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等教育课程与全球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持人言: 目前,对通识教育概念主要有3种认识。其一,从通识教育性质来看,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自由教育同义,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来看,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教育,在于培养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其三,从通识教育内容来看,是一种使学生熟悉主要知识领域事实的思想教育类型。密西根大学原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说:“尽管难以给通识教育下定义,它的实现也极具挑战性,但这难以捉摸的通识教育目标,可能依然是使学生为终身学习和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的最好途径。”从洪堡思想、芝加哥大学的自由教育运动,到《耶鲁报告》和哈佛的《红皮书》来看,通识教育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已广泛列入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逐步成为世界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1999年,我国教育部在32所大学中引入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或称“通选课”,通过开设新课程探索通识教育;还有许多大学本科生第一学年不分专业院系,直接进入类似于哈佛文理学院的诸如“复旦学院”、“元培学院”、“博雅学院”、“竺可桢学院”、“匡亚明学院”等,通过整体改变本科教学管理模式探索通识教育。尽管通识教育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蔡元培曾提倡,大学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梅贻琦也认为,大学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但时至今日,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依然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大学通识教育道路崎岖而坎坷。基于以上认识,本期设“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专题,选择了《高等教育课程与全球化》、《通识教育的动力与阻力》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3篇文章,希望对我国大学认识与实施通识教育有启发价值。
(特约主持人刘尧)
摘要: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教育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要求教育体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竞争力。为了适应这一转变,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应开展结构性变革,包括实施制度变革,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教育选择权利;建设具有文化包容性课程,满足学生个别需求;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教学策略,整合跨学科知识;倡导多样化评价方式等。同时,也应注意到全球化所导致的同质化、集权化等危险倾向。
关键词: 全球化;课程;多元文化;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3-0001-06一、 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发展与大学教育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全球化扩张的程度已经影响到课程设计与教育管理,我们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日益增长的知识经济极大地影响了知识的传递方式。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于1990年写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出现一种新的创造财富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将不再依靠肌肉,而是依靠头脑” \[3\]。而那时,知识经济还仅仅是一个概念而非一种经济形式。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托夫勒预见性指出,雇佣关系在全球发生着显著变化,这一变化从蓝领――低技术性工作延伸到白领――高技术性工作。借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一个知识经济型国家是一个“技术信息的生产、传播及其应用,对经济活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国家\[4\]。为了增强国家实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投资于研究和开发新思想和新知识。
除了日益增长的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另外一个促使高等教育课程变革的动力是对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全新定义。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教育服务进行了分类,并且寻求如何确保逐步减少对教育服务,如技术转让、咨询顾问以及远程教育的限制。对教育作为可贸易服务的全新定义,其最终目的是在教育领域创造出国际化市场\[5\]。阿比・里德尔(Abby Riddell)曾简要概括了知识经济增长以及教育作为服务的全新定义所产生的影响:贸易模式的改变对经济生产方式产生了影响,因而也影响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对教育价值的期待以及如何培养劳动力以满足这一需求\[6\]。
随着工厂生产向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工业的转变,以“在工厂地板上狭隘的专业化工作和分化的技术与知识”为特点的福特工业模式开始显得不合时宜\[7\]。鉴于未来工业需要依赖于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环境的个体,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对大学课程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具备应变能力的学生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同时也更加注重在职培训。简而言之,知识经济在教育领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对技术的期望和要求。在认识到全球化市场的变化动因后,我们确信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对通识课程和特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从而促使学生变得更加富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并且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和经济变化。
二、 全球化与课程设计中
潜在的重要价值理念
围绕着全球化与课程改革这个主题,当前已经产生了许多争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学习应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一些相关的核心价值观也出现了,包括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职学习、全人发展等。最近几年,世界银行便借鉴市场化模式,提出了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一种促进创业精神的体制,拥有一个受到过良好教育和掌握了必要技能的群体,对于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8\]。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才能够培养出这样一群人呢?世界银行给出的答案简单明了:这种教育体系必须实现这样的转变,即“从一个由自上而下的正规教育体制所提供的以信息灌输、教师主导为特征的学习体制转变为一个强调创新、运用、分析、知识整合以及贯穿终身的合作学习体制”\[9\]。
