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得天下“差生”而教之,不亦乐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得天下“差生”而教之,不亦乐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台湾乡间开车,有次我无意中被一所初中学校进门的一大排黑板树所吸引。进去以后,发现这排黑板树下面有一个石牌,牌子上写着:“王老师,谢谢你,我们的考卷都还留着。××年放牛班全体同学。”

我对此十分好奇,回家联系上这所初中的校长,在一个周六的下午再次来到学校。我第一个问题是“放牛班”,社会上对这个名词的看法是被放弃的一群孩子。但是为什么放牛班的孩子如此感谢王老师呢?

校长说,过去这所初中的人数也很多,有些孩子成绩很好,有些很差,放牛班也就应运而生,几乎没有老师肯教放牛班,因为这些孩子无论上什么课,都没有兴趣,不是胡闹,就是睡觉。学校从来不在意放牛班学生的成绩,反正他们都不能升入好的高中,学校只要盯紧几位功课好的同学,给他们各种恶补,使他们能够应付高中入学考试。如果真有人考上了某一个名校,学校门口就会有大红布条高高挂,写上学生的姓名和他被录取的高中。

当时,学校里有一位王老师,别人都不肯教放牛班,他却偏偏抢着教,而他也的确教得很好。最难得的是他乐在其中,有人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他的看法显然是:“得天下‘差生’而教之,不亦乐乎。”

放牛班的人数永远不多,王老师就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每一个新班开始,王老师会给同学一个测验,这个测验一下子就测出每一位孩子的成绩。王老师告诉孩子们不要花太多时间在难题上,而应该将基本的搞熟。如果基本的学不好,难的也不一定学得好,结果反而一切都考不好。如果基本的学好了,虽然不会难题,但总能拿到一些分数,王老师也一再告诉他们,将来长大成人,只要会基本功夫,就可以应付社会需要了。

校长还讲了很多王老师教书的秘诀,我当时没有记笔记,现在有些忘掉了。我最好奇的是石牌上的一句话,“考卷都还留着”,我从小到大,不知道被考过了多少次,但从未想到要将考卷留着。

校长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档案夹,里面全是考卷,我看了一下,果真考卷上的话是非常特别的。举一个例子,一张考卷上,王老师写道,“××同学,实在对不起你,看来,你仍不会最小公倍数,不要担心,我会好好教会你的。”另一张考卷上,王老师写道,“××同学,实在抱歉,没想到你对于负数的加减乘除仍弄不清楚,不要担心,下课我会教你的,你必须多练习几次,一定学得会的。”考卷的后面部分,显示出这位孩子已经上了轨道,王老师不再道歉,但仍然不吝于勉励:“××同学,你做得真好,没有问题了。”“××同学,你等我下次出稍微难一点的题目给你做,当然我会先给你看难题的例题的。”

我当时看了这些考卷,许久没有说一句话。我只听说学生被迫写“悔过书”,也老是听到从前老师如何以打手心来促使孩子进步,从未听过老师向同学说对不起的。“教不严,师之惰”是听过的,但没想到王老师真的认为孩子没学好是自己的问题。

校长看到我默然无语,主动告诉我这些考卷都是他自己的。他说他小时候数学奇差无比,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无法教他。他一直以为自己笨,幸亏被分到了王老师的放牛班,他才发现自己数学不错了。中学毕业以后,他一路顺利地从师大毕业,志愿回到母校来教书,我问他教什么,他说他教的是数学。语毕,校长眼泪流了出来,有好几分钟说不出话来。我赶快问,“很多同学都留着考卷吗?”校长说,的确如此。

放牛班学生为什么如此怀念王老师?说穿了,道理很简单,王老师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快乐,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也建立了他们的自尊心。正如那位校长所讲的,他当年何其幸运,被分到了放牛班。很多人痛恨放牛班,其实如果放牛班有王老师,学生才真是有福了。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放牛班,而在于放牛班有没有王老师。

(摘编自《报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