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系”工程: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系”工程: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解放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民族文化元素与中华文化发展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此论坛的缘起为世纪出版集团的大型项目《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之编纂出版,为把这个出版项目打造成国家级的民族文化研究与普及项目,民俗学权威专家,包括56个民族的民族卷的主编们济济一堂,从多角度对“大系”的意义与价值等进行了阐述。本刊选取其中三位著名民俗学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乌丙安(著名民俗学家、辽宁大学教授、书系总主编。蒙古族):大家都知道,民族文化自人类的族群产生以来就不停地在传承,一直到今天,中华民族也不例外。这种传承是一种机制,也是一种客观规律。但是,传承常常被人类自己束缚了手脚。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以汉族为代表,包括其它兄弟民族在内,好像有一种特点,就是时而张扬时而闭锁。我们前不久还经过了一段闭关锁国的传承,关起门来美美地过自己的生活。但是,恰恰因为失去了开放,失去了传承,失去了交流,于是造成了我们国家巨大的损失。这种巨大的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贫穷落后,更重要的是损害了生命的存在。生命所拥有的最大的支撑就是文化,失去了文化,哪里还有生存和生命呢?只剩下逃命了。这就是我们曾经的历史写就的一个规律。

说起这一点,我想举一个例子说明。大家知道现代的后工业社会出现了一个文化要素,就是传遍世界各地、建立在世界各个大都市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里面都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标志,那就是欧美国家多年积累下来的文化要素。请看东京的迪斯尼乐园,它的主题建筑是什么呢?灰姑娘。灰姑娘的故事,就是后母型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讲前妻生下的孩子被后母亲欺负,被打入灶膛,最后却做了一个王子的夫人。因为王宫里丢了一只水晶鞋,谁都穿不进去,灰姑娘穿了很合适,这样她就做了王后。这个故事是人文主义性最强的,是悲天悯人的。文化的要素在于细节,迪斯尼乐园的这个宫殿里只卖水晶鞋,最重要的是只卖灰姑娘丢的那一只,你就可以拿着这只找你心爱的人。所以它惹得老年人要去,中年人给自己的孩子买,没有一个阶层不买的。这就是欧美文明通过自己的民族文化要素一直传递到今天。

为什么今天要讲这个故事?因为在1984年,全世界以27种语言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我也觉得那一次我是真的写了一篇被世界承认的文字。我的标题是“灰姑娘故事在中国”。我要告诉欧美的读者,灰姑娘最早在唐代的南方,特别是四川、重庆这一带的少数民族中间,已经在流传了。唐代著名诗人段成式在长安遭到了陷害,被贬到酉阳,酉阳属于现在的重庆,是土家族地区。这个故事被段成式记录在《酉阳杂俎》中,记录得非常好,一共有300多字,这就是第一个灰姑娘故事的主型。欧洲的这个故事是11世纪才流传,13世纪才记录下来,因此9世纪的灰姑娘是在前的。可惜的是从盛唐时代一直到今天,我们的灰姑娘一直锁在《酉阳杂俎》中,也没有一种仪器让她出来跳跳舞,以致中国的孩子们不得不去看迪斯尼乐园的宫殿,欧洲的灰姑娘占领了全世界。如果我们的灰姑娘一直传到今天,或者早在辛亥革命后传遍了全中国,大概现在世界上就会有另一个灰姑娘在土家族吊脚楼里跳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传播与传承的交流关系,是一个规律,谁离开了这个规律,谁将在文化上越来越滞后,越来越不为整个人类所接受。

为什么我们的灰姑娘故事没有形成一种传播的元素?因为我们的研究很受旧学影响,我们的专业研究者大多是私密性的研究。我们是越研究越保守,越研究越不开放。段成式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发现者,就像格林搜集童话元素。段成式先生搜集了它,写得那么完美,一个细节都不掉,很注意情节的细致。更了不起的地方是,他在故事的结尾说这个故事是我家洞主手下的一个李氏佣人跟我讲的。段成式先生已经能标识出这个故事是一个土家族讲的,而不是汉族讲的。但是那里的土家族一直没有把这个故事传播出来。如果当年我们去宣传了,土家族可能一直传到今天还在跳,还在唱,不仅结婚是这样跳,其它的活动中也要跳。所以,好的故事需要通过一个点传播出去。

另外我想讲一点,土家族的“打丧歌”,为了旅游改了一个名字,叫做“摆手舞”,这种传播还能真正传播出土家族的文化吗?这个项目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到文化部,讨论的时候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有些不了解土家族的官员们坚决不同意批,所以第一次没有批。有一位领导是这样讲的:同志们,死人是悲痛的,怎么能这么高兴地唱歌?但是它真正的涵义是跟死去的亲人一起度过最后一个晚上,我认为这很符合人类的情感,这是人类生死轮回里面最健康的一种娱乐。所以,民族文化的元素,首先要去发现,发现了以后还要正确地、符合本民族意愿地传扬。所以这次编纂有一个原则,就是每一卷的主编里一定是有一位他们本民族的,必须是由本民族通过、验证的。这一套大书只能这样去做,没有别的选择,谁要是违背这个规律,宁可不出书,也不要误导读者,把各个民族最精华的东西丢掉。

郝苏民(著名学者、西北民族大学教授、书系总主编。回族):这几年我受文化部的委托,除了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工作以外,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的现状也做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和调查。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和我的弟子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56个民族的大家庭在经济发达之后,怎么办?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文化、中华文化、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问题应该怎么认识和考虑?恰巧在我们探索和思考这样问题的过程中,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发出了一个声音,就是这部《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的策划。我们在这样一个大的工程里面,怎么把专业里的亮点凝聚在这上面,来深化这个课题?我今天思考的重点,就是板块、亮点与“走出去”。

讲到板块,我认为涉及到主要的关健词,一个是中华民族,一个是多元一体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这个词是在清代才出现的。然而,这个“中华民族”和《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理解,在五四之后以及过去文人习惯性地提到的“中华民族”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中华民族”的概念,应该是不完全一致的。实际上,我们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今天也就是中国的文化。这个中华文化是由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开发、传承,经过历史的复杂过程,互相融合,有机组成的一个中国文化的总体。这个本来是一个在我们学术界不是问题的问题,为什么要提这个事呢?因为我们在操作这本书时所理解的“中华民族”应该是一个大内涵的“中华民族”,而不是我们在一个时期发展过程中的理解。我们必须要在56个民族下思考每一个民族卷的问题。因为在现实的文化生活里面,还有很多模糊的地方,比如说《中国通史》,往往有很多精彩的、新的内容,但很少有反映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通史。当我们成为经济大国之后,面对今天这样的状况,从民族学的概念,从民俗学的概念,从人类学的概念,从中华民族文化的概念来考虑,我们的“中华民族”概念必须建立在这个大的概念上,来与我们这个工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