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消失的地平线》:西方文明的出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消失的地平线》:西方文明的出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试图分析詹姆斯•希尔顿所著的《消失地平线》如何从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批判西方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指出西方文明出路的,在想象中完美的东方乌托邦―香格里拉。

关键词:詹姆斯•希尔顿 《消失的地平线》 香格里拉 批判 出路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how James Hilton criticizes Western society from military,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his novel Lost Horizon, and creates an imaginative perfect oriental Utopia named Shangri-la, which may indicate a way out for troubled Western civilization.

Key Words:James Hilton, Lost Horizon, Shangri-la, criticize, a way out

一、引言

美籍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以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和其他西方探险家在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在《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创造出了一个东方世外桃源―香格里拉(Shangri-la)。该书一出版即获得了霍桑登文学奖,又在1973年被改编拍成电影,风靡一时(黄河卫,2009: 333)。“香格里拉”这个名词渐渐成为永恒、和平和宁静的象征。2002年,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被确立在四川、云南和的交界区域(舒雍,韩远华,2006)。

有的学者以东方主义的视角出发解读《消失的地平线》(黄莉莉,2007;黄河卫,2009)。“东方主义”的创始人爱德华赛义德是这样来定义“东方主义”的:“西方思维逃离不开一套玄学的掌控,即:堕落的东方和开明的西方相比,有一大批的得罪人的差异,而西方对东方思想意识上和军事上的控制也(因此而)被认可。”(转引自Hart, 2000:10)《消失的地平线》一书固然有利用西方读者对东方事物的偏见以迎合他们的猎奇口味的元素,但总的来说,此书别开生面,剖析西方文明的困境,并寄望于一个想象中完美的东方乌托邦的救赎。

二、《消失的地平线》主要内容

上世纪30年代初,英国领事馆领事康威、副领事马林逊、美国的经济罪犯巴纳德和传教士布琳克洛小姐偶然来到中国藏区的香格里拉,并借宿在一座喇嘛寺。香格里拉的居民以藏民和汉人为主,但喇嘛寺里不但有多位西方人喇嘛,创立喇嘛寺的最高喇嘛更是生于卢森堡的基督徒佩劳尔特,而第二位重要的喇嘛,奥地利人亨舍尔则设计出用香格里拉的金矿来向外界进货的复杂制度。

香格里拉人的信仰是“中庸”,即:“凡事不要过度”――香格里拉人民“适度节俭,适度贞洁,适度老实。”(希尔顿,1933: 54)这样的信仰使得香格里拉社会祥和安宁。香格里拉有“一种孤立的文化,是在不受外面的世界污染下在这里独立地发展起来的。”(希尔顿,1933: 52)香格里拉的喇嘛修持藏传密宗瑜伽,可以活一两百年,然而,他们如果离开香格里拉,便会骤然老去。

在香格里拉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康威迷恋上香格里拉的优美恬静,巴纳德舍不下这里丰富的金矿,布琳克洛小姐则准备在香格里拉传播基督教。只有马林逊想和居住在香格里拉已百年而依然看上去很年轻的满族皇族小姐罗森私奔。同样爱着罗森的康威只好成全这两位年轻人,帮助他们离开,而他自己也只能因此黯然离开香格里拉。

离开香格里拉后,康威试图再度找寻香格里拉,马林逊似乎在逃离香格里拉的路上死去了,而在香格里拉看上去只有18岁的罗森,在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医生眼中“所见过的最老的女人”,也很快死去。“利用东方或者不理解东方的人(如经济罪犯巴纳德传教士布琳克洛小姐和马林逊),在香格里拉活着或者死去,与它融为一体,而真正理解了香格里拉和它的秘密的最有资格的人,却永恒地失去了香格里拉,这是悲剧,也是宿命,香格里拉永恒地存在于向往却得不到它的西方人的心灵中。”(黄莉莉,2007:34)

三、《消失的地平线》:西方文明的出路

《消失的地平线》中表达的对东方极乐净土的向往是基于作者对当时西方社会的深深失望的。书中写到的香格里拉的种种吸引人的特质大都是与西方文明相对应的。

首先,香格里拉的平和安宁,对应着西方世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动荡局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主角康威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他曾说:“您可以将我标注为‘1914-1918’的人……这几年中我耗尽了我的激情和能量。尽管我很少谈论此事,从那时以后,我只请求世人一件事:让我自由独处,别来打扰我。我到了这里(香格里拉)后发现了吸引我的那种魅力、那份宁静。”(希尔顿,1933: 112-113)正是因为他对西方世界的战火的厌弃,来到香格里拉后,他迅速地感觉到香格里拉对他的心灵的修复作用。他这样劝说急着想要回到西方世界的马林逊:“你可能会认为我有些愤世嫉俗,因为我有足够多的噩梦般的经历可供回顾。这儿可不是世界上惟一令人发狂的地方……相信我,可能我们来到这里之后,发生的最糟的事情就是我们把一种疯狂换成了另一种疯狂。就战争而言,如果你在那种情况下,也会像我一样的,那就是学会如何在害怕时咬紧牙关。”(希尔顿,1933: 48)