由世界银行阐述的终身学习模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传统的学习模式“强调学习由教师掌控,教师像看门人似的控制着学习的进程,对学生强制使用一成不变的课程和教学法”\[8\]。而全新的学习模式则强调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不同于传统模式,终身学习模式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如培养个体的决策能力、问题解决的技巧,以及如何独立学习或向他人学习\[10\]。为应对这一基础性转变,英国政府已经开始推进一项新的学习方法,该方法致力于个性化学习,同时注重发展新策略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学习\[8\]。为使学生掌握更为广泛的知识,一些学者们呼吁在大学教育中设置综合性的、跨学科的课程。
全球化这股力量不仅促进了发展以学习者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而且还引发了一场关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的讨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挑战,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良好环境显得极为重要。这一环境应有助于学生欣赏文化多样性和了解社会差异,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接受全球范围内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宗教体制中的多样性。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世界,理想的课程应当为所有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从而推动社会包容性、文化多元性、世界公民权益等价值观的建立。在麦克法登(McFadden)等人看来,为了解决由全球化所带来的复杂问题,课程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促进公平和社会正义;(2) 加强团体间的联系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 减少偏见、成见以及歧视现象;(4) 掌握并传授有关人类差异性和共通性的知识;(5) 掌握有关文化的知识,形成文化意识;(6) 培养批判能力,在批判中理解知识构建的过程\[11\]。
全球化不仅要求培养学生更清楚地意识到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和多样性,还要培养学生在全球化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大学以及各级学校肩负着培养学生竞争力的重任。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学生应当具备应对多元文化工作环境的能力,并且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协同合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机构或者高等教育机构应当为学生提供关于跨国技能的培训,例如掌握一门国际性语言(英语),掌握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等,这些都被认为是大学新课程为适应全球化而应包含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现实中,许多学者均强调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与产学相结合逐渐变得流行,它们试图促进具体且非学科知识的生产\[13\]。以上我们简要提到了教育范式转变背后所体现的一些主要价值观,包括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工作场所为中心、强调问题解决的方法等。下面我们分析全球化形势下高等教育课程的主要变革。
三、 全球化与课程的重大变革
(一) 课程变革进程中的制度变革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化多元性,高等教育课程已经发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结构性改变。莫里(Morey)所设计的有关大学中文化多元性系统变革的计划,被认为可以用于改变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环境。在过去几年中,莫里在美国近100所大学实施了她的计划,帮助这些大学,使他们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多样性,并为应对多元化的复杂社会做好准备。莫里计划的核心理念就是多元文化与国际化,他们尤其强调:增强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教育能力;通过教师研究和其他形式的学术研究,增强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的知识基础;在课程中加入相应的学科和教学策略,以改进多元文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教学和学习;与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建立联系,以利用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增加学生构成的多样性,包括道德品质和国际化程度\[14\]。
除了认为大学教育中应当加强多元文化和国际化因素以外,莫里还坚信在大学中开展制度变革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些改变将会支持课程的改变。在坚信学校与外界应紧密联系的基础上,莫里也看到了建立形成这样紧密联系的重要性,据此教师能够学习如何更快地应对外面变化着的世界。此外,制度变革也可以在大学或中小学校内推行,从而打破机构中森严的等级制度,赋予教师和学生做出教育选择的权利,促进课程改革。根据维多维奇主持的一项研究,新加坡的学校已经采用了联盟的理念,在学校内部建立新学校以激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15\]。维多维奇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学校发现,该校已将原来22个部门重组为以课程框架构成的8个学习领域。一方面,这种结构性重组在每个学校彻底摧毁了等级制度,从而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们赋予了权利。另一方面,它也帮助学校建立了一个以课程为导向的结构,该结构与传统的由数学和科学占据的课程不同,它更加注重跨学科之间的综合性\[15\]。
(二) 学科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期待教育不仅能够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能够促进文化的包容性。根据基塔诺的变化模式,一门具有文化包容性的课程其内容应当通过材料、阅读文本、演讲者和对资源多样性的分析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视角。为发展这样的课程内容,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或许需要改变教学策略。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改变教育风格,从原来认为学生的角色只是学习且复制教师方法的思想转变成一种新的思路,转变成满足学生自己个人特定的学习需求\[15\]。根据黑格(Haigh)的研究可知,传统的英国课程普遍被认为是以欧洲为主导地位的,绝大部分英国大学事实上都已建立了一个以英国传统、历史、地理、艺术、音乐、流行文化和文学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为应对逐渐增加的具有多样背景的海外留学生,英国大学需要改变课程以及教学策略。例如,大学教师不应再假定学生都是本国的以英式英语为母语的人,且能够完全听懂当地的口音和俚语。的确,除了在课堂陈述中语言的运用以外,课程中追求国际化和文化多元性也应涉及对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本质的重新思考。
