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教学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教学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许多学生感觉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问,一些学生最不愿意学的科目就是数学. 有些学生甚至对数学产生了反感和抵触情绪,一提到数学就头疼.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首先要努力让学生不反感数学并觉得学数学不苦,这样才能打开学生学习与记忆的通道;然后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诱惑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令人愉快并且容易接受;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学习的喜悦与痛苦,勇敢地把数学学完.

关键词:数学兴趣;教学探索;教学机智

在许多学生眼里,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问. 一些学生最不愿意上的课就是数学课,有些学生甚至对数学产生了反感和抵触情绪,一提到数学就头疼.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

■让学生觉得学数学不苦

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首先就一定要让他喜欢数学,至少不能反感.厌恶感会把所有的记忆通道都堵死,一个人怎么可能既讨厌一个东西,又去对它用心呢?

数学教材里没有精彩的故事和精美的图画,也没有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数学课堂里没有情意绵绵的感情抒发和气壮山河的豪迈,也没有好奇有趣的实验. 学生对数学的喜爱,除少数人因先天因素而对数学一见钟情外,绝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数学. 而美国教育家西蒙斯曾说过:“如果教师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关联来说,都充满着趣味.” 教师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一定有能力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是件“有趣的事”,但至少要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是件“不苦的事”. 我们也许没有能力让学生对学数学像玩电脑游戏一样有热情,但至少要让学生觉得学数学就像吃饭和睡觉一样正常而必需,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学生愿意学数学. 这就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反思与实践,提升自身的教学机智,总是先问一问:这个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什么样?体会数学传达给学生的到底是个什么感觉,慢慢培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和好感.

比如教师在讲到有些学生最不擅长的归纳猜想与证明题时,可以用一句“可以胡思乱想,但要小心求证”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证明的严谨性. 记得听一位教师在讲授《假设法与逆推法》时,他开场时来了一句“人生是不能假设的,但数学是可以假设的”,多么富有哲理与启迪的话语,这样就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兴趣.还记得另一位教师在讲授《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并区分清楚“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数学符号,教学生采用了联想记忆法,全称量词“任意”的英文“Any”首字母A倒过来写就是全称量词“任意”的数学符号,而存在量词“存在”的英文“Existence”首字母E反过来写就是存在量词“存在”的数学符号. 这样为学生降低了记忆的难度,让学生不用苦于数学符号的记忆,只要把工夫花在理解上就可以了.

另外,教学机智要通过言语来调和,创造出一种积极的言语气氛,要想让学生愿意听你讲数学课,一句句贴心的话语要能说到学生心里去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有想法就说出来,看看谁的创造力强”,“其他同学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我最喜欢说错的学生,谁能说错就表扬谁”,“给犯错的同学加分,因为我们以后绝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等等.

■让学生学数学需要诱惑

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 在教育中,想让学生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让学生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 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传授知识,让学生感到知识令人愉快而又容易接受.

有位教师在讲授《函数的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楚自变量、函数值和对应法则的意义,给学生举了一些十分形象而又生动的例子. 他把对应法则比喻成一个“处理器”,自变量是“输入值”、函数值是“输出值”, 他还进一步将对应法则说成是“冰淇淋机”,输入水和牛奶,输出冰淇淋,或者对应法则是“打面机”,输入小麦,输出面等等,让学生学得有趣又能记忆深刻并且将函数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既清楚又明白. 还记得另一位教师在讲授《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这节课时首先列举了汉语中的一些量词:一头猪、一条鱼、一匹马……,接着道出:“数学中的量词只有两个,很简单,想不想学?”一句简单的话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举例如“所有的中国人都是黄皮肤”,“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教师还可以时常这样诱惑学生:“上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就是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吗?数学家做什么工作?就做这个工作,我们也可以当‘数学家’.”

另外,教师还要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正所谓“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演员演戏需要进入角色,教师站到讲台上讲课同样需要进入角色. 教学时我们要充满信念、希望和憧憬,只有你了解什么给予你真正的快乐,你才能帮助学生发现什么给予他们真正的快乐. 只有让自己先幸福起来,才有可能让学生感受到幸福. 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 我们要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精彩学生的同时也精彩自己. 教师可以靠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这就体现在教师新颖别致、构思巧妙的教学设计;通俗易懂、条理清晰的分析讲解;幽默风趣、内涵丰富的语言表达;启迪思维、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沉着冷静、应变自如的教学机智;有条不紊、精炼周密的板书设计等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在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上,更重要的是让其“乐其道”,在“导”字上花气力,在“趣”字上下工夫.

■让学生体会失望与喜悦

任何一位教师都能使一个孩子进入课堂,但并不一定都能使他好学. 他必须体会胜利的喜悦和失望的痛苦,然后才肯坚决学习他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并决心勇敢地把一种枯燥的教程学完.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需要空间,教育机智要保留孩子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发现与讨论的乐趣,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 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 这表明让学生发言讨论、交流思想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让学生找回自信,每天可以从课堂上获得成就感、幸福感!获得人生中的一种精神动力!

比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看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能准确地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学生通过观察只能说出三视图的大致形状,而画出来的三视图要么长没对正,要么宽不相等,要么高没有平齐,教学效果不理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画三视图,而学生只有会看、会想,才能会画. 所以课堂上题目的设置应该目标明确,可以先设置一些只让学生会看三视图,能说出三视图大致形状的空间几何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另外设置一些需要学生准确画出三视图的空间几何体.只有真正掌握了三视图的作图原则才能准确地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首先要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三视图中图形之间“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明确画主视图的时候只要抓住空间几何体的长和高,画左视图的时候只要抓住空间几何体的宽和高,画俯视图的时候只要抓住空间几何体的长和宽就可以了. 讲授时应该重视实物与图形、空间图形(三维图形)与平面图形(二维图形)的相互转化. 而三视图中的长、宽、高分别是实物的长、宽、高,只能到实物中去测量.

要让学生愿意学数学,首先要努力让学生不反感数学并觉得学数学不苦,这样才能打开学生学习与记忆的通道;然后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诱惑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令人愉快并且容易接受;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学习的喜悦与痛苦,勇敢地把数学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