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巡线机器人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巡线机器人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设计实现了基于教学机器人的巡线创新实验。结合“智能机器人”选修课程,通过对机械电子和软件的综合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多学科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实验;机器人;巡线;避障;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P242

为配合本校“智能机器人”选修课程,本教研室开设了机器人巡线的创新实验,把机器人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集成系统,掌握机器人的行为控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安装伺服电机、碰撞传感器、巡线传感器、控制设备等,让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从感性到理性上有一个提升。

在实验场地中设置连续的环形黑色线条,设置机器人的控制程序,让机器人寻着黑色线条路径前进,并在岔路口直线入口设置障碍物,机器人在探测到直线障碍后选择无障碍弯道继续前进,最后到达终点。

要实现机器人的巡线和避障功能,需要用到多种传感器,用传感器感知引导线和障碍物,引导机器人寻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逻辑编程采用C语言,使用Keil开发环境。

1 工作原理

红外防碰撞传感器和巡线传感器使用的都是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射红外光的固态发光二极管和接收用的固态光敏二极管,发射管将特定频率的红外光,接收管接收这种频率的红外信号,当红外检测方向遇到障碍物时,红外信号反射回来被光敏二极管接收,形成反射光强度信号电压V,这个电压是传感器与障碍物之间距离x的函数,通过设置反射光的输出电压阀值作为目标,可以判断传感器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由于自动巡线反射距离在1cm左右,而且探测环境是在底部阴影环境之下,不容易受外界光信号干扰,巡线传感器采取FS-359F红外反射传感器,048W封装,便于安装。对于防碰撞传感器,由于需要5cm以上的探测距离,选用性能比较合适的FS-359F 043W封装传感器,使用约40mA的发射电流在实验室环境没有强光干扰的情况下,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0cm,满足避障需求。

2 逻辑设计与实现

实验需要在机器人的前部及左右两侧安装防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前方、左前方、右前方的障碍物,便于在巡线过程中避免发生碰撞,对于各方向上是否有障碍物时设置返回值如下:

实验中的巡线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的前端底部,并排安装3个传感器,左右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跑偏,中间传感器在黑色线条之上,用于辅助检测,确保小车按引导线路径前进。

红外传感器电路图如下图2所示:

系统控制采取STC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一种典型的连接示意图如下图3所示:

程序设计采取Keil C集成编辑器,程序主要进行距离数据的处理,判断巡线是否准确,是否有障碍物,在正常情况下控制电机运转,使机器人直线前进,在巡线不准时下达校正线路命令,在有障碍物时进行下达转向命令等,编程不在此详述。下图4是机器人巡线的逻辑流程图:

3 结论

巡线机器人创新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单片机、传感器、伺服电机等设备原理,并自己动手安装,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的行为,实验比较简单,但是能把理论和实际应用很好的相结合,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巡线机器人结合摄像和图像处理模块,可用于机房、仓库等比较固定的位置巡检,替代一定的人工作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航,孙厚芳,袁光明,林青松.智能控制及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2]王耀南.机器人智能控制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君.单片机原理及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赵燕.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田淑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马瑶瑶(1982-),女,吉林四平人,理科教学部助教,本科,研究方向:基础电子。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南昌 33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