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点转型背景下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点转型背景下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概念与特点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指银行网点柜台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不可能彻底消除。这是由三方面决定的:一是由银行的金融中介本质所决定。从银行柜面业务看,各类业务的资金所有权属于客户,业务指令源于客户,银行只是作为金融中介,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等服务。银行和客户之间构成明确的委托关系。二是由银行内部治理机制所决定。从银行内部看,股东拥有银行的所有权,管理层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而管理层将经营管理的权力责任逐级分解,并最终落实到员工个人,进而形成银行内部明确的委托关系。由于委托双方是作为独立的关系主体存在的,这使得双方信息不对称,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也就成为必然。三是由柜面业务处理对“人”主观判断的依赖性所决定。在柜面业务中,无论是对客户身份的鉴别,还是业务单据、印章和相关资料的审查确认,都依靠业务人员根据银行的政策规定和专业知识,由于“人”个体存在差异,主观判断差错在所难免。

二是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具有可控性。尽管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无法消除,但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机制建设进行有效管理,使之限定在可接受的幅度内。一些优秀的商业银行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已经建立了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一整套识别、评估、监测、报告、控制、缓释体系,同时,对最终出现的可接受风险,也制定了提取拨备、利润冲销等承担制度。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出,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路、原则、方法和要求得到了进一步确立,为现代商业银行进一步认知和控制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提供了可靠指导。

网点转型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挑战

随着网点转型工作的推进,柜面业务操作发生了新的变化,其防范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理财产品卖错人要会受到严肃处罚针对银行对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不到位的现象,银监会指出,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要根据风险等级因人而异,卖错了要受罚。银监会的相关人士举例说,如果把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分为五档,把产品的风险程度分为五档,银行把一个高风险的五档产品,卖给了一个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二档客户,这就违背了适当性原则,就要受罚。如果客户执意购买,银监会甚至要求客户在签约时要手抄标准的风险提示语,以示风险自负。

新业务的相关配套制度不到位形成风险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各商业银行不断地推出新的金融业务, 但相配套的制度保障却没有跟上。例如目前业务是银行发展最快的新业务,被的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片面夸大收益、隐蔽风险,而上述业务的销售和交易均在银行柜台上进行,一些相关单据上甚至加盖了银行印章,这就使客户误认为该产品是银行自身的业务产品,如果该产品到期后收益达不到宣传的预期或者出现更严重的损失,银行就可能承担责任,信誉也会受到影响。

会计内控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网点转型要求以营销为主导,柜员按照业务角色设置,打破了原有控制机制,使对公会计柜员的分工与职责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比如,网点转型方案中明确了对私营业网点的功能区划分,以及柜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但对涉及到的对公会计和对公会计柜员角色分配等问题就没有明确规定。

交易系统岗位权限和业务角色设置存在冲突网点转型后柜员按照角色设置进行岗位分工,分为普通柜员、高级柜员、柜员主管、个人业务顾问、大堂经理、网点经理等不同角色;而CCBS交易系统中,柜员必须按照权限分A、B、现金柜员、普通柜员四种级别。因此,在实际执行中,业务角色职责和交易系统的柜员权限设置存在冲突。如《零售网点员工岗位职责》中规定:柜员主管可以“做好对柜员业务的实时审核、授权以及对个人业务顾问业务的授权工作”,也能“负责调剂柜员和个人业务顾问的现金、重要单证,确保现金、重要单证等物品”,但CCBS交易系统中,上述两条权限分别属于B级柜员和现金柜员,若同一柜员拥有上述职能,势必导致混岗。

业务流程物理分离不利于操作风险的全流程控制网点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行高低柜的功能分区,但一项业务的流程可能被分散在高低柜之间,增加了风险。一般来讲,一个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经过受理、审查、交易、授权、事后监督等环节,有些事项由高低柜的柜员分别处理,在高低柜员分开的状态下,容易形成控制盲点。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低柜柜员在要求授权时,存在授权人在高柜区,可能在没有审核交易的真实性的情况下,进行跨终端授权。

