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捉泥鳅 第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捉泥鳅 第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的孩子,应该没有我们以前捉泥鳅的那般经历吧?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在放学和假期,都会去捉泥鳅。

在早春的时候,田里还没有种下水稻。在大人们刚犁完的水田里,时不时可以看见游动的泥鳅。

我们拎着小桶,小心地靠近有泥鳅活动的地方。看到有泥鳅时,连忙把小桶轻轻地放在一边,然后用双手小心翼翼地向泥鳅合拢。泥鳅也很狡猾,它发现了有人,立即把水搅浑,钻到泥里去。这时,如果你不能立即判明泥鳅隐藏的地方,那么,泥鳅就会从你的眼皮底下逃掉。起初,泥鳅就这样从我们的眼皮底下逃掉了。后来,我们捉得多了,自然就摸到了一些门道,熟悉了泥鳅的逃生路线。我们判明泥鳅隐藏的地方,轻轻捧起那块泥巴,里面十有八九藏着刚逃掉的泥鳅。就这样十拿九稳。不消一个上午,小桶就装满了泥鳅。大的、小的、肥的、瘦的,都有。有时,我们还可以抓到不少黄鳝。那时的黄鳝也多,黄鳝也许因为体长的缘故,没有泥鳅那么狡猾。常常是头和身子钻进去了,尾巴却露在外面,我们一抓一个准儿。有时,我们抓着黄鳝的尾巴,有的大黄鳝会反过来咬你一口,也很疼的。

那个时候,田间连着的沟渠里,泥鳅最多。我们一般是把水舀干,当然必须是沟渠里水少的时候最好。我们一般把沟渠隔成几段,把沟渠两头用烂泥一堵,用小盆把沟里的水淘干,就开始在里面抓了。就好像围堰一样,围一段,把水舀干一段,然后动手抓一段。我们双手并用,有时光着背,双手就好像铲子,舀干水后,沟渠里的泥格外疏松。铲开泥后,常常发现隐藏在里面的泥鳅,有时能同时发现好多条呢。也许泥鳅们在睡觉呢,就这样被我们连窝端了。我们双手一捧,往桶里放。一般抓完几段“围堰”,就差不多有一桶了。只见泥鳅和黄鳝在桶里翻滚着,冒起一圈圈的白泡泡。但是也有不如意的时候,如果碰到上游放水,或者我们的“围堰”被水冲破,那么,我们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田里还没有插秧时,我们晚上也出动。晚上去抓泥鳅,必须准备几件必须的用品:一是一个铁笼子,铁笼子是用粗铁丝扎的,特别通风,口小肚子大,里面放松树木柴,配一条长柄。握着长柄把铁笼子摇几下,借着风力,松树木柴燃得特旺(松树木柴被劈成一小条一小条的,一条一条放进铁笼子里,点燃起来燃烧充分,并发出较大的光亮,一来可以给我们走路照明,二来可以照见水里的泥鳅);二是长铁钳子,比火钳稍短,下方有小锯齿,这样便于夹住泥鳅,以防泥鳅逃掉;三是木桶,用来装松树木柴和泥鳅用(去时装满一条一条的松树木柴,回来时,松树木柴都被燃放掉了,换成了钳回来的一条条泥鳅)。那个时候,还是冬末春初,乍暖还寒,晚上天气比较冷,风呼呼地刮着。准备停当之后,我和大哥一起,脚上穿着雨靴,一人提着铁笼子,一人提着木桶,拿着铁钳子,就往田野方向走去。

到了水田里,常常看见一条条的泥鳅在游动。我想,难道泥鳅晚上不睡觉吗?难道泥鳅不怕冷吗?我们在亮光的照耀下,看到泥鳅,就拿起铁钳子,猛不丁地往下钳去,一下子就把泥鳅夹住了。有时泥鳅听到水响,就赶忙逃走了。我们也不管它,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那个时候,也许农药用得少,泥鳅多的是。我们抓得兴起,常常是走得离家有几里地远,幸亏我们方向感比较强,地形也熟悉,否则,一个晚上也走不回去的。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小牛的哥哥,带着他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校园歌曲《捉泥鳅》还在我耳畔萦绕,儿时捉泥鳅的情景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