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护犊”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护犊”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父母面对孩子所遇到的吃亏之事,自己的心理处理得越好,孩子从中走出来得就越顺利、越自然,如果家长自己总是过不了自己内心的那道坎儿,孩子想走出这个阴影就相当困难。

不肯吃亏的家长

2011年10月8日下午6时许,吉林省长春市东岭南街百屹会馆体育场,18岁的高中男生吴某约几个朋友在这里打篮球,与另一名17岁的高中生郝某发生口角,双方发生撕扯打斗。在扭打过程中,郝某眼角受伤,便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求援。郝父迅速赶到现场,与吴某说话拖延时间。不多时,来了几辆车,跳下来几个壮汉,手里拿着刀。他们问郝父:“姐夫,咋整?”随即动手群殴吴某。吴某身体多处受伤,手被砍断,送医院急救,当晚不治身亡。郝父等凶手很快被警方拘捕。

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凶狠地伤害对方,致使一个花季少年殒命,该案在网上刚一曝光即遭到众多网友的声讨。人们质疑,见自家孩子吃点亏就大动干戈,不计后果,这样的父母该不会是疯子吧?

这个案件之所以引起社会关注,是因为后果严重,其实,家长因过度保护孩子而伤人伤己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后果不那么严重而已。咨询工作中,我遇到过很多这样不理智的家长。

孩子小的时候,和小朋友发生点小摩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也是孩子适应环境,学习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许多家长小题大做,坚决不肯让自家孩子吃亏。

一天上午,明明的肩膀在幼儿园被小朋友咬了一口,留下两排小牙印。下午接儿子的时候,明明妈发现儿子受伤,心疼不已。她拉着明明怒不可遏地冲到那个“小凶手”面前,嘴里大声地训斥,手上狠狠地推搡。“小凶手”被吓得连哭都不敢,抱住自己的肩膀一步一步退到墙角。

李威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男生,因为身体瘦弱,性格内向,总是挨同学欺负。有一天,李威又垂头丧气地回家,新买的耐克运动衫也被撕开一道口子。原来,是放学回家的路上被同学打了。李威的妈妈气坏了,劈头盖脸地训斥儿子,说他是个窝囊废。第二天,她送李威上学,路上截住昨天欺负李威的那个同学,推搡几下之后,又命令李威动手打对方,还要撕对方的衣服。李威不敢,又招来妈妈的一顿臭骂。

孩子与老师发生了冲突,家长同样挺身而出,轻易不肯吃亏。

韩女士的儿子在学校被老师冤枉,她居然带着儿子找到老师的办公室,把儿子推到老师面前,厉声道:“说,快说!告诉老师你上课没说话,是同桌说话。快说呀你,快让老师给个说法!”老师们面面相觑,搞不懂这位家长为什么这么惹不起。

最吃不得亏的是戴先生。他的儿子上体育课受伤,他居然冲进老师办公室,狠狠打了老师一耳光!声称:“让你长长记性!别不拿别人的孩子当孩子!”在派出所里,他懊悔得直揪自己的头发:“真不知道那会儿是怎么想的,孩子也没受什么严重的伤,只是软组织挫伤而已。真对不起老师!”

这种脾气火暴的家长只是少数,但心理上吃不得亏的家长却比比皆是。当孩子吃了亏,家长通常的反应是愤怒、担心、心疼、无助、不知所措、焦虑等等。认为“我的孩子不能被别人欺负,被别人欺负的孩子没本事,没出息”的家长会愤怒,认为“被欺负的孩子会很受伤,一次被欺负就会常常被欺负”的家长会担心、心疼。这两种家长如果自身有力量,有可能马上采取行动,要么急于教孩子如何应变,鼓励孩子勇敢还击,要么痛骂孩子,指责孩子,用激将法逼孩子知耻而后勇,总之是要教孩子主动保护自己。那些自身力量不足或是不善于发力的家长,会在愤怒、担心、心疼之后,变得无助、不知所措和焦虑,事情过去了还耿耿于怀,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唠叨:“我孩子太老实了,总是被别人欺负。”“孩子的老师真是太差劲儿了,这样对待我家孩子!”“因为上次那件事儿,我家孩子心理可受伤了。不信你问问他。从那以后,他胆子变得特别小。”诸如此类。

这些家长找到我咨询时,无不认为孩子有了心理阴影,他们迫切需要我来拯救孩子。其实,有心理阴影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二次伤害更严重

孩子是家长的骨肉,家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家长保护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保护过度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护犊”。

