,交流情感,达到相互信任,消除心理障碍。尊重学生,主要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及尊重学生状态等。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承认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有的权利。教育过程中要认可每个人在认识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而不是强求一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表现出这样那样的不成熟甚至是缺点和错误,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建立自信,因为自信会使他们创造出奇迹。还要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发展日标,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在体力、智力、情绪等方面状态不好的时候,教师要体谅学生的身心状态,而不能过于机械、刻板。总之,只有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都拥有自信。又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尊重别人,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更新数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历史与社会课堂充满活力和趣味

以往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一般靠嘴巴讲,有时挂些图以增加感性认识,但形式上仍比较单一,激不起学生的兴趣。现在已进入网络时代,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历史与社会课堂充满时代气息和趣味性。用多媒体教学内容编排灵活,形式新颖,直观性强,课堂容量大的特点。为了把历史与社会课上得更为生动,课前要反复制作课件,准备资料、图片以及与教学有关的光盘。如“丝绸之路挂图”“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模拟,“火烧赤壁”宏大雄壮的场面播放等,再加上绘声绘色地讲解,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历史与社会课中,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使课堂充满趣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

1.合作完成一份调查报告。配合历史与社会与社会课综合探究七“我是社会小主人”这一内容,布置学生通过自由组合成四人或六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建议与设想、小结等方面展开,从自己的身边、自己关心的事情,如校门口的无证小摊问题、中学生中的抽烟现象、中学生的零用钱问题、垃圾分类问题、生活小区河流污染问题等,进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建议与设想。在这个活动的小结中,学生纷纷认为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他们的责任意识与合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有学以致用的感觉。特别是完成了调查报告后有一种成功感,有信心做好今后学习中的类似的实践活动。

2.开展“亲情父母”活动。①“我给父母过生日”活动。让学生谈谈,今年准备用什么形式给父母过生日。并建议学生从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给父母过生日。②“我对父母的爱”活动。在“五?一”长假里,父母专门为孩子准备了爱吃的饭菜,又一起去玩,一起去买新衣服。但是,过几天就是“母亲节”,有几个学生想到了这个节日?并想好了到时给母亲的礼物呢?六月份有个“父亲节”,谁知道哪一天是“父亲节”?教师这样的提问,激起了学生对父母的亲情。他们纷纷表示在今后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一定对爸爸、妈妈有爱的表示。他们还表示对父母的爱更重在平时,就是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的中学生。

在这样的活动中用美的东西去熏陶,用善的东西去唤醒。在这样的交流中,师生平等,互敬互爱,老师多了善言,少了厉色,多了关切,少了灌输,让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家长间那种爱与宽容的思想情怀如细雨和风般滋润心田。在这样的活动中,师生心灵愉悦、宽松和谐,把课堂的舞台真正让给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充分展示,使学生心理上没有障碍,思想上没有压抑;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说会道。实现人生态度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确立对真、善、美的理想的向往。

五、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新型课堂教学的能力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与社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新课程对历史与社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与社会研究新成果的不断涌现,要融人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广泛汲取知识,为自己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以应对新形势的变化。教师通过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就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历史与社会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历史与社会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只有正确定位,迅速转变教师角色,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