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子道本体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子道本体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郭店《老子》竹简甲本构成了完整的本体论哲学体系。老子把道作为本体,道是先在的(在逻辑上道先于物而存在),道是物产生、变化的根本根据,道是物的原起点、总规律,这是老子的道本体论;人法道实现完满而成为王(圣人)的时候,才能与道、天、地具有同样重要的位置,同构成实存中的四大,王是人的终极价值和终极目标,这就为作为不完满的人确立了一个终极理想,这是老子的自然人生论;王即圣人是完满的,与道、天、地同为实存中的四大,所以老子主张圣人治国,认为圣人遵循和维护万物的自然状态,像道一样遵循无为,这是老子的无为价值论。

关键词:郭店《老子》竹简甲本 先在 道本体论 自然人生论 无为价值论

老子是春秋末期的哲学家,他开创了中国哲学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是一个大转型、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战争不断、天下大乱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知识分子们思考着社会发展的命运、个人安身立命的可能,就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景象,其思想高度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同为人类的“轴心时代”)。老子便是其中之一,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对中国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研究《老子》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已构成一道迷人的风景。

郭店《老子》竹简甲本(以下简称“竹简甲本”)抄写年代在战国中期之前,且早于竹简乙本、丙本,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老子》传抄本,离《老子》原本时间较近,接近《老子》原本。竹简甲本短小精悍、内涵深远,虽只有一千余言,却已构成完整的哲学体系。

一.道本体论

老子的道本体论,把道作为本体,道先于物而存在,道是物产生、变化的根本根据,道是物的原起点、总规律。

(一)道是物的原起点

本原问题,来自对现象世界的困惑,当哲学家感知到现象世界的规律性、丰富性、神秘性时,就会对其反思,提出疑问,现象世界为何具有规律性、丰富性、神秘性,以及现象世界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产生的。当人们把一个现象之物作为本原起点时,必然有更早的起点,就会出现逻辑悖论,这就无法跳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思维怪圈。这种前因后果的思维方式,就无法解答现象世界的本原问题。高明的哲学家,于是要打破前因后果的思维方式,而是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答,那就是自为因果的思维方式。不再把现象之物作为现象世界的本原起点,而是把超越于现象之物的一个绝对的、永恒的、终极的、无时间性的、无空间性的、无任何规定性的非现象之物作为逻辑起点。值得注意的是,本原只是逻辑的产物,因为在人类还没有诞生时,现象世界已经产生了,所以人类对本原的认识,只能是逻辑上的推论,各种逻辑推论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但却有高下之分。人类对本原的认识,只是为了给现象世界一种合理性的解释和意义,同时这种认识论决定着人怎样认识客体,也为人自身寻找意义提供了思维基础。作为无任何规定性的逻辑起点,老子称为道,道是现象世界的本原。

道是绝对的完满的,先于天地而存在(天地是现象之物,不能作为本原)。道,“先天地生”,是说道和物有逻辑先后,道是先在的。

有将混成,先天地生。

道是绝对的、永恒的、终极的,无声无形(超越时间和空间),独自存在永不改变,可以作为现象世界(“天下”)的本根(本原)。

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道无任何规定性,无法命名,给它取个字(别名)叫做道。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未知其名”和“道恒无名”的表述是一致的。

老子之所以用“道”这个字,是因为道是形而上的,物是形而下的,《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把无声无形、没有任何规定性的道作为现象世界的本原,而不是把现象之物作为现象世界的本原,这就具有本体意义。

(二)道是物的总规律。

1.道的“四性”:大、逝、远、返

道是超越于现象世界的,没有具体规定性,所以老子只能勉强命名。为了对道自身的理解,老子对主词道勉强概括为四个宾词:大、逝、远、返,即完满性、运动性、永恒性、循环性(或叫“四性说”)。

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道和物的关系是总和分的关系、是一和多的关系、是整全和分化的关系。道是物变化的根本依据,道也就是物的总规律,因此老子在概括道的“四性”时,来自对物的基本规律的抽象。

2.实存中有四大:道、天、地、王

在实存中,具有完满性的有四个,那就是道、天、地、王。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其顺序没有把作为本体意义的道放在最前面,是表达习惯的需要,如果写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读起来则很拗口。北京大学汉竹简《老子》,也是“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已经把王列入四大之一。老子再次特意强调,在实存中,王是其中之一,王可以与道、天、地处于同样的位置。