然而,伴随着同质性与异质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全球化也就意味着文化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已经致使西方知识生产体系向其他文化地域转移,因而也导致了对当地知识传统的压制或侵蚀\[16\]。例如,语言这门学科便反映了全球化课程的需求与对普适主义的话语和实践的抵制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亚洲许多国家,比如台湾地区和日本,采用英语作为教学用语已经被视为教育国际化的象征。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或地区还拥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大都运用当地的语言进行授课。然而,在非洲,尤其是一些曾经是殖民地的国家,情况就不同了。在这些地方,使用英语已经被贴上再次殖民化的标签,或成为了影响社会分层的工具\[17\]。由此看出,我们必须具备文化和政治的敏感性,从而觉察出全球化趋势与地方保护主义之间潜在的紧张关系。
(三) 教学策略与活动
如前所述,教师与学生之间权力关系的变化是全球化对课程的另一个影响。这一转变的核心价值观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由此鼓励同伴学习和批判性的分析\[18\]。一些学者也坚信即使对于开展多国参与的高等教育项目来说,参加这些项目的学生也应当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兴趣和期待;而作为提供者的机构来说,为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也应当慎重考虑学生们的观点。正如萨迪基所言,国际化的课程应该提供“一个建立在不断协商基础上的民主的学习环境”\[18\]。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将会比常规的教育指导为多元文化留出更多的空间。这样的课程也应当运用能够使所有学生都听得懂的语言,教育者不应使用方言和当地口音\[16\]。
除此以外,教育策略和活动应当具有包容性,应当以方法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19\]。有观点认为,教学的包容性不仅包括多元文化的视角,还包括使用跨学科的方法,就是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上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在全球化时代下,语言被重新定义为一种交流的技巧,因而它应该将读写知识与信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这同时也牵涉到跨文化交际,学生要能够利用不同的媒介工具来与陌生的文化传统沟通交流。因此,许多大学已经在发展多媒体课程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卡梅伦认为,语言向沟通技能的演变是新工作秩序的结果,在这一秩序中,雇主更加关注雇员之间,无论是在言语上还是非言语上(例如视觉和口头)互相协作的能力\[17\]。与当前时代背景相违背的是,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文化,包含了大量的视觉素材,然而却鲜有文化内涵。这种无文本的文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语言文学的分化,这要求语言课程能够应对一整套语言学特点和语言学分析各不相同的概念。
(四) 评价方式
上述提到的课程变革无疑会对评价方式产生影响。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课程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而不仅仅是标准化考试和试卷。应当鼓励自我测评,并关注学生的成长。更具体地说,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课程,应当强调可迁移性和连通性。新出现的计算机文化正是在全球化学习环境中全新标准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上所述,当前的语言教育经常使用非文本类型的材料,强调语言是一种沟通方式而非知识。因而,评价的关注重心便不再是学生掌握语言内容的能力,而是建立人际关系以及感知他人心理和情感需要的能力\[16\]。简而言之,学习目标、课程、教学策略都应当与评价保持一致。因此,我们所倡导的课程变革应该引发评价方式的变革。
尽管一些学者早已主张以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应对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评价也日益呈现出中心化和普遍性的特点。剑桥大学关于英语Olevel的测试作为一个测试基准被广泛地运用到了许多英国的前殖民地国家和地区\[20\]。可以说,现在有多种不同的课程和测评框架,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并相互竞争。因此,课程与评价并不是僵化地变得一致的关系。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这些国际化的法定课程与测评框架通常源于西方国家,它们在一些国家早已替代了传统的具有本土特点的框架准则。这使得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国家与超国家力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需要重新思考全球化所体现的同质性以及异质性的范围和程度。
四、 全球化与课程变革的批判性反思
虽然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就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但全球化也带来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困境。我们相信,在全球化影响下,教育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竞争力应对“一个以文化多样性、不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相互冲突为特征的世界”\[12\]。但与此同时,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正在面临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困境,这就给新课程的产生造成了困难。由于大学和中小学,特别是教师和学者对多元文化和国际化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他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对课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各机构所处位置的不同(如地区性的或国际性的)及其教学使命不同(如以服务当地为目标或是以跨文化为导向)也会对课程设计的方式产生影响\[21\]。在这种意义上说,大学或中小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当前世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员工及机构的意愿和倾向。但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课程设计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开发课程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矛盾和紧张关系,即究竟是以保护或促进当地本土文化为导向还是以促进全球化为导向。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全球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制约课程设计过程中选择的机会而不是促进多元化。
此外,我们对课程形成的过程不应有简单化的理解,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个完全自动发生的过程,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个不受政府控制,或不受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资源影响的过程。在课程政策形成和执行过程中,国家或政府是融合本土传统与全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机构\[22\]。我们上述提到的大学层面的结构变革在促进多样化,而国家层面的变革则在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必须承认,当前课程改革有一种趋势,就是加强政府对课程和评价的集权控制。普里斯特利研究发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在推行全国统一课程\[17\]。
参考文献
[1]Peters M.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Construction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Towards a Critique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quiry, 2010(2): 1-22.
