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通络舒筋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络舒筋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观察通络舒筋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70例,随机分治疗组38例用通络舒筋胶囊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的西医疗法,用维生素B1、B12注射液,口服他巴唑3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的总有效率为86.12%,体征好转有效率为60.26%,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总有效率为58.68%,体征好转有效率为31.15%。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络舒筋胶囊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舒筋胶囊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靠的药物,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通络舒筋胶囊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48%~95%,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中有12%~30%发生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存在,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足溃疡、坏疽、截肢的危险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通络舒筋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12月~2007年6月门诊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56岁,病程4~13年。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2~68岁,平均52岁,病程3~10年。

诊断标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①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蚁走感,麻木发凉,皮肤呈对称性,下肢重于上肢,夜间尤甚。②肌肤粗糙或有皮肤瘙痒,或有皮肤深浅感觉减退,跟腱反射、膝反射明显减退或消失等。③肌萎缩或肌无力、肌张力下降。④下肢肌电图检查提示:运动神经传导减慢。⑤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组38例临床表现:下肢疼痛10例,四肢麻木28例,运动功能障碍8例。体征:下肢膝腱反射减退32例,深浅感觉减退30例。肌电图: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者34例,感觉性传导速度减慢或反应消失者28例,合并胃轻瘫者6例,出汗异常4例,便秘腹泻者5例,合并高血压者28例,平均血压为165/95mmHg,肾病、视网膜病变者1例。

对照组32例临床表现:下肢疼痛8例,四肢麻木24例,运动功能障碍7例。体征:下肢膝腱反射减退25例,深浅感觉减退20例,肌电图: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者20例,感觉性传导速度减慢或反应消失者18例,合并胃轻瘫者4例,出汗异常6例,便秘腹泻者2例,合并高血压者24例,平均血压为165/95mmHg,肾病、视网膜病变者2例。

排除标准:①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坏疽。②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或精神病史。③合并严重感染。④依从性差,未按治疗方案用药及观察者。⑤观察期间合并使用其他药物者。

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使用胰岛素等)控制血糖。

用药方法:通络舒筋胶囊药物组成:红花、赤芍、细辛、制水蛭、地龙、蜈蚣、炒苍术、牛膝、炙没药、黄芪、生地、玄参、丹参、川芎、桂枝等,研为细面。治疗组38例,以通络舒筋胶囊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32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以维生素B1、B12肌注隔日1次,他巴唑20mg每日3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

疗效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恢复,肌电图示运动或感觉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或恢复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恢复,肌电图示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和肌电图基本无改变。

结果

临床症状:治疗组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开始减轻,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12%。对照组用药3个疗程后,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58.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体征:治疗组38例,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0.26%。对照组32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31.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治疗组的胃瘫、出汗异常、便秘、腹泻症状基本消失,对照组症状无改变,肾病及视网膜病变两组均无明显变化。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以糖尿病病程长及控制差为多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其发生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和山梨醇蓄积等因素相关。中医学中虽无相应的病名,但基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痹证”及“痿证”的范畴,传统认为其发病因消渴日久,阴虚血瘀、气血运行受阻,四肢肌肤失养。本研究采用通络舒筋胶囊集活血化瘀通络、滋阴荣筋、益气清热为一体,方中的丹参、川芎、牛膝活血化瘀通络,黄芪益气健脾,气旺以促血行,桂枝、细辛通脉止痛,水蛭、蜈蚣逐瘀通络,玄参、生地、苍术滋阴补肾、荣养筋脉、益气清热,诸药和用,扶正固本,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现在药理研究表明,川芎、丹参等活血通络药可降低血液黏度,扩张周围血管,增加血管内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故对肢体麻木、疼痛有较好的疗效,黄芪还可以减少肝糖元的输出,如下肢皮温偏凉者酌加桂枝、细辛温经通脉与滋阴药同用,温而不燥,苍术具有降低血糖和抗菌消炎功能,可见本组方既符合中医学的理论,又与现代医学研究理论相一致,使津精充盈,气血经络调和,具有标本兼治,通补兼施,其疗效显著,故通络舒筋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