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王是圣人,是人之理想人格状态。圣人者内圣外王(圣王),所以又称为王。老子所称的王,不是具有阶级性的候王,而是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这一章为证:“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人实现完满的途径:人法道,成为王

在四大中,道、天、地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自始至终是自足完满的;而王是人的理想人格状态,在成为王之前的人,具有主观性、自主性和欲望欲求,人本身是不自足不完满的。人只有自身实现完满而成为王(圣人)的时候,才能与道、天、地具有同样重要的位置,同构成实存中的四大。王是人的终极价值和终极目标,这就为作为不完满的人确立了一个终极理想。

人如何实现完满而成为王呢?老子在这一句中给出了答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原意应为“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表达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表达的转换是修辞的需要,用顶真修辞能达到一种一气贯注、无懈可击的效果。就犹如上文中的“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实际应为“吾强为之名曰大,名曰逝,名曰远,名曰返”。

人要实现完满成为王,实现的途径就是:“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

竹简甲本第一章,即“有将混成”这一章,是老子的总纲,核心就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论道,认为道是本体,是先在的,是形而上的,道是物的原起点、总规律,道是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依据;第一部分回到人本身,即人法道(包括效法天、地、自然)成为王就实现了人的完满,实现的人的终极理想和终极价值。

二.自然人生论

人要成为王实现完满,实现的途径就是:“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人向外法道、天、地,向内法自然。人法道,是因为道是绝对的,终极的,道自身是完满的;人法天地,是因为道先于天地,天地均效法道,天和地也是完满的;人向内法自然,是因为人有自身的规定性,这是区别于道、天、地的,同时人的自然状态也是效法道的状态(但由于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是脱离自然的过程,导致人的主观性而改变了自然性)。自然不等同于当今意义上的自然,不等同于大自然,而是指自身的本然(自,自身、自己;然:本然,本来状态)。因此,人只有同时向外法道、天、地和向内法自然的时候,才能实现完满成为王,与道、天、地同为实存中的四大。

(一)人法天地

1.天地的虚空

越是虚空柔弱,越是有力量,越是接近于道。风箱的空间是虚空的状态,却又是实有的力量。天地之间也如此,虽然虚空,却贯通天地,阴阳相合,以降甘露。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2.天地的虚静

达到虚空的状态,是恒常无变的;坚守清静的状态,是始终如一的。万物生长不息,其中坚持着循环往复的规律。天之道运动不息,各自重复着自身的根本规律。

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二)人法自然。

1.人的自然状态:赤子

人是不自足不完满的,人具有主观性、自主性和主观欲望,人与道之间常常出现一种分离状态。人效法道也是效法自然,因为自然与道是统一的,而婴儿就是人之“自然”状态,老子于是提出“比于赤子”的观点,为人效法道做一个比喻和参照,认为具有厚德的人,就像婴儿一样。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德”,得也,厚德是指物与道相统一而具有的本来属性、本真状态,而不是指当今意义上的品德之德。成年人无法完全返回婴儿状态,所以老子只是用婴儿打个比喻(“比于赤子”)。效法婴儿状态的过程,也就是理解道把握道的过程。把婴儿仅仅作为比喻,而不是把婴儿作为终极目标,还说明老子认同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在自然和文明之间保持一种张力,才能实现自由和完满。

婴儿是无欲的,只有本能的合理的生理欲求,没有主观异化的社会观念,婴儿不会因为社会观念而自我意识到冲突、矛盾、迷失和苦痛;婴儿与他物和谐相处,婴儿不对其他生命体产生伤害,因此别的生命体也不会对婴儿产生逆反。

螝蠆虫蛇弗蠚,攫鸟猛兽弗扣。

婴儿精气、和气都是一种和谐状态,因此也不会出现身心上的病变;婴儿保持了一种自然状态,也就是与道保持统一的状态。

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终日呼而不嚘,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

而成年人受到社会观念的异化和主观欲望的支配,表现为贪生、、强盛,而贪生就是病变,就是强为,强盛就是衰朽,这就远离道了。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成年人效法婴儿的状态,就是追求一种无欲、和谐、简洁、自由、平常心的状态。

