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融合研究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融合研究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融合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组(非融合组)与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并融合组(融合组),记录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两组术后1周、3个月、1年、固定物取出1年后Cobb角变化与伤椎高度压缩百分比。结果 非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8±0.45)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79.3±45.8) mL,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3±0.46)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08.2±55.4)mL,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与固定物取出1年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融合;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62-02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与交通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加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出日益升高的趋势,胸腰段是胸腰椎的过度节点,人体躯干的活动应力与负重应力主要集中于此,在轴向应力与屈曲应用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椎体脱位或者移位的情况。就现阶段来看,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临床中还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集中于选择融合还是非融合,选择前路还是后路手术中,为了对后路短节段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的疗效与融合注意事项,该研究对该院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4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介于2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1.2)岁,致伤原因:21例交通伤、5例坠落伤、14例重物压伤(患者性别组成与致伤原因,见表1);损伤节段:T11段9例,T12段11例,L1段12例,L2段8例;神经功能损伤程度:C级13例,D级23例,E级4例。对于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X线与CT检查,了解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根据手术方式将40例患者分为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组(非融合组)与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并融合组(融合组),非融合组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47.3±1.8)岁,融合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50.7±2.1)岁,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等方面来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1.2 手术方式

对于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患者持俯卧位,双骼部垫骼防止骼棘垫,常规后路入路以伤椎棘突为中心,进行中纵行切口,露出伤椎上下脊椎的小关节、椎板与横突出侧缘。内置物选择枢法模Tenor钉棒系统,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定位,选择伤椎上下椎体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进钉点选择Weinstein解剖定位法进行定位,开口后将椎弓根探子置入椎体之中,完成之后,即可放置Mark,经X光机进行定位后,使用圆头探针检查隧道四壁,检查无误后,放置椎弓根螺钉[1]。

对于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的伤椎全椎板进行切除,检查椎管中神经根以及硬膜囊的受压情况与骨折复位情况,若未复位,则进行再次复位。对于融合组,将去除椎板剪成细骨条,在复位后进行外侧融合,将横突与关节突融合,将细骨条放置于横突基地部与小关节外侧缘。

1.3 术后处理与注意事项

手术完成后,使用X光机检查患者复位情况,若复位情况理想,则连接左右连接棒,放置引流管,手术完成后的48~72 h,即可将引流管拔出,在术后佩戴支具3个月,半年内避免剧烈活动与负重。在手术结束后的12~13个月,即可将内固定物取出[2]。

1.4 评价内容

记录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术后1周、3个月、1年、固定物取出1年后Cobb角变化与伤椎高度压缩百分比。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以χ2检验。

2 结果

非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8±0.45) 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79.3±45.8) mL,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3±0.46) 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08.2±55.4) mL,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与固定物取出1年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胸腰段即腰10-腰2段,此节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容易在扭转、轴向屈曲和侧屈的应力下出现骨折的情况,因此,胸腰段也是骨折的常见部位,该种骨折类型多为压缩性骨折与爆裂性骨折[3]。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方面,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也是现阶段下常用的手术方式,该种固定方式简单易行,稳定性较高,且精确性可以调节,能够很好的保留脊柱活动节段,不会干扰大血管,并发症低,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理想[4]。对于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手术的融合问题,临床中尚未出现统一的定论,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手术的发展,后路内固定融合术也逐渐应用在临床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有关专家却对此执相反意见,Schaeren[5]对2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进行椎管减压以及Dynesys系统固定,对所有患者随访4年,临床满意度达到95%,但是依然有47%的患者出现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郑晓勇[6]的研究显示,脊柱融合术与ASD的发生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与患者的年龄相关,患者年龄越大,ASD发生率就越高,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因此,ASD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和年龄的相关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