然而,即便是在安详宁静的香格里拉,康威依然为笼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的阴云之下的西方世界担忧着。他提醒香格里拉的张姓中国老人,“去年(依上下文来推断应该是3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你们不关心这次世界危机的最新状况吗?”(希尔顿,1933: 80)这里,他应该是在暗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其次,香格里拉的富裕,对应着西方世界经济的大萧条。

香格里拉有丰富的金矿。用金子付款,喇嘛寺得以拥有了西方式的卫生设施、精美的艺术收藏、多种语言的藏书馆,和各种西洋乐器。在香格里拉,西方物质文明和东方闲适优雅的精神生活是完美结合的。

香格里拉外面的西方世界则面临着由美国30年代经济大萧条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经济局势的每况愈下,尤其体现在美国的经济罪犯巴纳德的个人悲剧上。

美国股市的道•琼斯指数从1921年以来经历了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投机的股民大量增加,信托投资公司也随之大量涌现。但1929年股市开始大暴跌,并延续到1932年,近90%的股票价值被“蒸发”,随之而来的是将近10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中学时事报,2008)

美国在逃经济罪犯巴纳德就是经营信托公司的。在美国30年代经济大萧条背景下,他“造成一亿美元的损失,把华尔街金融界搅得一塌糊涂。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巴纳德其实只是在华尔街瞎混混,如今却落了个被通缉追捕的下场。”(希尔顿,1933: 86)他这样为自己辩护:“高额融资往往代表着一派胡言……当整个游戏全都乱了时,还有什么规则!”;投资者“就像一大群企图拿一把伞躲过台风的笨蛋。”(希尔顿,1933: 88-89)在这经济大萧条的“台风”肆虐下,巴纳德经历了由金融大头到亡命天涯的罪犯的个人悲剧―无怪他会愉快地定居在与世隔绝的香格里拉。他甚至还在香格里拉找到了一份工作――受命勘察香格里拉的金矿,并指导其开采。

最后,香格里拉的中庸节制,对应着西方势力向东方扩张的贪婪和狂热。

香格里拉人的信仰是“中庸”,即:“凡事不要过度”。他们过着有节制而满足的生活。喇嘛寺里负责接待四位来客的张姓中国老人说一口漂亮的英语,“在的荒原里还注意遵守邦德街的社交规范”(希尔顿,1933: 42)。他一直优雅从容地应对来客关于香格里拉的秘密不断的质疑,是温和好客的香格里拉人的典范。

另一位满族小姐罗森也是西方人眼中完美的东方女性的模板。她文雅美丽,缄默内敛,在音乐方面才艺突出。康威对她非常欣赏,说她“不会像打冰球似的满屋乱窜,我看,在西欧缺乏这般德行的女性可不在少数。”(希尔顿,1933: 81)

与这些东方中庸节制的品格相对应的,是巴纳德的急功近利,马林逊的急躁易怒,和传教士布琳克洛小姐的略嫌狭隘的宗教观。布琳克洛小姐决定留在香格里拉传教,不是因为她有多么爱这片土地,而是因为她认为这里的人的价值观需要被改造。她说:“我很反对天天听到的所谓的中庸之道,你可以把它当做某种‘宽宏大量’,但是,在我看来,这会导致最恶劣的懒散品性。这里整个的问题就在于人们所谓的‘宽宏大量’,我将尽我所能来同它斗争。”(希尔顿,1933: 131)

对于这一点,作者借康威的口批评西方人向东方扩张的心态:“不是东方人怎样出奇的拖拉散漫,倒是英国人和美国人,老爱怀着一种十分荒谬而且无休止的狂热心态,对世界指手画脚。”(希尔顿,1933: 60)

四、结语

正如周宁犀利地认识到的,有军人气质的马林逊,在逃经济罪犯巴纳德和传教士布琳克洛小姐,在西方扩张史上都是前头兵。而有学者风范的康威,清醒地认识到当时西方社会在军事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困境,对于香格里拉这个乌托邦寄予了深厚的感情和深沉的期许。他希望香格里拉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能够保存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能够延续其中庸和谐的生活方式,能够为西方文明找到一条出路。这样,“即使整个欧洲的光明都湮灭了,还有别的光明,这光明自然来自中国,且一路照亮了秘鲁。”(希尔顿,1933: 142)

虽然书中对东方人的刻画比较脸谱化,美化、神化、诗意化了东方,但是《消失的地平线》在一定的程度上,摆脱了东方主义的思维方式,检讨了西方文明的缺失,并肯定了东方文明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中可以发挥的救赎作用。

参考文献:

[1]Hart, William D. (2000). Edward Said and the Re-ligious Effects of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舒 雍、韩远华:《走进香格里拉――恰朗多吉》,《青年作家》杂志,2006。

[3]黄莉莉:《〈消失的地平线〉异域形象解读》,《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詹姆斯•希尔顿: 1933/2009,《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 ,吴夏汀、朱红杰译,上海三联书店。

[5]《中学时事报》,《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zxss.省略/article.jsp?oid=44846604,2008.10。

[6]周 宁:《龙的幻象》,学苑出版社,2004。

吴 梅:四川省乐山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