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参考答案 第4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参考答案 第4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版

《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

1.(1)运用动作描写,刻画出妈妈求人留下鳝鱼骨的样子,表现了她对儿女们的关爱。(2)运用心理、动作描写,写出了妈妈的用心良苦以及变着花样做鳝鱼骨汤给“我们”吃的样子,表现了妈妈的伟大与能干。 2.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被妈妈那种暖暖情意所感动的情状以及对妈妈真挚而深切的思念。

逸闻趣事

林则徐妙对下联

林则徐在私塾读书时,一次,老师带他到风景优美的郊外游玩。一路上,师生有说有笑,观赏风景,不觉来到闽江边,只见江水滔滔东去,两岸山峰陡立,峥嵘险峻,无数的鸿雁,有的展翅高飞,有的在江滩上寻觅食物。老师目睹这一壮观,不禁触景生情,吟出一句上联:

鸿是江边鸟。

吟毕,老师望着林则徐,小林则徐会意地笑了,他想马上与老师应对,然而一时间怎么也想不出,心中非常着急,老师理解他的心情,开导他说:“慢慢来,慢慢来!”

回家的路上,师生二人经过一户农家小舍,见一农妇正在喂蚕,老师一边看着,一边说道:“蚕!蚕!”这一提示,小林则徐如梦初醒,顿生灵感,随即对出了下联:

蚕为天下虫。

二版

《塞上看柳》

1.写出其他地方的柳树柔美的特点,衬托(或反衬)塞上柳的阳刚之美,表达作者对塞上柳的赞美之情。 2.突出本文不是单纯地写塞上柳,更主要的是写看柳的联想和感受,借柳写人,借柳抒情。

《乡村的泥土》

人与土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人与土地的相遇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

说文侃字

“桑梓”的由来

“桑”和“梓”是两种乔木的名称。我国古代,人们常在家宅两边栽种桑树和梓树,用来养蚕和做器具。

“桑梓”一词最早见于

《诗经 小雅 小弁》,该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思是说,看到桑树和梓树,最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而产生恭敬之心。汉代张衡的《南都赋》中云:“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归里焉。”这里的“桑梓”也是指故乡。

后来,人们便用“桑梓”来代称家乡。金人刘迎有一首题为《题刘德文戏彩堂》的诗。诗中有两句是:“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因此,后人亦用“梓里”代称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