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生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上,由于知识的难度系数的增大和知识学习科目的增多,这样在整个的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就会出现不少的“学困生”。数学学科存在的较多,表现较为突出,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谈初中数学学科“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学困生 转化 方法

一、初中数学学科“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在初中阶段,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困生”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和学科中开始不断地显现,据调查,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有递增的趋势,其中的数学学科和英语学科,存在的“学困生”的数量最多,并且在转化上的难度系数也是较大的。笔者结合这一存在的现实,认真研究,分析成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与家长重视程度不高。家长在思想上,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暗示以后找工作基本上要靠关系,与学历、能力关系不很大,生活条件的提高不在学历在工作,所以大学上不上无所谓了,只让孩子在学校别惹事就够了。从家长方面就开始不关心,学生缺乏自制力,自己就更难约束自己了。再加上目前的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家长不免有些放纵了,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在课上自以为是,听讲不认真,懒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于作业敷衍了事。

最关键的是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与劝告,说重了,就接受不了,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抵抗与对抗情绪。这种情况下的学习是不会有进展的,逐渐地也就沦落为“学困生”了。

2、数学基础知识欠缺。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强,在知识点上,是一环套一环的。如果学生出现知识链条上的断环,那么在下面的数学知识的接受上是很难顺利衔接的,这就需要在课下有效的查漏补缺,将知识链衔接上,否则,继续学习会是很困难的。比如“有理数的加减”这一章节中,笔者对“学困生”作业情况的分析,发现,“学困生”错题率相当的高,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混合运算掌握的较差。有理数的运算出现问题,那后面的解方程的习题完全做正确的可能性不大。

3、对学习没兴趣,自学能力差。绝大多数的数学学科的“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没有兴趣的。本身数学基础就差,家长和老师及时的帮助跟不上,评价方法不准确不科学,批评指责居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和主动性。“学困生”对自己就没信心了,就在否定自己,有自卑感,导致在上课时间是煎熬,怕看见老师的眼神的对视,课上不敢发言,躲避及时组织的活动。厌烦数学,慢慢地就反感数学老师。这样的学习只能是成绩越来越差,慢慢沦为数学学科的“学困生”。

此外,还有少数的“学困生”在智力和生理上存在缺陷,但是绝大多数后天环境与教育因素造成的“学困生”都是具有可转化性的。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措施。

1、心理疏导,增自信。对于一个学科来说,“学困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亟待被帮扶的弱势群体。笔者首先从心理上着手,课下主动接近“学困生”,用温情感化学生。让他们感觉到不比其他同学低,反而老师更加愿意接近他们,目的是消除这部分学生的自卑感。在课上,笔者经常走到课堂中,关注这些“学困生”,主要目的是纠正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小马虎和敷衍的不良习惯。在逐渐的被老师认可的情况下,通过疏导的方法减轻他们的数学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在教师的帮助下,感觉到自己的不断进步与成长的过程,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2、搭建个性化舞台,给“学困生”闪亮机会。除去先天的智力障碍学生外,后天导致的“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的。笔者努力寻找每位“学困生”说具有的特长,挖掘“学困生”的潜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困生”的微小的进步,都要加大肯定和鼓励的力度,目的是让这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肯定自己的价值。对于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环节,笔者为学困生创造闪光的机会,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环节,激励他们进步。有点“学困生”粉笔字写的很规整,笔者就在板书中,刻意地将那些重点的词语空出,在最后小节的时候,同学们共同说出,有“学困生”到黑板前来板书。增加他们的勇气。给他们发现自我闪光点的机会,这样全体学生都能记住这些重点内容。

3、提出任务要求,激发学习热情。数学学科的“学困生”,都有贪玩的特点,懒于学习。听不懂就不听了,造成恶性循环。笔者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激情。首先了解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与“学困”的原因分析。遇到家庭因素造成的,就主动用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首先帮家长转换思想,通过家长来协助数学教师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及于数学课堂学习上的方法指导。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课堂练习,笔者提出任务性的要求,将问题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对“学困生”,先分配给最容易的,一下就能被做正确的习题,时间上宽裕还让他们到黑板上演示,为“学困生”增信心,长威信。在被师生肯定的情况下,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加了,对数学学科有了更高的尝试学习与勇于体验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王海云.《学困生转化三例》[J].《甘肃教育督导》

[2]张厚粲.《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3]杲萍英.《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J].《张掖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