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公共道德危机的传统探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共道德危机的传统探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余绪鹏(1981- ),男,江西九江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与社会问题;杨艳春(1969- ),男,安徽安庆人,南昌工程学院思政部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 要:当代中国从封建社会中脱胎而出,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转型时期,一切社会现象既具有当代新特征,又沿袭着传统旧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现代社会公共道德危机可以从历史传统中找到根源:古代伦理思想没有留下公德基因;传统伦理道德长期为政治统治服务,受政治形态控制,阻断了市民文化;封建经济排斥自由市场,形成传统政治形态与文化伦理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公共道德;危机;传统伦理;专制政治;封建经济

中图分类号:B824.5;D66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8/09-0167-04

过去一年,因为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引起了广泛讨论,公共道德问题成为了焦点话题。人性为何变得如此冷漠,是因为物欲横流导致道德沦丧,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人们众说纷纭。目下,“见死不救”的现象已经不是个案,普遍存在的公共道德危机已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很多人看来,相互交往中充满不信任感,冷漠自私文化充斥各个层面,不守规则、言行粗野已经司空见惯,袖手旁观、见义不为才是理性选择。这一切,既让人们感到不解,更让社会感到无奈。当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缘由总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唯物史观出发,探索公共道德危机的传统根源。

一、传统伦理缺乏公德基因

古代传统伦理是以“家族道德“为基础的,即是以“家”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构建起来的宗族道德观念。而家族道德至多维持家庭或家族关系,是一种私德,而非公共道德,只能维持熟人圈的交往关系,不适用于现代广泛存在的公共空间与陌生人社会。从这个意义出发,传统伦理就不免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一)家族的中心地位

家长制是家族道德的基础。一家之内,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全家听命并服从于家长。古代文人从“家”出发,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这都是以“家”“国”为出发点或是以“家”为基础而扩大到朋友圈里和君臣政治关系的伦理规定。除此之外,没有一套在熟人圈之外的社会交往规则。因此,这只能说是一种私德,而非公德。庄泽言先生在考察中西差异时曾指出:“中国与西方有一根本不同点,西方认为个人与社会为两对立之本体,而在中国则以家庭为社会生活的重心,消除了这两方对立的形势。”[1]《论语?颜渊》中有一句:“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常作为社会交往的至理名言被今人引用,以至有人认为《论语》为我们今天的陌生人社会提供了行为规范。这是对孔子的误读。相反,这正体现了家族道德的基础地位与主导作用。因为,一方面,这是以“家”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即使与“家”之外的“陌生人”交往,也应该以“家”里的兄弟关系相对待。即将公共生活家庭化,将外人视为兄弟,才令人称道,值得推崇。另一方面,这只能是一种价值理想与超脱境界,对于许多人来说难以做到,兄弟与外人毕竟不一样,因此,理想状态总是显得弥足珍贵。

(二)“仁义”观念与公德缺失

正是因为家族的重要性,任何利益问题都可以通过家族伦理来规范,通过“家庭集体”来解决,推崇集体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导致个人利益被忽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则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从家庭伦理到个人“仁义”再到“礼制”差别,这一套道德规范导致国民缺乏主体意识和独立性,对于公民自由观念的生长极为不利。学者孙隆基指出:“在儒家文化传统中,‘仁’是儒家的核心范畴,尽管这具有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突出了‘人’的社会价值,但‘仁’又通过等差有序的‘礼’表现出来,因而并未真正把‘人’放到主体地位上,造成了‘个人’的不发展。”[2]

家族本位的文化伦理将人的思想意识局限于家族之中,以血缘深浅、亲疏远近来衡量社会关系,这就直接导致传统中国人只重视家庭伦理、重视家族私德。梁漱溟指出:“中国人因集团生活之缺乏,而缺乏公共观念,缺乏纪律习惯,缺乏组织能力,缺乏法治精神,一句话总括,缺乏为营团体生活所必需的那些品德—公德。其所以被人看作自私自利多半为此。”[3]“重私德,轻公德”的道德观念致使“公”“私”相互对立,家庭不能很好的与社会相连接。这种文化弊端,一直是有识之士批判的焦点。梁启超便曾批评国人不讲公德,一盘散沙而不知团结协作,并认为这是中国近代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4]因此,要救国家必须倡导社会公德,从而培育新公民,并在《新民说》中大声疾呼:“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5]

二、专制政治阻断市民文化

现代公共道德不同于“私德”范畴的家庭道德,而是一种公共伦理,是一种公民意识,是一种市民文化。它产生于公共领域并服务于公共领域,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然而,不论是传统家庭伦理还是现代公共道德,都是由国家的文化结构决定,而文化结构与国家的政治形态密切相关。传统社会之所以未能产生公共道德基因,是因为没有市民社会雏形基础上的市民文化基因,而这又受制于传统专制政治。

(一)统治权力结构

封建统治者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专制政治制度,这是一个形如金字塔型的封建权力体系,从国家君主到地主贵族,再到普通民众,层层控制。在地主制经济基础上,皇帝是最大的地主,处于金字塔的顶峰,拥有无限的王权,神圣不可侵犯,并制定了一套刑法制度来维护皇权统治秩序。当然,法律不是主要的,封建统治者更擅长使用“德治”教化民众,这就有“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刑罚原则。各级官吏都是皇帝的臣属与附庸,由皇帝任命和派遣,属于“朝廷命官”,一切服从、听命、敬忠于君主,这就像一个大家庭。权力有无与大小都取决于跟皇权的亲疏远近。因此,身份关系在传统中国也显得更加重要。这又是与家庭伦理结合在一起的,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