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妇科病房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选拔及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妇科病房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选拔及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92

关键词 护理组长 护理层级管理 选拔 培养

护理分层级管理是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需求。护理层级管理对于护理管理中人力资源不足、人员的配备和人员使用的不合理等现象具有较好的解决办法。所谓层级管理是指根据护理人员的能力,设立不同层级的责任护理岗位,给予不同工作任务,以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病情的需要,保证护理质量[1]。护理层级管理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趋势,赋予了护理人才结构新的形式,有利于护理学科建设。护理组长的设立在护理层级管理是关键层级。护理组长的合理选拔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护理人才梯队的建设。

在护理分层级管理中,护理组长是关键层级。2011年在开展护理分层级管理中对护理组长进行了选拔及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先在科室内试行护理组长负责制,引入竞争机制,注重实际能力,确立护理组长选聘条件,护士在参加笔试、操作考核、面试后,再由护士长、科主任、科内民主测评后选出护理组长。护理组长的培养主要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支持系统,引导和促进护理组长的持续发展和成长。有计划、科学地进行护理组长选拔与培养,可以促进护理人才的成长、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提高医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一般资料

我科为妇科病房,手术患者多、危急重患者少,现有床位50张,护理人员21名,均为女性,注册护士,包括: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5名;护士9名,其中工作4~5年护士5名,工作1~3年护士4名;新护士2名。这些护理人员的学历:本科5名,大专12名,中专4名。将护士分为4个层级: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

护理组长选拔方法

科内试行:为了减少革新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将科室护理人员分为两个护理组,先选择一个护理组试行组长负责制,基本稳定后再扩展到两个组,在试点中不断改进。为了体现公平,鼓励发挥护士潜能,在试行过程中让科室内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均有担任护理组长的机会,每人试任2周,护士长及科室护士给予评价。通过试行认识到:①需要引入竞争机制:让护士认识到护理组长不是护理部或护士长指定,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通过竞争才能得到。②避免唯学历、唯年资论,高学历、高年资并不等于高能力,应更多注重实际能力。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成熟度高,有进取精神。有的护士自身工作能力比较好,但斤斤计较,不能管好一个小组,不适合担任护理组长。

公开选聘:①确定护理组长选聘条件:具有本专科5年以上工作经验;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较高水平的本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2],包括:临床护理专科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技能及实践经验扎实,能独立进行准确的健康评估,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能力,并具备有一定的护理管理能力及教学指导。通告全科室护士,符合条件者自愿报名参加。②考核:有7名护士报名参加,其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3名。报名后,科室组织统一的60分钟理论考试,内容包括三基本知识、专科知识及实景案例分析;3项操作技能:1项基础护理操作、1项专科护理操作和1项急救护理操作;考试筛选出5名护士,参加由护理部、科护士长和科室护士长共同参与的5分钟面试考核。③选聘:根据考核成绩,结合试行期的患者满意度、科内民主测评,科主任与护士长对组长整体护理实施能力、护理操作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疑难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给予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上报护理部,经护理部管理委员会考核、认定,最终确立2名护理组长。

护理组长的培养

护理组长虽然已通过试点和选聘,但并不等于她们已经具备了所需品质,还需要对她们进行相关理论及技能的培训。

确立护理组长应具备的品质:包括3个方面,①品德:热爱患者、奉献精神、进取精神、团队精神;②知识: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妇产科专科护理知识;③技能:基础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心理护理能力、护理程序实施能力、临床思维及判断力、护理教育能力、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急救能力、护理科研能力等10项能力。

确定培训内容:⑴理论方面:①护理组长的岗位职责与定位:阐述护理组长的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所扮演的角色、在护理团队中的定位、如何安排本组护士团队的工作以及如何发挥“老护士”的价值等。引用“冰山理论”指出护理组长在所在护理团队中的位置,应具备的品质,识别、发现、处理隐性护理问题的能力,如何做好上级、下级及平级协调沟通,在对护理组长提出要求的同时也为护理人员的成长标明方向。②如何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把质控权下放给护理组长后,护理组长从思想上均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并愿意积极主动参与管理[3]。介绍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抓好5个重点:工作重点;重点患者:新入院、手术、危重、异常、出院患者;重点环节:入院接待、术前准备、手术交接、术后安全、护理书写(现病历)、辅助检查完成、标本采集送检;重点时间:晨间护理时、医疗查房时及三班各次交接时;重点护士:新护士、实习护士、新入科护士、病产假复工护士、身体情绪异常护士。③如何参与病房的管理:学习医院相关的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及标准,重点介绍了如何处理护理纠纷,一要正确看待患者投诉,二要及时处理患者投诉,三要尽量避免患者投诉。④运用“听、查、问、析、评”的评判性思维方法进行护理三级查房[4]: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护理三级查房的意义,该如何落实,与教学查房的区别;如何运用评判性思维进行护理查房;为培养护理组长的评判性思维和今后在科室开展及优化护理三级查房做好引导。⑤如何开展讲课:从最初的评估到选题、备课、制作幻灯片及讲课过程中的技巧,容易忽视的细节等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⑥如何开展QC小组活动:质量控制,围绕如何通过QC小组活动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⑦心理护理方法及沟通技巧: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妇产科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护患沟通的时机及技巧。⑧法律法规:包括《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⑵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常用护理技术操作;②基础护理操作;③专科护理操作;④急救技能操作;⑤各项应急预案演练;⑥护理场景模拟演练:主要演示如何将护理人文、心理护理、沟通技巧、病情观察、专科护理有效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支持系统

