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发展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为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内容越来越多,管理项目越来越复杂、越细致,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财务数据信息也更加系统化、数字化。因此,依靠落后的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客观实际的需求,如何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环境,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在企业内部全面开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缺乏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多数单位应用电算化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二、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

近几年不少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开发出一套软件,而被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使用。因此,财务软件开发商对不同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充分,导致不少施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仍要会计人员做大部分的辅助工作,致使一些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处于观望之中。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等,而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来看,其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又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另外,一个公司购买的会计软件是不能与从另一个公司购买的其他软件联系在一起的,结果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独立于其他子系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不能与企业内其它管理子系统(库存、销售、人事等)集成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

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例如成都某公司计算机被盗,内存价值百万元的资料且无任何加密防范措施,该公司的损失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本身的价值。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以意料,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四、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许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分两地存放;按时清理磁盘备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但一些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

五、会计软件的开发未考虑国际化

随着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而我国财务软件还不具备多国语言、多种货币处理能力。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会计文化问题,使得我国会计软件不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

六、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偏低

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的。他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他们就束手无策。虽然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做了系统的培训,但是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错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则会导致系统崩溃。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思想及理论认识

会计电算化,顾名思义就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我们应当而且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2.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并与市场细分相结合

财务软件协议可以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譬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使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以便被识别、被接受。这样在不同系统软件下的数据就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再做处理,至此可以降低对操作员的要求,也可使不同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因此根据农业、工业、商业、外贸、金融、行政机关、科研单位的特点,分别开发设计出适用这些行业的不同的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银行的流动资产、施工企业的产成品等,并根据其行业不同或客户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模块,以便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使之与市场细分相结合。

3.建立必要防护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安全

在财务软件中增加安全功能,建立预防病毒的安全措施及必要的技术防护措施。会计电算化软件各层数据处理应层层设防,在软件功能上增加必要的提示功能、检验功能和限制功能,要防止操作失误造成数据破坏,操作人员进入系统要设置口令和密码,以防无关人员非法进入。

在系统中应建立起“操作日志”,记录所有人员对系统所做的操作,包括操作的时间、操作人员姓名、操作内容等,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可以依据“操作日志”所提供的线索,对有关人员进行核查。为了防止病毒的侵袭,要坚持使用正版软件,不能使用盗版或来路不明的软件,对外来的软盘要先进行病毒检测,方可在计算机中使用;在计算机中装入防病毒软件,这样在开机时进行时实控制,对硬盘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并杀死病毒;定期备份数据和文件;不打开和阅读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等。此外,要建立必要的技术防护措施,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和黑客的侵入,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采用身份识别系统等技术防护措施,将非法用户拒之网络之外,面对重要商业秘密泄密的问题,可以对软件的重要信息采用加密技术,以防重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露。

4.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应做好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还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工作。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同时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

5.建立一致的会计电算化协议

相关的上级组织部门应协调各单位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协议,各单位遵照执行,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同时,企业管理电算化软件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有效应用系统,还需要生产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高层领导参与和配合,应特别注意企业管理电算化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衔接,以保证数据的共享。

6.使系统开放并使软件具有国际水准

要加强自身软件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会计软件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研究如何从我国会计文化的传统出发,兼顾西方会计文化,开发出适应全球范围的会计软件。

7.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

会计电算化要求财会人员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知识,才能根据本单位的自身特点,利用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因此,在各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锐,吕威,王晓红.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5年.第8期

[2]陈萍.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4月.第9期

[3]侯光仁.会计电算化的转向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3期

[4]刘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策[J].辽宁经济.2005年第1期

[5]程勇.会计电算化问题探析[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