[2]Delanty G. Challenging Knowledge: The University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
[3]Dale R. Globalization, Knowledge Economy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J\].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05(41): 117-150.
[4]Toffler A. Powershift: Knowledge, Wealth and Violence at the Edge of the 21st Century \[M\].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0:9.
[5]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 Set of Facts and Figures \[R\]. Paris: OECD, 1999.
[6]Kelsey J. Privatizing the Universities \[J\].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1998(25): 51-70.
[7]Riddell A. Globalization: Emasculation or Opportunity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J\]. World Development, 1996 (24): 1357-1372.
[8]World Bank. Lifelong Learning for a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R\].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03.
[9]Lloyd C, Payne, J. What Is a ‘High Skills Society’? Some Reflections on Current Academic and Policy Debates in the UK \[J\]. Policy Studies, 2003(24): 115-133.
[10]Robertson S. Reimaging and Rescripting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Discourses and the Challenge to Education Systems\[J\].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05(41): 151-170.
[11]DfES. Five Year Strategy for Children and Learners \[R\]. London: DfES, 2004.
[12]Morey A I. Changing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a for a Global and Multicultural World \[J\].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2000(25): 25-39.
[13]UNESC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Living Together: The Challenge for Educational Content in Asia \[R\]. Paris: UNESCO, 2000.
[14]Boud D, Symes C. Learning for the Real: Workbased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M\]∥Solomon, N., McIntyre, J. Working Knowledge: The New Vocationalism and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4-29.
[15]Vidovich L. Towards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in a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omparing Policy Processes in Two Settings \[J\]. Compare, 2004(34): 443-461.
[16]Kitano M K. What a Course Will Look Like After Multicultural Change\[M\]∥Morey, A. I., Kitano, M. K. Multicultural Course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Broader Trut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7:18-34.
[17]Haigh M J.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ing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a Small World \[J\].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2(26):49-66.
[18]Gough N. The Long Arm(s) of Globalization: Transnational Imaginaries in Curriculum Work\[M\]∥Doll, W. E., Gough, N. Curriculum Visions. New York: Peter Lang, 2002:167-178.
[19]Sadiki L.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in the 21st Century \[M\]. Canberra: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1998:5.
[20]Cameron D. Globalization and the Teaching of ‘Communication Skills’\[M\]∥Block, D., Cameron, D. Globalization and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Routledge, 2002: 7-82.
[21]Sadker M, Sadker D. Ensuring Equitable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Classes\[C\]∥Border, L. L. B., Chism, N. V. V. Teaching for Divers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2:49-55.
[22]McFadden J, Merryfield M M, Barron K R. Multicultural and Global Education: Guidelines for Programs in Teacher Education \[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1997: 10.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Globalization
Mok Ka Ho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ong Kong,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knowledgebased economy, education has been shifted from teacheroriented approach to learneroriented approach and is required to make students more aware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more competitive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such transformation,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Specifically, institutional reforms should be made to prov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more educational choices, culturally inclusive courses should be offered to meet students personally tailored learning needs, issueoriente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to integrate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the methods of evaluation should be diversified. Besides,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globalizationinduced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homogeneity and centralization.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curriculum; multiculturalism; internation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