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伤口中的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伤口中的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优质的护理配合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伤口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64例,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采用针对封闭引流术的护理措施,一组为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7天后创面愈合度和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要少于对照组患者,7天后的创面愈合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

【关键词】 骨科创伤;伤口;封闭引流技术;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81-01

骨科创伤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常常由于患者遭遇跌撞、车祸或者压榨等各种高能性外伤造成,该类疾病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诸如、受创面积往往较大,周围的解剖结构由于外伤环境或者骨结构的移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治疗人员难以正确定位,对于临床治疗造成难度[1]。在进行骨科手术之后,伤口感染或者伤口难以愈合的情况十分常见,而严重感染或者伤口久愈不合会导致患者四肢或者其他重要关节畸形或者功能异常情况的发生[2]。对于骨科伤口而言,置管冲洗以及引流是一种可选择的重要治疗方法。因此本文特选取2009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64例,用以总结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伤口的护理经验。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取的临床资料为2009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64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41.28±5.26)岁(17-68岁),入组的64例患者全部为发生在四肢的开放性骨折患者,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该组患者采用的是针对负压封闭引流术的特殊护理措施,首选与患者及患者的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沟通,避免患者恐慌情绪,以及对于治疗的抗拒,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在治疗当中的注意事项,对患者伤口周围的皮肤进行定期的护理,用生理盐水进行定期擦洗,避免感染的发生,对于毛发密集的部位进行剃毛处理,保持负压源的负压一直处于60-80kpa的范围之内,进行定期检测,避免出现漏气以及泡沫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出现。对引流管进行定期的检测,保持引流管在任何时候保持通畅,一旦堵塞,对于患者的创面预后不良,保持患者一直处于室温当中(26℃),避免过高气温造成感染,对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总体的液体量进行定时的记录,出现异常及时反馈给上级医生,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创面愈合,为患者定制专门的饮食方案,搭配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组合。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用并不针对负压封闭引流术一般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和7天之后创面减小程度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3.0,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之间的比较采用的是t检验,以p

2 结果

在本组研究中,我们发现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要少于对照组的患者,7天之后创面减小程度要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目前的严重创伤,诸如交通事故、机械压榨等高能量的创伤往往合并骨折或者软组织缺损等情况的发生,因为解剖位置不清晰和损伤过于弥漫等因素造成清创难以彻底,部分患者因为清创不彻底造成软组织的坏死,同时骨折造成的骨外露均造成创口形成感染,影响患者预后[3]。常规的清创换药方法容易造成细菌感染,造成深部的引流不畅,增加创面液体渗出等不利影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新式的深部引流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采用临床上的泡沫材料进行包裹多侧引流,这样便可以让泡沫材料成为引流区域和引流管之间的媒介,之后再使用具有通透性的薄膜将整个引流区域进行封闭,与外界进行隔源,在接通负压源之后对创伤区域进行引流[4]。负压封闭引流的成功施行不仅在于医护人员的放置技术,其中的护理配合对于负压封闭引流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马虹等[5]在研究中发现,优质的护理配合负压封闭引流能够加速难治性压疮的创面愈合,并且疗效要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

综上所述,优质的护理能够提高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效果,帮助骨科伤口的愈合。

参考文献

[1] 贾瑛.骨科四肢手术后伤口冰敷用便携式外固定袋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707.

[2] 凌丽燕,张冬青.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3044-3046.

[3] 李彬,汪永泉,彭晓蓉,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Ⅱ期创面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10):912-913.

[4] 林楚标,黄海安,陈利武,等.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开放性复杂伤口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1):42-43.

[5] 马虹,孙强,田卓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42例难治性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69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