我们周遭的现实,与老子描述的人之完满状态有很大的差距,但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差距,正因为难以实现,它才成为一种人们向往的具有合理性的且愿意为之而努力的精神理想。

2.人的自然原则:知足知止

老子认为,对人来说,有三样东西经常被人们所珍视,那就是身心、名望、财富。这三样东西的轻重位置如果没有一个平衡的评估,人就会给自己增加负担,而远离生命本身,其个人之自由就无法得以实现。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身、名、货,即身心、名望、财富三者的关系中,其身心是内在的,名望和财富是外在的、是身外之物。身心是目的,名望、财富只是手段。如果把名望、财富作为目的,身心作为手段,那就是本末倒置,身心就会成为名望、财富的奴隶,就会远离自身和自由。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

老子不彻底否定名望、财富的作用,因为名望、财富也是实现身心自由的必要手段,但要把身心作为目的,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知足知止。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三)人法道。

1.道的运动方式:循环

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道的运动方式是返(循环),返是“道的四性”(大、逝、远、返)之一,“道的四性”是对物基本规律的抽象,所以返(循环)最终是针对物而言的,返(循环)是有和无的循环,是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物总是或有或无,或生或灭。有和无,不是针对道而言的,因为有和无作为一种规定性,而道是无规定性的,是超越于有和无的。

在现象世界中,物生于天地(有),而天地之前无物,天地则生于无,故曰:“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无是无物,无不是道,道没有规定性,是超越于有和无的。

不仅无可以生有,有还能生无。“有无之相生也。”

有无相生就是有和无相互产生、相互转化。物的转化,都是有和无的转化,无生有,有生无,如此循环往复。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和有无相生(“有无之相生也”)的观点并非重复,而是各有侧重,共同补充。“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是向前追问,是过去式;“有无之相生也”,既是过去式,又是未来式。

物“有无相生”、循环往复的规律,也就是生命永恒的规律。人的生命从产生到消亡,是有变成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是真正的终结,因为无还会变成有,无变成有,即人转为他物的过程。生命就这样处于一个相互生成、相互转化的永不终结的“生亦死、死亦生”的永恒过程之中。

当我们对人的生命转变为他物而感到悲叹时,是人的虚妄价值把人和他物做了二元划分,认为人的地位高于他物。人对生命地位高低的消解过程,也正是一个理解道走近道成为王(圣人)的过程。当人实现完满而成为王(圣人)时,人对生命地位高低的意识也就自然消解了,从而理解了生命的永恒,而不会为自我虚妄的生命之有限性而徒增烦恼。

2.道的运用原则:柔弱

上文提到“弱也者,道之用也”。人效法道之用(弱),就是要做到简朴、淡泊、低调、平常心。老子反对已经错误地把外物目的去追求,还因此而锋芒骄横。这样的人必然是远离身心,自找危险。

持而盈之,不不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三.无为价值论

王即圣人是完满的,与道、天、地同为实存中的四大,所以老子主张圣人治国,认为圣人遵循和维护万物的自然状态,像道一样遵循无为。

(一)理想的领导角色:圣人。

1.圣人的根本准则: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天下之所以动乱,在于领导者的智辨、巧利、伪虑。圣人则绝弃智辨、巧利、伪虑,百姓就能回到质朴状态。圣人行事的根本准则就是“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绝智弃辨,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2.圣人的角色定位:处下不争

圣人做到了处下、不争。处下、不争就是民主,就是服务,就是民本思想。处下、不争,也就得到了民心,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只有领导者扮演处下、不争的圣人角色,扮演着民主、服务的角色,才能建设出理想的美好的社会。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反对等级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非常前卫的。老子不仅仅局限于提倡领导者和百姓平等,反而让领导者处下,这是老子看到了领导者和百姓之间处于一个不对等的力量悬殊,如果讲平等,是不现实的,领导者拥有着公共权力,无法与百姓实现平等,因此只有让领导者处下,这样才能确保真正的平等。

3.圣人的个人修养:知足不强

圣人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所以做到了廉洁、不贪、知足为足。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圣人的廉洁知足,还表现在和平外交上,不霸道,不侵略,军队是用来防御的,不是用来侵略的。不得已而用之,胜利而不骄傲。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圣人微妙玄远、谨小慎微、充满敬畏,而又焕然敦厚、宁静超脱。遵循大道,不欲尚盈。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二)圣人的价值取向:无为。

