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消渴安胶囊和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消渴安胶囊和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渴安胶囊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05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IG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口服中药消渴安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卡波糖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有效77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3.7%。对照组有效95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相当(P > 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及HOMA-IR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 < 0.05或P < 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9%,观察组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结论 应用消渴安治疗IGT能达到与阿卡波糖片同样的治疗效果,同时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消渴安胶囊;阿卡波糖;糖耐量;血糖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b)-0101-0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慢性病,由于其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故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已成为糖尿病学重点研究课题。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tion,IGT)是一种介于糖尿病和正常糖耐量之间的中间代谢阶段,也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是2型糖尿病患者由正常糖代谢发展至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所以对IGT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院采用以疏肝健脾为组方的消渴安胶囊治疗IGT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传统西药阿卡波糖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6例IGT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医师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及相关辅助检查而明确诊断。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男54例,女38例;年龄32~76岁,平均(53.8±11.6)岁;体质量指数平均(27.2±5.3)kg/m2。对照组男65例,女49例;年龄31~76岁,平均(53.1±11.4)岁;体质量指数平均(26.7±5.1)kg/m2。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脑、肝、肾、甲状腺等病变,均无肿瘤、严重感染、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等疾病,既往未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未使用过对血糖造成严重影响的其他药物,且近期无外伤手术治疗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所有IGT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IGT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控制饮食、限酒等治疗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消渴安胶囊(0.3 g/粒)治疗,其组方中包括柴胡、当归、黄连、苍术、黄芪、丹皮、白芍、白术、玄参、山药等,6粒/次,3次/d,饭前30 min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阿卡波糖片50 mg/次,3次/d,用饭时嚼服。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经过6个月的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FPG和2 h PG均恢复正常水平:FPG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有效77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3.7%。对照组有效95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三酰甘油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 PG及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及TG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两组治疗后FPG、2 h PG及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INS、2 h INS及HOMA-I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FINS、2 h INS及HOMA-IR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两组治疗后FINS、2 h INS及HOMA-I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7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9%,其中出现腹胀55例,出现腹泻13例,腹胀合并腹泻6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观察组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

3 讨论

IGT是糖尿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被认为是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的遗传因素及摄入热量过多、肥胖等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引发β细胞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所致[3]。国内有研究表明,每年有7%~21%的IGT患者转变为糖尿病[4]。近年来,由于IGT发病率逐年上升,故早期对IGT进行干预,对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大量研究证明,IGT属于糖尿病的前期阶段,糖尿病与中医学中的消渴病基本一致。近年来的中医学研究表明,肝气郁结是导致IGT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对糖尿病的转归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慎斋遗书·消渴》有云:“不节喜怒,病虽逾犹而发作。”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奇病论》中有:“五味入口藏于胃……此肥美之所发也……肥者令人内热……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脾失健运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之关键。情志失节,久之则肝气疏泄失常,肝郁气滞;疏泄过之,则肝气上逆;均易使脾胃运化失健,甚至脾胃亏虚,而脾胃亏虚易为肝气所乘。脾失健运,精不能散,精微郁于血中,不能化生气血而营养全身,反以小便而去,故发为消渴。现代医学已证实,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等均能使升血糖激素和促抗胰岛素激素增加,使胰岛β细胞负荷加重,造成胰岛素抵抗,致使代谢异常。若此种状态持续存在,易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甚至凋亡,引发IGT。传统中医中的肝失疏泄、肝郁脾虚与IGT的病因和病机基本一致,认为IGT的病因主要为饮食失节、情志不畅;病机主要为肝郁脾虚。故在中医治疗中,应以疏肝健脾为主,辅以清热活血、益气养阴治疗。

消渴安胶囊中柴胡有疏肝解郁作用,白芍、当归活血化瘀,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荔枝核行气解郁,疏肝散结,已有研究证明其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机制类似于双胍类降糖药[5];山药养阴涩精;黄连清热燥湿;炙甘草益气补中;苍术运脾燥湿;玄参、丹皮养阴清热散瘀;黄芪健脾补气升清[6];苦瓜粉泄热降糖,已有研究证明苦瓜中含有类胰岛素蛋白,能促进胰岛素β细胞功能,并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7]。苍术配玄参具有降血糖作用,黄芪配山药具有降尿糖作用。诸药合用,苦辛凉润宜通,达到了疏肝健脾、清热活血的作用,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进而减少升血糖激素和抗胰岛素激素的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素β细胞功能障碍,达到治疗IGT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应用消渴安胶囊治疗IGT有效率为83.7%,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P < 0.05),与应用西药阿卡波糖片的临床效果相当(P > 0.05),从而达到早期干预治疗的目的,对糖尿病的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研究中应用消渴安胶囊治疗IGT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避免了应用阿卡波糖片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了药物治疗IGT的安全性,更适合于长期治疗。

综上所述,应用消渴安治疗IGT能达到与阿卡波糖片同样的治疗效果,同时经济、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于IGT的治疗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李春霖.糖耐量减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6,16(3):122-124.

[2] 冯凭.葡萄糖耐量减低[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6):345-346.

[3] 王先令,陆菊明.糖耐量减低的病理生理[J].天津医药,2002,30(3):186-187.

[4] 潘孝仁,李光伟,胡英华,等.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108-112.

[5] 陈衍斌,武可泗,顾宜,等.荔枝核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5):97-98.

[6] 黄南龙,张碧玉.简述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2009,21(1):137-139.

[7] 程林,冯丽,张华.苦瓜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2(8):90-91.

(收稿日期:2012-05-10 本文编辑:张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