为了让护理分级次能管理可持续发展、护理组长在岗位上健康成长,需建立支持系统,包括:4个机制、3个指引及1次交流。

4个机制:①激励机制:护士被聘为护理组长本身就是很好的精神激励,给予更多的学习机会、护士长竞聘需以护理组长为资格之一等也是良好的精神鼓励方法。在经济上同样也要予以激励,体现责、权、利统一,实行分层级管理后,科室在二次分配时将护理组长奖金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系数。②绩效考核机制:开展绩效考核,由于我院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对工作量的统计不能做到信息化,为了避免投入过多人力,对护理绩效考核主要体现在工作“质”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奖罚挂钩。③评价机制:每半年评价1次,对护理组长的评价主要从患者认同、医生认同及护理部门认同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水平、职业态度、沟通协调能力、质量控制和教育能力。④淘汰机制:对评价度低或其他原因不能胜任组长岗位的护士实行淘汰制。护理组长每年重新聘用1次。

制定3个指引:根据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及要求制定:①护理组长工作职责。②护理组长工作内容。③护理组长工作程序及细化流程。

1次交流:护理组长从只需要管好自己的护士成为需管好1个小组的组长,必然会产生工作、人际等方面的压力。护士长作为支持者至少每个月1次与本科室护理组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她们思想及困难并做好引导和协助解决。护理部每年开展1次护理组长座谈会。

护理组长具体工作方法

护理分组:与科室医疗分组相匹配,将患者分成两大组,每组各设组长1名,组长不进中夜班。弹性排班,前后组护士相对固定,每组下设护士2~3名,管25~30名患者,护理组长管4~6名患者,责任护士管6~8名,助理护士管4~6名病情较轻的患者或在组长带教下管理患者,危重和抢救患者有护理组长直接管,由于本科室危重患者较少,所以护士管床相对固定,使护士工作更具连续性和稳定性。

护理组长工作内容:根据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包括:①参与晨间护理,了解本组患者病情动态变化,评价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晨间护理质量。②参加晨会,重点患者床边交接班后,护理组长根据前1天病区动态状况、交班前巡视所了解的情况、夜班护士、值班医生交班的重点内容等,对本组病人的护理提出点评意见,护士长补充。点评完毕,各管床护士或护生如有疑问,可以直接向护士长、护理组长提出,护士长、护理组长给予现场解答[5]。根据工作量,微调和合理安排本组工作及人力资源。③参加医疗组查房,查看医嘱,掌握重点患者的诊疗计划。④根据所评估病情,提出护理诊断、计划,制订和给予护理措施,提出病情观察重点并交代管床护士严密观察,下护嘱,包括:三短六洁、口腔护理、翻身叩背、下肢活动操、会阴护理、动静脉护理、皮肤护理、观察腹痛、阴道出血等,保证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并评价执行效果。⑤特殊患者和特殊情况(如精神异常、有自杀倾向、特殊社会关系等)报告护士长通报全科。⑥直接参与危重、疑难、特殊治疗、纠纷患者的护理;负责组织危重患者的抢救、记录、转运。⑦护理书写质量控制。⑧做好带教工作,每周二和周四组织护理查房或业务学习,参与护理科研。

讨 论

有计划、科学地进行护理组长选拔与培养,促进了护理人才的成长,使护理人才梯队构成日趋合理,拓宽了护士职业发展通道,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6]。

通过选择理论知识良好、工作能力强的主管护师或护师在进行培训后担任护理组长,指导本小组护理人员完成较复杂的任务,同时承担本小组护理人员的教学任务,这样的工作模式可以使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到质的提高,提高病区的护理质量。

护理组长不进中夜班,连续管床,日常工作中分管较少量的患者,因此有充足的时间观察、评估特殊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患者的问题,了解投诉并及时解决。这样可显著提高病区的综合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切实落实优质护理服务。

设立护理组长可以提高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组长贴近临床,能及时与患者、医生沟通,将患者的问题及时反映给医生,提高医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

参考文献

1 陈和月,符智蓉,蔡小聪.层级全责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8):131-133.

2 王蓓,肖爱华,蒋银芬.内科病区护理组长工作质量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883-885.

3 张莉红,胡迎春,龚文妍.护理组长负责制交接班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91-793.

4 陈玉霞,朱娟,粱焕兰,等.护理组长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护理查房质量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8):62-63.

5 徐桃园.护理组长点评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12(4):180-182.

6 刘云,石伟伟,孙琳,等.护理专业人才分层次培养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70-72.

7 李玉美.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