1.无为故无败

圣人与侯王(或后来的君王或帝王)的区别在于,圣人坚守无为,而候王强作妄为。无为就是效法道,遵循和维护万物的自然状态,而不是以主观欲求进行干预,这种人为的干预(为)就是一种执,为和执都意味着失败。为是人为,违背了自然,无为就是没有人为,维护自然之状态。无为的状态就是不欲、不教、辅万物之自然。如果说无为是遵循事物本身的机制,为则是人为之主观控制。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无败事矣。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老子不教化的思想也是很前卫的,因为教化就是意识形态,就是人为干预自然状态,是统治阶级为了统治利益而进行的愚民手段,这种教化就会对百姓构成一种异化和侵犯。如果统治阶级不进行教化,而是坚持自然之道,万物则会自我进化,这样天下反而安定。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2.无为不消极

无为是积极的,无为是为了治。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无所事事,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是相对为来讲的。为是人为,是妄为,而无为是反对人为,反对妄为,而要坚持自然规律,维护万物的自然状态。

如果把无为解读为消极,解读为无所作为,那就把老子的思想歪曲了。老子的无为,是为了合理的科学的理想的治理,无为不仅不消极,相反是积极的,老子在讲无为的时候,都是带着目标和理想的。

老子主张,要做好大的事情,得从细微之处入手。看得太容易了必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圣人把问题看得很难,最终反而不难。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老子主张,不以个人好恶之心为尺度进行美丑善恶的虚妄价值判断,但承认事物的相对区别。坚持无为、不言、不居,反而把事情做好。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老子主张认识客观事物,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定性后,人们就会知道它的界限,知道了事物的界限就不会有危险。

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老子还非常重视防微杜渐,主张处理在矛盾尚未出现的时候,治理在混乱尚未发生的时候。处于安定之时,就容易把持;事物尚无征兆,就容易谋划。处理脆小的问题,还能够分判;细微的问题开始萌芽时,还能够破除。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无有也,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在老子的论述中,一方面反对为(“为之者败之”),另一方面又多次提到要为(“为无为”;“为而弗恃也”;“为之于无有也”),这并不矛盾,原因在于,当提倡为的时候,为的对象仍然是无为。“为无为”,为的是“无为”;“为而弗恃也”,为的是“弗恃”(不占有);“为之于无有也”,为的是“没有发生时”。这三个为,实则无为。老子提出无为,会有人发出疑问,领导者总得为点什么、争取点什么,所以老子觉得,非要为也可以为,那就“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教不教”,“欲不欲”,“为而弗恃也”;“为之于无有也”。

3.无为以公正

从认识论上来看,道是一个整体,具有整全性,而物是效法道的,物也一样具有整全性,物没有优劣高下之分,没有美丑善恶之别,凡是具有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均属于虚妄的价值观念所致。物犹如道一样,具有整全性,老子这样的认识论,叫做玄同。玄同之心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态度,而且是一种公正之心。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主张以正治国,无为自化,清静自正。百姓不需要人为去教化,教化就是虚妄价值,就会适得其反,反而让百姓变得巧智多多,人心杂乱。春秋时期动乱的原因就来自统治者自身不正、强作妄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天下大乱。天下已经大乱再治理就晚了,社会已经无救了,还不如顺应时势。

“以正治邦”,是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因为不正,所以天多忌讳、民多利器、人多智、法物滋彰。因为天多忌讳、民多利器、人多智、法物滋彰,所以民弥叛、邦滋昏、奇物滋起、盗贼多有。要以正治邦,就要无事、无为、好静、无欲。做到了无事、无为、好静、无欲,百姓就会自富、自化、自正、自朴。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国的关键在于领导者,领导者正,则百姓朴,领导者无为,则百姓自化,领导者为之,则天下乱之。

坚持圣人无为而治,维护万物的自然状态,不仅百姓得到了安宁,而且政府也得到了合法性和持久性,这就是理想之社会,是真正自然、自由、和谐、平等之社会。

老子作为春秋末期的哲学家,构建出的本体论、人生论和价值论,在现在看来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对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启发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的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2]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1版。

[4]兰喜井:《老子解读》,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1版。

[5]谢维营:《本体论批判》,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李健,贵州人,1982年生,华夏前沿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项目组培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进修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老子解惑》《回归本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