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战略目标视野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策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战略目标视野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的相互关系,以及现存问题,针对预算管理的应用现状,笔者结合从业经验,从健全组织、提高认识、构建科学体系以及建立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企业管理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战略目标;利润;策略;可持续

企业把预算作为管理手段,最早是在美国开始实施应用的。由于该管理手段的应用,使得企业具有运行质量高、经济效益好以及业务循环佳等特点,所以很快就作为一种标准化作业程序在西方各大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目标这一前提,通过结合国情和企业实际,对企业的运营进行统筹规划,并在生产实践中起指导作用,亦即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与进一步量化。它在实践操作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协调企业内外环境关系、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以及对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等。当前,我国现代企业面对全球竞争的激烈环境,也纷纷另辟蹊径,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法、理念以及管理模式,预算管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并实践的焦点。全面预算管理在国内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控制了成本、优化了资源,这一特点在国内大型国有企业更为凸显。尽管如此,由于国内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理解与分析的层次不一,有些管控措施操作得仍旧不到位,导致大部分企业在推行中显示出力度小、效果差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以及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拿部分国企而言,他们在短期经营细节方面做足了文章,而对于长期战略执行方面却有些弱化,这种现象很不利于保持企业健康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鉴于此背景,笔者拟结合从业经验,研究分析战略目标视野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一、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的相互关系

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导向性。战略目标是国企针对其发展,在全局大背景下(政府、企业、市场)的一种思考谋划,目的是优化企业发展空间和提升自我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战略目标要从全局角度来制定,因此,它对预算目标的制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来讲,抛开战略目标的预算管理将会流于形式,不能促进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具有长期性、整体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的预算目标符合其与服务对象的内在关系。第二,差异性。预算目标的制定在不同国企以及同一国企的不同发展阶段也会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战略目标,每个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思路与方针,所以预算目标及相关指标的制定也要与时俱进,应随着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第三,衔接性。目标制定或决策后,需要去推进,去实施。预算管理工作就起到了衔接战略目标与经营活动关系的作用。通常而言,国企的战略目标往往会具体表现在年度预算和业绩合同中,而预算则是对具体行动的安排、部署及实施,起到一个“上下”沟通的作用。第四,统一性。战略目标是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实现提升和超越,所实施的一种科学决策和稳健经营策略。它所明确的具体目标的实施或实现,需要在预算定量化的指标体系下才能完成。

二、全面预算管理现存问题

根据笔者调研分析,当前我国国企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有些国企的预算管理工作还不能放在战略的高度,认为这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二是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衔接。较为凸显的就是企业的短视行为。三是预算编制内容不科学、不规范。突出表现就是预算目标与实际结合不紧密,有时会脱节,不能服务于国企长期战略目标。

三、战略目标视野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有编制、执行和考评等多个环节,我们要关注其每一个环节,否则将会影响其效应的发挥,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根据笔者从业经验,认为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国有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企要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明晰工作职责,增加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1],为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树立理念,提高认识

先进的理念是指导事物成功的基础。国企员工,尤其是核心领导要从源头上增强意识、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核心领导要深信,企业领导的行为即是一种承诺。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一旦确立了目标,就要排除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奋勇向前,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目标的成功,确保经营的可持续。国企要采取不同形式和措施强化对全面预算工作内容的学习,从思想上达成共识。此外,随着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会不断在一些企业学习、实践;而预算管理作为实现国企战略的一种资源配置工具和载体,是顺应和促进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与实现;因此,国企要以既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在企业内部构建学习型组织,以强化企业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认识水平[2],能够自发、自动、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进而把该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有益于公司的良性经营。

(三)构建科学体系,实行目标管理

预算管理工作流程、财务管理体系以及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预算管理工作的三大主要内容,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要在影响预算管理体系的各要素间有所不同,相关因素如内容、决策以及执行等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基础环境,它对国企预算机制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作相关目标制定时,要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在确定预算目标时,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导向性。目标利润是传统预算控制的导向,但经过实践证明,其在效应发挥方面存在短期行为等诸多问题;个人认为,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应充分尽显企业战略目标思想,以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为导向[3]。二是层级性。国企要有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和队伍梯度,各梯度的预算目标要与其所在的梯度相适应;同时,各层级的预算目标应与高层级的或统一的战略目标相适应和一致。否则,低层级的预算目标的实现无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三是前瞻性。企业预算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前瞻性。要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尽显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同时,要让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预算目标的制定。员工参与到企业相关规划的制定,可以让他们以一种主人翁的身份积极投入到生产当中,有利于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目标的制定可采用“金字塔”形式,可遵循长期目标短期目标部门目标单位目标个人目标形成顺流梯度,做好各环节的衔接。

(四)建立考核机制,发挥监督作用

考核是对前期工作的成绩的一种检验,也是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评价标准之一。国企通过对预算业绩的考核,可以发现预算管理目标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助于下一步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考核时要尽量把目标和实际的差异最小化,探寻最终影响根源,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国企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利用审计的监督职能来防范预算编制内容不全、不准确等相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要结合社会环境和企业实际积极去学习、探索,进而应用于企业管理,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运动.浅谈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商界,2009(3).

[2]李荣梅.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吴昌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