网点转型过程中对低柜区的风险关注不够一是由于设计的缺陷,柜员操作区与客户区是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客户可直接进入低柜柜员操作区,对柜员保管的重要物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二是由于某些网点低柜区监控器配置数量不够或设置角度等原因,无法做到对柜员操作行为的全方位监控和监督。

事后稽核及后台监测等系统仍需优化一是预警模型管理需要优化。预警模型设置风险覆盖面窄、风险揭示能力较弱,部分模型运行时间过长、缺乏趋势分析等。二是后台监测系统对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基本动因、隐含的风险点、风险源缺乏深度分析,缺乏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建议。同时,由于全行数据统一集中管理,二级分行无法获得大量的交易数据,缺乏对核心系统交易数据进行风险分析的手段。

网点转型形势下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建议

培养提高柜员识别客户的能力开设低柜是为了分流办理非现金业务的顾客,但这并不意味着低柜的客户不需要排队。所以,低柜柜员应在有限的交流时间内,通过客户的穿着、话语,尽可能多的了解客户的理财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把最适合的理财产品推荐给客户,降低自身被处罚的风险。

突出新拓展业务的风险防范重点各类新业务的开发要坚决做到“内控优先”,先规范,后拓展,不给任何人以可乘之机。同时,依托银行网络系统平台, 不断完善扩大自助银行服务,如积极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离柜业务服务,尽量减少柜面渠道的业务量,以降低柜面操作风险。这样也可以使柜面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处理客户个性化高端业务, 提升营业网点的营销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使营业网点成为业务经营平台的载体和基础。

坚持会计内控原则,保证业务的稳定和独立银行的风险点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要熟知可能产生风险点的要害部门,定期查找业务风险点。同时,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建立分类科学、内容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对于没有制度规定的内控盲点,一定要加紧落实,明确制约关系和措施。要严格按会计内部风险控制的要求进行岗位设置,不得随意改变岗位的工作职责,在安排柜员劳动组合时,不得出现印鉴册、印章、押数机、重要空白凭证等重要物品在柜员间频繁交接的情况,增加重要物品的管理风险。

严格按CCBS系统的控制进行柜员权限设置经过不断优化,CCBS系统中对柜员权限的设置对柜面业务操作中的风险控制已较为完善。因此,设置柜员权限时,应以DCC系统控制要求和相关内控文件为标准,保证岗位分工对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对不同业务角色的需求矛盾,应通过优化劳动组合予以解决。

梳理优化转型后的各项业务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从健全内部控制、减轻柜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能力等方面,对柜面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流程时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符合内部控制对风险约束的要求;二是更能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探索优化流程的新途径。同时,将那些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的员工尽快充实到一线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特别重要部门要做到员工定期轮岗,在严格上岗资格考试制度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劳动组合,消除岗位人员设置不合理现象。

加强网点转型后的会计风险控制从实际看,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差错,大多数是由违反操作程序、没有按规定要求办理业务造成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减少和避免差错,关键要把握好三点:一是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二是合理设置岗位,落实岗位职责,把责任明确到具体人员。三是建立多重差错登记,实行严格考核。对事后发现的差错,有关责任人要分别全部承担差错责任,不搞分摊。

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进行定期通报要重点抓好一线员工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抵制拜金主义和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前台员工特别是要害岗位部门员工的思想动向;要树立良好精神风貌,抓好典型,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精神及物质奖励。同时,应充分利用各项系统,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进行定期通报。建立《前台业务风险预警通报》,通过收集前台业务风险案例的关键点与风险点,分析评述,定期编辑下发。内容包括红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等三种风险提示,红色预警主要通报网点出现的严重违规案例;黄色预警主要通报网点出现的业务违规操作案例;蓝色预警主要提示近期业务新规程、新办法、新要求。要求各网点的按新规定进行整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