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探讨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方法。送检时间和采集部位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较大,临床检验人员应该做好检测前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321-01

血常规是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项目,是最常用、最终的基本检验常规之一。血常规主要通过血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来判断人体机能情况,为疾病的针对提供依据,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医学检验时必须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但在实际操作中血常规检测结果容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采集部位、标本存放时间及存放方法,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分类准确与否等。为了提高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现对我院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受试者的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期避免影响因素,保证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标准为:⑴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⑵均为我市直属机关公务员、事业和企业单位的员工;⑶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⑷血液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AFP、癌胚抗原定量等。排除标准:⑴恶性肿瘤患者;⑵合并有机体严重疾病者;⑶皮肤出现溃疡、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⑷严重感染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2~56岁,平均(43.6±12.5)岁。

1.2 方法

⑴静脉血采集:取坐位.手臂伸直。暴露穿刺部位,选取合适的肘静脉,常规消毒,抽取所有受检者肘静脉血4.0ml分别装于2支EDTA-K2真空采血管内,测定前应将静脉血样品按照全血质控品颠倒混匀的要求,颠倒混匀10次,避免血液凝固,但不可剧烈振摇,以防溶血。根据标本送检时间分为2h送检组和24h后送检组,根据保存温度的不同分为室温保存组和冰箱保存组,其他检测条件相同。采用深圳迈瑞公司BC-5000血细胞分析仪及迈瑞生产的BC-5000配套试剂,按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标本每次测定前,都要先进行质控品测定,空白计数符合标准。⑵末梢血采集:采用无名指指尖腹内侧取血法,采集前轻轻按摩采集部位待自然充血后,行常规消毒,采集者右手持消毒采血针,将采集部位固定,自指尖腹内侧迅速刺入,然后拔出采血针,弃去第一滴血,用一次性微量吸管采集约20μL血液。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 x ̄±s)表示计量资料,首先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者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P

2 结果

⑴不同送检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2h送检组的WBC、RBC和PLT分别为5.21±1.32×109/L、4.62±1.13×1012/L、165.34±35.87×109/L。24h后送检组的分别为3.05±0.86×109/L、5.31±1.23×1012/L、305.32±46.53×109/L。⑵不同存在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室温保存的WBC、RBC和PLT分别为5.92±1.34×109/L、5.11±1.24×1012/L、182.75±32.32×109/L。24h后送检组的分别为5.75±0.86×109/L、4.78±1.23×1012/L、180.14±28.13×109/L。⑶不同采血部位对存放结果的影响:末梢血采集的WBC、RBC和PLT分别为6.22±1.23×109/L、4.54±1.15×1012/L、168.67±32.45×109/L;静脉血采集的分别为5.31±1.03×109/L、3.87±0.89×1012/L、216.78±28.34×109/L。

由以上数据可见,在静脉血采集中,2h送检组的WBC、RBC和PLT与24h送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的WBC、RBC和PLT与静脉血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检验结果已经成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自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分析,是临床常用的三大检验常规之一。为诊断各种血液病的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信息.但是其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应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服务。血常规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细胞部分结构,主要包括3种功能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变化的情况检测与分析。血液是由这3种功能细胞和血浆组成,通过在人体循环系统中流动,参与人体新陈代谢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和人体组织、器官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相互影响,因此,血液分析的结果对研究病情的进展程度、发展方向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按照仪器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使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选择远离电磁干扰源及热源的环境,使用温度在室温条件,防止仪器不稳,对仪器本身造成伤害,尽量使仪器安装在平整、稳固的工作台上,定期对仪器维护保养以及校正。末梢血由于血管径狭窄,循环不畅通,且局部温度偏低,血液成分部分沉积,从而使细胞计数比静脉血高。

近年来,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等检验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实践中仍有部分因素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抽血者众多,血液标本较多,不能及时送检,送检后也不能及时检测。众所周知放置时间过长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这主要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小板发生黏附及聚集现象,内部结果也会发生变化。抗凝管的使用也使血液渗透压发生变化,导致血小板肿胀。对于存在温度味儿,只要细胞核和颗粒不发生明显变性,则对检验结果影响不大。末梢血血液不够通畅,局部温度较低,血管直径狭窄,可导致血液部分沉积,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取血时的挤压因素也可破坏血小板。本研究结果显示,采血后的送检时间以及采血部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综上所述,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了要按照操作步骤严格执行规程以外,由于送检时间和采集部位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较大,临床检验人员应该做好检测前的质量控制,抽取静脉血,尽量保证在2h后送检进行检验。同时检验人员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严鹏.静脉血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