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在线协作探究学习的ESP教学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在线协作探究学习的ESP教学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与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 GE)相比,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有其特殊性,因此ESP教学与GE教学有共同点,也有其特殊之处。互联网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丰富信息资源,也为ESP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分析ESP特性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将在线协作探究学习(Web-based Collaborative Inquiry Learning,WCIL)引进ESP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可行性。研究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将作为典型WCIL模式之一的网络主题探究 (WebQuest)引入ESP教学的理论可行性;以医学英语教学为案例,探讨将网络主题探究引入ESP教学的实践可行性。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 在线协作探究学习; 网络主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引 言

上世纪60年代起,GE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ESP应运而生。随着市场需求的推动以及学术界和商业界对学习者需求的日益重视,ESP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1]伴随这一趋势,如何实现ESP有效教学也成为日益关注的课题。ESP与GE之间有共同之处,也有其特殊之处,不能直接照搬GE的教学模式。在ESP有效教学模式这一问题上,有人认为以往ESP教学忽视教学法的应用,[2]有人则建议根据课程的设计、目标和成果选择不同教学方法。[3]

协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并具有较强参与动机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学习模式。[4]协作探究学习既具有探究学习的四大构成步骤要素,即生成假设、收集数据、解释证据和形成结论,[5]也具有协作学习的成分,即学习任务的完成以小组成员的协作性探究来实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师可设计各种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任务,学生也可获取与某一主题相关,以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媒介携载的大量信息,因此产生了在线协作探究学习(Web-based Collaborative Inquiry Learning, WCIL)。[6]本研究旨在探讨将最典型的WCIL模式之一——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引进esp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可行性。

二、ESP的特性

ESP课程是为了实现学习者在某一学术领域或职业上的成功而设置的课程。[7]ESP将英语这门全球性语言融入到学习者的专业区域,为其提供有趣且可理解的英语学习情境,为其在未来工作场所用英语交际、展示自己的职业技能或实施与工作有关的职能作准备。[8]因此ESP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以下问题:为哪些学习者而设?他们有怎样的语言背景?他们在实践工作中需要何种语言技能?他们对开设的ESP有何期待?这些问题决定了ESP课程的设置必须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9]这是ESP课程与通用英语课程的主要区别所在。

虽然对ESP的概念及其涵盖的范围至今仍存在争议,但在ESP应具备何种特征这一问题上学者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尤其以Carver[10]的ESP三个共性和Strevens[11]的ESP绝对特性与可变特性被众多学者所认可。Carver认为ESP课程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1)强调学习材料的真实性。这种真实的学习材料来源于特定学科、职业,适合学习者以自我引导或探究性任务来学习。

(2)强调以目的为导向。ESP教学是为学习者未来的职业服务,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因此为了迎合未来工作情境的需求,ESP教学应为学生设计模拟交际任务。

(3)强调学习者自我引导。ESP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向使用者转变,ESP学习者在何时学习、学习什么和以何种方式学习等问题上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为了解决ESP定义存在的争议,Strevens提出ESP应具备四个绝对特性和两个可变特性。其中绝对特性包含:ESP教学设计旨在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ESP教学内容必须与特定学科、职业相关;ESP的语言需在语意、句法、语篇以及篇章分析等方面与这些学科、职业相适应;ESP课程在设计上与GE课程形成对照。可变特性则包含ESP教学可能只限定在促进学习者语言技能上(听说读写);ESP教学可以不局限于预设的教学方法。

从以上ESP特性可总结出,ESP课程强调对学习者需求进行分析;注重英语与某一学科、职业的衔接,重学科知识、学科技能,语言技能居其次;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局限于课本,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强调真实材料的应用,尤其注重选材自特定的学科、职业;注重学习者的实践,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教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基于ESP的以上特性,ESP教学被视为英语语言教学(ELT)领域的一种独立活动,[12]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吸取了除应用语言学之外的其他各学科(ESP所服务的特定学科)的理念和方法,这也是ESP与GE主要区别所在。

当前ESP教学存在争议的另一焦点是教学内容的真实性问题。[13]Bojovic[14]认为ESP教学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专业性。Anthony[15]反对根据ESP课本内容进行授课的做法,认为老师不应成为课本的奴隶。Lorenzo[16]则强调ESP教学内容应首要选择来自具体情境的语言学习材料,而不是关注语法或语言结构。随着新世纪的到来,ESP教学材料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ESP教学渐渐脱离课本,转而以一种更折中的方法来选取ESP教学内容。[17]在此背景下,为ESP教学引入网络资源的想法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

