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在外汇储备不断上升、国内储蓄率偏高的情况下,我国外债政策受到质疑。在分析外债、外汇储备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指出我国外债的内生性。通过VAR模型模拟外债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债对我经济增长有长期的正效应,而且短期内外债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外债政策具有可持续性。

关键词:外债;国内生产总值;冲击效应

中图分类号:F810.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8日

一、问题提出

外债是一国居民对非居民以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按照来源和形式可分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商业贷款、对外发行债券、贸易信贷、其他形式的外债。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的哈罗德-多马的发展模型和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支持外债利用,认为外债可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平衡国家收支差额,促进债务国经济增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外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并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各种形式利用外债的规模逐步扩大。从1985年的158.3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7,369.9亿美元。特别是2005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升值预期上升,一段时间里国内利率水平高于国际资本市场,国际“热钱”以贸易融资等合法方式流入国内套取汇差和利差,我国短期外债快速攀升,外债安全性问题引起关注。在我国外汇储备不断上升、国内储蓄率偏高的情况下,有人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的外债政策持怀疑态度。因此,需要对我国外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做基础性分析

二、模型与数据

一般分析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较多使用联立方程。其优点是对一个方程内由随机误差项与某些解释变量的相关所造成的回归参数估计量的偏倚有充分的考虑,但在零约束的假定与对变量进行内生与外生的划分上过于严格。当模型不可识别时,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在不同的方程中加入一些额外的不同变量,从而满足可识别的条件。事实上,这些新加入的变量的解释能力不足或变量是非平衡的,违反了假设前提条件(张焕明,2003)。模型是Sims在1980年首先提出的,用模型中所有当前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用来估计联合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不带有任何事先约束条件。

假设Yt是一个N×1阶时间序列向量,Yt=(y1t,y2t,…,yNt),则VAR模型可写为:

Yt=■∏iYt-i+Ut,Ut~XD(0,?赘)

用VAR(k)表示。其中,k为滞后期,∏i是N×N阶参数矩阵,Ui是N×1阶随机误差列向量。?赘是N×N阶协方差矩阵。对于一个三变量Yt=(xtytzt)'的情形,VAR(2)模型可表示为:

xt=?仔11xt-1+?仔12xt-2+?仔13xt-1+?仔14xt-2+?仔15xt-1+?仔16xt-2+u1t

yt=?仔21xt-1+?仔22xt-2+?仔23xt-1+?仔24xt-2+?仔25xt-1+?仔26xt-2+u2t

zt=?仔31xt-1+?仔32xt-2+?仔33xt-1+?仔34xt-2+?仔35xt-1+?仔36xt-2+u3t

VAR模型将变量的随机扰动看作是变量新的信息(新息)对最优线性预测的冲击,变量t时刻的新息冲击通过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对t时刻以后的各变量将产生连锁变动效应。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描述系统对分量一个单位新息冲击产生响应的动态过程,能够比较直观地刻画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及效应,即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因为VAR模型右侧只含有滞后变量,而这些变量与误差项不存在相关关系,所以可以用OLS法对VAR模型内的方程逐一进行估计。参数估计量具有一致性。如果VAR模型中的误差项向量的协方差值非零,处理方法是在估计参数之前,对模型进行变换,从而使误差项之间不存在同期相关。通过假定误差项Ut服从多元正态分布条件下可以用对数似然估计方法估计模型参数。

通常人们习惯于简单拟合变量的趋势,根据预测值与警戒水平的距离来判断政策的可行性。这种分析方法的缺点是忽略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政策的时滞效应。事实上,没有一个政府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外债安全,否则就不会多次出现债务危机。外债、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等变量之间关系紧密、互相影响,一个变量的脉冲或新生可直接影响其他变量的变化,又间接地通过其他变量的变化影响自身的发展趋势。外债可以通过弥补国内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就业机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外债偿还能力受经济增长的制约,债务风险又受外汇储备变动的影响。因此,外债、外汇储备、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不是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根据指标的反映能力和数据的可得性,笔者选择的变量有:外债余额、外汇储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所研究的时间段为1985~2012年。外债余额、外汇储备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三项指标均采用当年价格数据。

