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心理行为干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心理行为干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不同阶段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结论: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贯穿全程,帮助患者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斗志,减轻其不良情绪,提高了治疗效果。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心理行为干预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进展快,误诊率、病死率高,是临床上少见而严重的急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行夹层动脉瘤切除并人造血管置换术或夹层动脉瘤开窗减压术,但手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对于高龄,有高血压及心肺功能不全等合并症或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患者来说,介入治疗是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腔内隔绝术就是常见的非治疗手段之一。我科从2004年1月~2008年6月对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24~81岁,平均52.5岁。DeBakey分类:Ⅰ型:16例;Ⅱ型:12例;Ⅲ型:4例。现将这些患者及家属心理特点及心理行为干预总结如下:

1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各阶段心理特点

1.1 入院时最初的心理反应

1.1.1 悲观绝望心理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是突然起病伴有剧烈疼痛,发病凶猛,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入院后监测的环境,床旁监护仪的运转声或报警声持续给患者以刺激,视为威胁,让其有一种濒死绝望的感觉。

1.1.2 焦虑心理①患者常伴有复杂的负性情绪体验,最常见的是重度焦虑,自我否定和抑郁,焦虑是最早而且最严重的心理反应。由于介入技术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新技术,病人了解较少且费用较高,术前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成功、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经济上的问题会感到焦虑不安。②床单元占地面积小,挤满了仪器设备。各处监测线路和管道与患者相连导致其个人空间受侵,使患者无法取舒适易产生压抑,害怕的感觉。

1.1.3 挫折抑郁心理由于主动脉夹层是高血压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常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等扩血管药物静滴或微泵持续注射来控制血压,需要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迫使患者长期卧床,一切日常生活均有护士及家属协助完成。使其丧失信心,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同时还担心停药后会出现反跳性高血压,使自己症状“复发”或加重。

1.1.4 求知心理大部分患者经过内心激烈的挣扎和奋斗后,情绪逐渐平静,能够重新调整心态,调控不良情绪,希望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的治疗、发生发展预后等情况。

1.2 介入治疗时的反应

1.2.1 患者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对其危险性了解不足,担心介入手术接触放射线的问题,造影剂过敏的可能性,对介入手术产生恐惧感,容易产生不配合的现象。

1.2.2 对医师操作技术的担忧。

1.2.3 对导管室的医护人员和相对隔离的环境感到陌生。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甚至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都极为敏感。

1.3介入治疗后的反应

1.3.1 术后担心支架是否会移位,会不会穿破血管,时间长了会不会阻塞血管,支架上是否会形成血栓。对手术结果的期望值过高,会出现不满情绪。

1.3.2 多数患者以往体健且处中年,身兼多种社会重要角色,术后对家人及单位造成劳务和经济负担,体力虚弱造成对他人的依赖,容易使患者出现角色适应不良以及因疾病引起的生活、工作的变化。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出现心理反应。

1.3.3 长时间保持仰卧姿势腰背部的肌肉往往出现酸痛,对腰部有疾患的患者来说更为难受。排便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前列腺疾患者易出现尿潴留,加重患者焦虑烦躁的情绪。

2 主动脉夹层介入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

2.1 入院指导

2.1.1 帮助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通过热情周到的护理,使其逐步完成由社会角色到病人角色的转换。对依从性差或重度焦虑甚至到恐惧的患者为重点干预对象。

2.1.2 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减少干扰。使用仪器时动作轻缓。夜间减少仪器的音量,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整理各种线路和管道,使患者感觉环境整洁,以减轻感觉上的压力。

2.1.3 当患者情绪不能控制时,应理解患者的心态。在抢救的同时给予精神安慰,待病情稳定后让家属陪护其身边,使其有所依靠,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2.2 术前指导

2.2.1 护理人员要耐心如实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此项技术的原理方法,带膜支架的结构,性能及介入手术的优越性,成功病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介绍有关专家是如何反复研究病情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并突出他本人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的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心理。

2.2.2 介绍导管室的环境。手术仪器的安全可靠性及参与手术医师操作技能。使患者安心的接受治疗。

2.2.3 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的合并率高,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关系,影响血压改变的程度,故向患者说明不良情绪有害而无利,要避免情绪激动紧张恐惧而导致的血压不稳,增加破裂的危险,以及使用扩血管药物对维持理想血压最大限度地降低血压波动,减少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性。

2.2.4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介入手术一次性治疗费用虽高,但患者恢复健康后,减少了反复住院次数,从而减少了住院费用,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2.2.5 术前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做好常规准备工作,如指导床上练习排便,以防术后不习惯卧床排尿而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2.3 术中指导

2.3.1 导管室要整齐清洁。医护人员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

2.3.2 安排舒适的手术,指导患者不要紧张并随时听取病人主诉,如有胸闷憋喘、剧烈疼痛等情况,提醒医生并密切监测。

2.3.3 术中穿刺、造影、支架置入等主要环节依患者个性特点,因人施以言语态度行为的不同积极性暗示治疗。严密观察病人手术耐受情况,适时与患者交流告之术中可能有的正常反应,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紧张的情绪,积极配合手术实施。

2.3.4 护士在术中尽可能陪伴在患者身边,并适时轻拍、紧握患者的手给予进一步的心理支持。室内不闲谈嬉笑,不窃窃私语。术中、术后不谈与手术无关且易引起患者猜忌的话语,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尽量减少器械的碰击声,监护仪的响声应调至适中,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一旦出现病情变化或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慌失措、太声喊叫,以免患者紧张。

2.4 术后指导

2.4.1 刚接受过手术的患者对手术结果仍忧心忡忡,这对术后恢复影响较大。护士在其回病房时主动热情地去迎接,以赞许的目光和微笑向其表示祝贺稳定其情绪。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亲切关怀。

2.4.2 让患者及家属观看手术录像等,使其得到良好的反馈信息。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病人,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2.4.3 为避免再次发生夹层分离。继续加强血压的监控,经常巡视患者,及时疏导病人沮丧、忧郁和反抗治疗等不良情绪。争取家属配合。

2.5 出院指导

2.5.1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交待复查时间、体力活动、合理饮食,避免腹内压增高因素等,帮助患者将心理控制感倾向内控,以增加正性情感水平。

2.5.2 有人研究高血压病人出院后血压控制不稳的原因与心理因素,错误观念,服药依从性差有关,指导患者掌握自测血压、心率的方法,告知密切监测血压情况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情绪激动,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暴躁个性,避免胸、腹部猛烈外力撞击。

2.5.3 病情允许可以回到单位上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和同事们一起学习工作,心情会更轻松,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3 体会

3.1 心理行为干预应贯穿整个住院全程,直至康复出院,根据不同的治疗过程、特殊疾病或年龄阶段,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手段。

3.2 做好患者家属及单位同事的配合工作。关怀疏导和鼓励使患者享受到亲情和温暖,增强其配合治疗和回归社会的信心。

3.3 加强护理人员对医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心理护理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4 有效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了患者对疾病健康及保健知识的兴趣,自觉纠正不良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融洽,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