三、基于WebQuest的ESP教学

(一)理论依据

Simina & Hamel[18]认为,理想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能够提升学习的真实性、互动性和支架效应,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并允许学习者与学习媒介(如互联网)进行修正性互动。因此理想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应具备以下特征:[19]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有实施解释的自由;借助基于情境和经验的活动来增进学习的真实性,实现学习者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者提供反思、监控、协商及分享多重表征的机会;有助于“支架效应”的产生,使学习者更关注形式和意义,更有效地实施意义的协作构建;提倡基于项目的学习,为情境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发生提供必备的条件。从理想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这些特性来看,WCIL可成为ESP学习的理想环境。

WebQuest是一种具有“支架效应”的学习结构,其以在线资源和真实任务激发学习者对开放式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借此促进学习者参与团队学习的积极性并实现个人技能发展,[20]是一种典型的WCIL模式。[21]自其诞生,WebQuest就是一种将在线资源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并基于活动的学习相结合,实现技术与教育理念融合的有效教学手段。[2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习者获取与某一主题相关的信息在数量和种类上大大增加。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与课本上的不一样,往往是贴近生活,具有真实性,而且是未经解释和筛选的资源。在此背景下,将WebQuest引入ESP教学,学习者就可以借助各种复杂主题来构建意义,尤其是一种鼓励学习者在真实世界中相互协作并检验各自想法的手段。[23]

WebQuest创始人Dodge认为,[24]设计由具体主题引导的WebQuest活动,能够使学生有效利用时间,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信息的利用上,而不是寻找信息,因此可促进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利用互联网寻求所需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管理,可以实现学生的控制学习。[25]这种做法还可将学生的兴趣融入其专业、学科的内容区域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积极。[26]在WebQuest实施过程中,老师既指导学生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学习,又不过多干涉学生的探索学习过程,让他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加工、利用学习材料,[27]实现有效自主学习。

WebQuest学习过程中因学生互动而产生的交际情景,因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进行意义协商而出现的合作态度,以及学生以协作的形式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象,都说明借助WebQuest来实现学生的交际语言发展符合社会建构主义理论。[28]WebQuest尤其适合项目设计或合作学习等具有团队性质的学习活动,[29]即学习者需要相互协助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信息搜寻,并陈述、展示这些探究成果。当小组各成员拿着自己在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进行讨论互动时,他们不但要制作一个汇集词汇和句法结构的最终报告或总结性演示,还要以交互而且是近似真实的方式进行协商,以解决针对某个问题应提供什么信息或给出什么解决方案等问题。在这一讨论互动过程中,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组内不同成员的不同见解、主张。因此WebQuest可以实现支架效应的产生,这既有学习者之间语言水平差距的原因,也有学习者在任务的每一步骤都存在信息沟的原因,而支架效应的出现将促使学习者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加工。[30]

由以上分析可知,WebQuest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它为学生提供了真实情境下的大量互动机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意义、更有体验性和激励性。Sox & Rubinstein-Avila[31]将WebQuest视为基于网络的跨学科的协作学习活动,是将技术、专业知识和可理解性输入融入二语学习的有效工具。将WebQuest引入ESP教学,既可以为学生学习和使用ESP提供真实语料,[32]也可实现传统的语言型外语教学向内容型教学或内容与语言融合型教学转化。[33]将WebQuest引入ESP教学可带来以下具体益处:强调信息资源的作用,尤其是从网络获取的各种真实信息,使ESP学习者获得接触大量真实材料的机会,尤其是与某一具体学科、职业相关的材料;为学生提供基于真实情境的互动机会,学生既获得以实践形式学习ESP的机会,也培养了协作学习能力,实现社会建构主义学习;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强调目标语的作用,要求学习者以目标语为工具在线获取信息,并以目标语为工具展示在线探究成果;提高学习者学习自己学科、职业的兴趣。

(二)教学原理

Dodge[34]认为在WebQuest的三个节点需要采用“支架”,WebQuest活动的设计也以Dodge提出的三阶段“支架”原理为指导。首先,学生在线获取所需信息时,需要使用“接受支架”(Reception Scaffold),即设计WebQuest之前,教师必须分析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和即将实施的新任务之间的距离。为了有效应用WebQuest于ESP教学目的,教师需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与实际需求,选择与其专业相关的主题。为学生提供的参考网站必须具备三种条件,即与学生的专业相关,有利于完成任务,可供学生阅读的外语网站。其次,当学生获取信息后,需要“转换支架”(Transformation Scaffold)反思并发现所获信息的价值:WebQuest活动要求学生检索信息,并对其进行讨论、提炼、加工、应用;每一次WebQuest要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从网络获得现成答案,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每一次WebQuest成果的完成都需要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语言、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最后,学生创作某项作品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时,需要“产品支架”(Production Scaffold)。教师设计的WebQuest任务包里对学生作品有具体要求与提示,指导学生完成作品。三阶段“支架”说明WebQuest是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搜寻、解释、分享、创作、解决问题并共同创造有意义的产物的过程。[35]