三、实证分析

笔者采用模型来分析外债余额(FD)、外汇储备(FER)和国内生产总值(Y)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做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测算模型系统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脉冲响应规律,同时估算系统中任意一个内生变量的预测均方误差由系统各变量随机新生所做贡献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必须为I(1)形平稳序列。对1985~2012年外债余额、外汇储备、国内生产总值序列ADF检验表明,三个序列都不是I(1)形平稳序列,但其自然对数形式的序列都是I(1)形序列,满足模型估算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序列取自然对数并不影响序列之间的关系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运用Eviews5.0软件进行拟合运算。(表1)

变量LNFD的新生可以看作是外债冲击本身,VAR模型中的LNY和LNFER变量对LNFD变量冲击的反应就模拟了对外债冲击的反应。由表1可知,一个正标准差的LNFD对模型系统的冲击,对LNY有直接的拉动作用,同时通过LNFER的间接影响有所增强,最终的结果是LNY的增加。根据以上拟合结果画出LNY对LNFD和LNFER的脉冲响应曲线,以及LNFER对LNFD和LNY的脉冲响应曲线,如图1、图2所示。(图1、图2)

从图中的脉冲响应曲线可以获得如下结论:一是对于正的外债的冲击,LNY有正的影响,第3年达到5.5%,随后趋于平稳;外汇储备在长期内有一定的影响,在第4年达到最高点,大约为14%,之后影响开始下降,在第6年时趋于平稳。说明LNY对LNFD响应的时滞大约为3年,LNFER对LNFD响应的时滞大约为6年;二是LNY对于LNFER的冲击影响直线上升,在第5年时达到最高的7.5%,随后影响下降并在第8年时趋于平稳,达到4.5%;LNY对自身单位冲击呈现倒U型,由3.5%上升到5%后缓慢下降到2%;三是LNFER对LNY的冲击反应具有长期的效应,从0上升到6%然后缓慢下降到4%;LNFER对自身冲击的反应呈U形,这与中央银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货币政策目标相一致。预测方差的分解曲线显示,LNFD对LNY和LNFER的预测均方差分别在第5年后趋于平缓,解释能力为40%左右。LNFER对自身方差的解释能力前4年下降明显,由第1年的95%下降到第4年的60%后趋于平稳,解释能力较强;而LNY对LNFER的解释能力在第4年后平稳,解释能力在10%左右。LNY对自身方差的解释能力直线下降,由第1年的65%下降到第5年的20%左右,而LNFER对LNY解释能力明显上升,由第1年的不足10%上升到第5年的40%。综上所述,在较长时期内,外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边际弹性约为0.055,外汇储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边际弹性为0.045,外债和外汇储备积累对经济增长均有长期的正效应。而且,短期内外债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些表明,在当前货币政策背景下,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保证,主要用于发展生产的我国外债政策具有可持续性。

四、结论及建议

外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依赖于外债的安全性。近年来,我国外债负债率、偿债率等各项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但是债务短期化趋势不断加强,短期外债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针对这些问题,今后我国在慎重适度地增加外债规模的同时,要加强外债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外债的结构质量和使用质量,最大限度发挥好外债的长、短期影响,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一是逐渐优化长短期外债结构,保持相对合理的短期外债水平,稳定中国长期经济建设资金的需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二是充分利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优化外债的币种结构,降低外债还本付息可能存在的货币错配和汇率风险;三是进一步完善外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外债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解决政府外债“重引进、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政绩、轻效益”的问题;四是加强外债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防范债务风险的宏观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超,马昀.中国的外债管理问题[J].金融研究,2012.4.

[2]金雪军,邢自霞.我国外债规模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J].财贸经济,2008.5.

[3]段志多.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分析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3.

[4]张焕明.我国赤字财政的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