当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吃亏,家长的护犊行为看似保护孩子,其实是在伤害孩子,而且比孩子吃亏的伤害后果更严重。比如,一个幼儿跑着跑着摔倒了,很疼,大哭。这时候家长慌忙跑过去,一把抱起孩子,先检查是否受伤,然后又是揉又是拍,嘴上还忙不迭地哄:“不哭不哭,都是妈妈不好,让宝宝摔倒了。”孩子第一次内心受伤是因为他自己摔倒这件事,除了身体上的伤痛外,孩子心理上也会受到一些惊吓,但孩子知道,摔倒是自己的事,他甚至会对摔倒这件事做出简单的理性和感性的反思:我摔倒了,是我不小心,或者是跑得太快了,或者是身体太向前倾了,或者是腿上力气不够;摔倒挺疼的,不过好像过一会儿就不那么疼了。孩子的第二次受伤则来自于父母的惊慌不安。孩子虽然小,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也听不懂家长的话,但他早已可以感知家长的情绪。当他看到平日里自己完全依赖的家长如此惊慌失措、六神无主,他可能更加吃惊,不仅丧失了反思的机会,而且可能无限夸大摔倒的严重后果,或许,他刹那间失去了安全感和自信心,因为他知道自己以后不可能避免摔倒这种“大灾难”,怎么办呢?他只好仰仗家长,而家长似乎也不够强大……

没错,两三岁幼儿的心智足以产生这样的抑郁情绪。与成人不同的是,孩子还不会宣泄、转化、克服这种糟糕的情绪。对中小学生来说,家长的护犊行为同样会对他们造成比第一次伤害后果更严重的第二次伤害,而且孩子会通过思辨,得出针对人生、针对环境、针对人际交往的错误结论。

护犊,其实更多体现了家长对自己的担心。家长会从孩子被人欺负这件事上想到,孩子不会自我保护,说明家庭教育没有做到位,说明自己是一个失职的家长,从而自我价值感受挫。谁都难以接受自我价值感受挫,因为这是一种自我攻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很自然地进行自我保护,会化愤怒、担心、心疼、焦虑为力量,回应外界。当这种突发出来的力量不能被自己有效地驾驭时,就会失控,要么伤害孩子,要么伤害让孩子吃亏的人。发生在长春的那桩血案,郝父正是在这种失控状态下行凶的。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会指责孩子无能,主动替孩子出谋划策,也会让家长马上有一种摆脱焦虑感的体验,因为好歹有所行动了。殊不知,这样做其实是在向孩子转嫁焦虑。

家长自身的过度反应,不但帮不了孩子,反而会成为长期伤害孩子的源头,使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对这件事的心理阴影之中。父母面对孩子所遇到的吃亏之事,自己的心理处理得越好,孩子从中走出来得就越顺利、越自然,如果家长自己总是过不了自己内心的那道坎儿,孩子想走出这个阴影会相当困难。

一道伤疤的启示

那么,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被人欺负,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家长都是成人,身上恐怕都至少有一道孩童时期留下的伤疤吧?想想看,这道伤疤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几十年前受伤的时候可能很疼,也担心过未来的生活,心里还有对伤害者的恨。后来,伤口不疼了,心里可能还放不下,时不时想起伤心事。再后来我们接受了身上的这道伤疤,不回避,也不遮挡,但当别人问起时,还有些欲言又止。现在,我们已经释然,和朋友聊天时会谈起它的来历。讲述中,有描绘,有感叹,有总结,也有分析。我们对待伤疤的心理历程,大抵如此。不难看出,受过伤并不可怕,留下一道伤疤也不可怕,一切都会慢慢过去,我们会接受它。真正可怕的是不敢面对,不敢也不愿接受,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受害者。更可怕的是,等有了孩子,我们变成护犊的家长,害怕孩子受伤,剥夺孩子体验受伤的权利,不知不觉中阻碍孩子在受伤中成长。

其次,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在外面吃了亏,家长要在第一时间询问孩子的感受,并表示认同和理解,让孩子明确地知道,那种屈辱的感受人人都有,没什么大不了,自己不是最无能的那一个,于是孩子就安心了,痛苦和焦虑也缓解了。这是家长帮助孩子最重要的一步。

再次,引导孩子反思。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遇到挫折都会自觉地反思。对幼儿,家长要在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以后,有意识地引导他反思。可以问孩子:“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做?”如果孩子说:“不知道。”家长要先说:“妈妈相信你会想出好办法。无论你怎么做,妈妈都会支持你!”然后用启发的办法,多说几种答案让孩子自己思考、选择,但一定不要让孩子马上回答,因为他要思考;也可以让他观察小朋友的处理办法。思考对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正确的认识,就会有正确的行为,渐渐地,孩子就会成为内心强大、遇事冷静的社会人。

当然,如果孩子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家长必须履行监护人的职责,立即介入,甚至报警,诉诸法律。这样做的同时,上述三个步骤仍然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