(三)教学实践——以医学英语教学为例

1. 教学过程

该教学案例以某医学院中医专业大三学生为受试,共75人,以自由组合分成12组,每组6至7人。受试已经过两年大学英语学习,正处在医学英语(English for Medical Purpose)学习阶段。该课程教学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EMP阅读技能,每个学习单元包含精读和自愿阅读两部分,内容涉及医学科普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涵盖当前医学热点问题和国外最新医学观点、动态;第二部分是医学英语术语学习,内容涉及医学英语术语的词源、特点、构词法和基本构成成分等医学英语词汇学知识。整个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期间教师以WebQuest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为学生布置三次WebQuest任务,并将学生的WebQuest表现计为期末总评成绩的30%。每次任务完成期限均为两周,以PowerPoint展示探究成果。三次WebQuest主题分别为:Chinese Medical Education vs. American Medical Education;A Community Poster: Using Antibiotics Properly;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2. 教学效果

要探讨有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型等的应用效果,首要关注的是它们对学习者的学习和成就所产生的影响。[36]本研究对学生的WebQuest作品实施评价,并以试验后问卷了解学生对基于WebQuest的ESP学习的态度。

(1)WebQuest作品评价

三次WebQuest在“获取信息的网站广度”项的得分均在3.5以上,并呈上升趋势,说明学生从较多网站上获取信息,这对学生在线获取信息的技能有所促进,这一技能的提高对强调学习内容真实性和实践性的ESP课程的学习有重要意义。Abbit & Ophus[38]也认为,WebQuest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组织机制,既有助于学习者完成阅读任务,也有助于其从链接资源中辨别关键信息,准确定位高质量的信息资源。

“整体制作效果”涉及PPT模板和所用图片与主题的相关程度、内容与背景的对比度、字体大小等。作品整体制作效果凝聚着小组成员的努力,是学习者协作效果的一种体现。图1显示该项得分不断攀升,说明WebQuest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协作技能,具有脚手架效应,同时学生应用技术的技能也获得提高,尤其在应用搜索引擎和制作PowerPoint上。

“内容结构”一项得分的递增,说明学生设计、编辑PPT时越来越注重内容的组织性、条理性,使获取的信息能够以合理的结构展示。内容结构能集中体现WebQuest作品的展示效果,其组织性和条理性既能够展示在线探究成果,也能体现出小组成员协作的效果。

作品的语法与词汇在所有五项指标中得分最低,也没有逐步提高的迹象。虽然WebQuest成果展示中没有出现令人满意的语言质量,但ESP教学强调由传统的语言型外语教学向内容型教学或向内容与语言融合型教学转化,[39]同时ESP是一门重学科知识、技能,语言技能居其次的课程,因此这一项得分不理想并不能对WebQuest引入ESP形成重大障碍。Tsai[40]的一项EFL教学研究结果显示,参与WebQuest活动的学生在词汇习得和阅读两项技能上获得了提高。虽然本研究并没有针对学生的词汇习得和阅读技能进行评估,但由于学生有机会在线大量接触目标语,因此认为学生在WebQuest活动中可习得EMP术语,并可提高阅读EMP文献的技能。

(2)试验后问卷调查

将WebQuest引入EMP教学,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应用网络获取所需信息,进行讨论互动,评价所获信息的价值,制作成果展示,生成显性和隐性的学习成果,最终实现EMP知识技能的发展。试验后问卷调查表根据“环境、互动与成效”理论框架[41]设置了在线学习体验、协作学习体验、感知的发展、学习动机等四个类别。问卷项结合WebQuest相关研究 [42][43]以及WebQuest在EMP课程的应用特点制作而成。完成三次WebQuest任务后,向受试发放了75份问卷,回收67份,回收率91%,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

①描述性分析

a.在线学习体验

学生认为WebQuest使他们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有助于EMP学习有帮助的信息(M=3.6567, S.D.=.7697),而且信息的获取很方便(M=3.5970, S.D.=.9055)。每一个WebQuest任务包里老师都向学生交代了具体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因此学生在线获取信息更有方向性,避免了盲目的信息搜索(M=3.8358, S.D.=.7706)。学生可以集中精力搜索、收集、分析并应用与某个EMP主题相关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深入探索某个EMP领域,掌握该领域的相关知识(M=3.4776, S.D.=.8591)。但学生反馈,利用互联网获取与EMP相关的信息,学习负荷较大(M=2.8657, S.D.=1.0283),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M=3.6418, S.D.=.8294),此外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未能有效支持他们的在线信息搜索(M=2.8358, S.D.=.9309)。

b.协作学习体验

c.感知的发展

在参与WebQuest活动过程中,学生除了浏览任务书中提供的网站外,还浏览其他与任务主题相关的网站,因此有机会接触大量与EMP相关且来自真实情境的知识,这对他们学习EMP有促进作用(M=3.4776, S.D.=.9902)。WebQuest能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检索所需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M=3.8806, S.D.=.7492),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M=3.8657, S.D.=.7492)。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新世纪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而网络携载的大量信息却往往让大学生无从下手。WebQuest作为有主题引导和任务要求的在线资源探究任务,为学生在线信息检索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也获得机会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评判所获信息的价值。

四、结 论

ESP注重英语与学科、职业的结合,其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且强调真实材料的应用,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且强调学习者的实践与学习自主性。WebQuest则是一种强调信息、目标语、协作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其特性能够较好地迎合ESP课程教学的需求。在网络信息资源大大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可获取性大大提高的当今社会,把在线资源探究学习活动作为教学策略引入ESP课程教学实践,为灵活而又有不定性的ESP课程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即验证了将在线资源探究学习活动引入ESP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可行性,也为WebQuest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思路与经验。

[参考文献]

[1] [3] [13] [17] Brunton, M.. An Account of ESP – with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9,(24):1~15.

[2] Widdowson, H.. 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4] Bell, T., D. Urhahne, S. Schanze & R. Ploetzner. Collaborative Inquiry Learning: Models, Tools, and Challen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10,(3):349~377.

[5] [21] Chang, K-E., Sung, Y-T. & C-L. Lee. Web-Based Collaborative Inquiry Learning[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3,(19): 56~69.

[6] [42] Jun, F. & J. Pow. Fostering Digital Literacy through Web-Based Collaborative Inquiry Learning——A Case Study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novations in Practice,2011,(10):57~71.

[7] [8] [9] Sabet, M. K. & I. Daneshvar. The Impact of ESP Materials on Medical Students’ Reading Proficienc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World,2010,(9):1~12.

[10] Carver, D.. Some Propositions about ESP[J].The ESP Journal,1983,(2):131~137.

[11] Str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A].In M. Tickoo(Ed.),ESP: 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88.

[12] [14] Bojovic, M..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Teacher Development[R].Applic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Europe. 31st Annual ATEE Conference, 2006. Retrieved on Mar. 12, 2012 from .

[18] [19] Simina, V. & M. J. Hamel. CASLA through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WebQuest in Project-Driven Language Learning[J]. ReCALL,2005,(2):217~228.

[20] March, T. 2008. What WebQuests are (Really)?[DB/OL].Retrieved Mar. 25, 2012 from .

[31] Sox, A. & E. Rubinstein-Avila. WebQuests for English-Language Learners: Essential Elements for Design[J].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2009,(1):38~48.

[34] Dodge, B.. FOCUS: Five Rules for Writing A Great WebQuest[J].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001,(8):6~9.

[36] [38] Abbit, J., & J. Ophus. What We Know about the Impacts of WebQuests: A Review of Research [J].AACE Journal, 2008,(4):441~456.

[40] Tsai, S.. Integrating WebQuest Learning into EFL Instruction [R].Paper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 Orlando, FL,2006.

[41] Johns, A., E. Scanlon, P. Butcher, J. Greenberg, S. Ross, P. Murphy & C. Tosunoglu. Evaluation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at the Open University—Fifteen Years on[J].Computers and Education,1996,(1~3),5~15.

[43] Hung, C. C.. Engaging Learn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WebQuests in the Humanities Classroom[M].Singapore: Prentice Hall, Pearson Education South Asia Pte Ltd,2007.

[44] Leahy, M., & D. Twomey. Using Web Design with Preservice Teachers as A Means of Creating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J].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2005,(2):143~151.

[45] Oxford, R. L.. Linking Theories of Learning with Intelligent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ICALL)[A].In Holland, V. M., J. D. Kaplan & M. R. Sams(Eds.),Intelligent Language Tutors: Theory Shaping Technology[C],pp. 359~369. Hove, UK: Lawrence Erlbaum,1995.

[46] Williams, M. & R.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